最近,小张纠结了好几天,到底是买小新Pro 14 GT还是ThinkBook 14+。
同事小王说小新Pro 14 GT屏幕好,性能强;好友老李却推荐ThinkBook 14+,觉得连接能力更强,扩展性也好。
小张一听更懵了,想找大家帮忙定夺,可是一桌人讨论出来的结果更分裂。
无奈,小张只能一一细细研究,究竟哪款更适合自己?
2025年轻薄本市场对比故事要从2025年的笔记本市场说起。
今年,轻薄本市场最火的就是英特尔的第二代酷睿Ultra 200H和AMD的锐龙AI H300。
大家对这两个平台褒贬不一。
英特尔的新平台不仅CPU性能更强,GPU和AI表现也很亮眼。
此外,能效方面也有很大的提升。
这让一众PC爱好者兴奋不已。
我自个儿也研究了一下,发现AMD的锐龙AI 7 H350虽然有改进,但其实没有英特尔的那么明显,因此在价格差不多的情况下,选英特尔搭载酷睿Ultra 5 225H的笔记本就成了大多数人的选择。
小新Pro14 GT与ThinkBook 14+对比小张心里也明了,这两款轻薄本都搭载了酷睿Ultra 5 225H处理器。
它们的性能差不多,主要看一些细节上的区别。
比如,小新Pro14 GT主打性能,持续功耗释放可以达到80瓦,而ThinkBook 14+相对保守,只有62瓦。
不过实际使用中,两者的性能差距也不太明显,寿命长短和日常体验的差异也不大。
说到价格,小新Pro14 GT到手价是5600元,而ThinkBook 14+则是5280元。
看着这两款价格差不多的产品,小张不禁感慨道:“哪个更值得呢?”
这里就得仔细看看屏幕了,新小新Pro14 GT采用的是一块2.8K的OLED屏幕,亮度高达1100nits,还通过了各类高标准认证,颜色呈现相当惊艳。
而且它有专门的防烧保护技术,屏幕坏了还能免费更换,这就不用担心长时间使用会损坏。
相较之下,ThinkBook 14+配备的是14.5英寸的LCD屏幕,分辨率高达3K,面积比小新大了一些,可以显示更多内容,而且它颜色表现更自然,亮度也高。
虽然LCD屏屏幕厚重些,但也不存在OLED的镜面反光问题,更没有背景色耗电的烦恼。
设计方面,小新Pro14 GT采用的是比较圆润的流线型设计,重量只有1.39公斤。
健圣悦控键盘也是一大亮点,键程适中,手感舒适。
ThinkBook 14+则更商务范儿,采用撞色设计,屏幕大了点,重量也达到了1.5公斤。
虽然它的键盘和小新差不多,但如果选高配版,指纹识别和压力触控板就有了。
用户体验与扩展能力要说用户体验,小新Pro14 GT在感知功能上更胜一筹,全系标配了ToF传感器,可以实现人来亮屏、人走息屏等智能功能。
ThinkBook 14+虽然只有高配版才有这些功能,但整体也还是非常不错的。
接口方面,小新的优势在于标配SD读卡器,提供两个雷电4接口,而ThinkBook 14+则有MicroSD读卡器、一个雷电4,还有个隐藏式USB2.0和千兆网口,连接能力相当强,甚至可以外接TGX显卡扩展坞。
总结与选择这两款轻薄本确实各有特色。
小新Pro 14 GT外观更灵动,屏幕效果也更出色,而且功耗释放也较高。
而ThinkBook 14+在屏幕尺寸和分辨率上有优势,连接能力更强,双2280硬盘位非常适合扩展。
如果预算有限,ThinkBook 14+的U5版也很值得考虑,省下来的钱还能自己增加硬盘。
如果追求更高配置,ThinkBook 14+的U7版相对于小新的高配,在性价比上更有优势。
小张看着自己整理出来的对比表,也乐了。
选择虽难,但心里有数了。
他充满信心地拿起钱包,准备下单。
最重要的是在了解各种差异后做出自己适合的选择,不被市场的繁复和纷扰所迷惑。
相信不论选哪款,都能在以后的使用中有所收获。
这篇文章希望能帮你解答一部分纠结,比起直接堆砌功能表,讲故事似的分析更容易让人“心里有数”。
最终,选择的权利在你手上,愿每个人都能买到适合自己的轻薄本,打开全新的办公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