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短视频里的布达拉宫、纳木错等美景,让拉萨成了旅游热门目的地,很多人都对这座高原圣城充满向往。但拉萨平均海拔3650米左右,高原反应这个隐形“杀手”,会让不少游客提前结束旅程。所以,在你满心欢喜计划去拉萨前,得先好好测试一下,看看自己的身体是否能适应。
一、基础体检:了解身体的预警
拉萨的高海拔会导致低氧环境,这对身体是个大挑战。出发前,要先对照下面这些关键指标,检查身体状况:
心肺功能
正常人在平原地区血氧饱和度一般在95%以上,到了高原可能会降至80%。长期患有高血压、心脏病、严重哮喘的人,在高原环境中,血氧骤降的风险更高,身体很可能吃不消。西藏旅游局官方数据显示,这类患者高反送医率是普通人的4倍。如果你有这些疾病,一定要和医生商量,谨慎决定是否前往。
近期病史
感冒没好就去高原,是很危险的。高原的低压环境会使呼吸道黏膜肿胀,容易引发肺水肿。曾有一位博主带病进藏,结果在羊卓雍措因急性缺氧昏迷。所以,要是近期有感冒、呼吸道感染等疾病,务必等病好了再计划去拉萨。
体能储备
经常运动的人,在高原上或许更有优势。持续两周,每天进行30分钟的有氧运动,像快走、游泳等,可以提升红细胞携氧能力 ,帮助身体更好地适应高原环境。不过,千万别搞突击健身,因为运动后肌肉耗氧量会激增,反而可能加重高反不适。
二、模拟测试:在家就能做的“高原预演”
要是你从没去过高原,不清楚自己会不会高反,可以试试下面这两个简单方法:
憋气实验
深吸一口气后屏住呼吸,能坚持40秒以上的人,基础耐受力相对较好 。不过这只是个辅助判断的办法,不是绝对标准,但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你的身体对缺氧环境的耐受能力。
阶梯式挑战
可以先到海拔相对低一些的丽江(2400米)、香格里拉(3300米)过渡一下,观察自己有没有头痛、恶心等症状 。旅行达人@藏地小马哥分享过,他在丽江适应3天,进藏时血氧值比直飞的朋友高12% 。通过这种循序渐进的方式,能提前知晓自己身体对高原环境的适应情况。
三、血氧监测:数据里藏着的健康密码
现在很多进藏游客都会带上血氧仪,实时关注自己的身体状况,不过看数据也是有讲究的:
黄金数值
在静息状态下,血氧饱和度≥90%是安全线 ,要是低于85%就必须吸氧了。在拉萨,药店30元一小时的便携氧气罐比景区便宜一半,提前了解这些信息,关键时候能帮你省钱又安心。
动态监测
可不能只看单次数据,夜间血氧通常比白天低10% 。曾经有游客白天血氧92%没在意,结果半夜呕吐不止,只能紧急送医。所以,要做好动态监测,随时留意自己身体的变化。
四、心理建设:克服恐惧,轻松应对
很多人觉得高原反应很可怕,其实有时候心理上的恐惧比高反本身更难克服。保持积极的心态,对缓解高原反应有很大帮助:
正向暗示
提前学习腹式呼吸法,吸气时腹部鼓起,呼气时收紧 。感到焦虑的时候,就默数呼吸节奏,亲测能缓解30%的眩晕感 。用这种方式放松身心,能让你在面对高原反应时更从容。
行为预警
刚到拉萨的头三天,千万不要洗澡、不要剧烈运动 。西藏军区总医院统计显示,70%的急性高反都源于“我觉得自己还行”的盲目自信。要知道,身体适应高原需要时间,循序渐进才是王道。
五、救命预案:关键时刻能保命
结合多位驴友的实战经验,给大家整理了一份救命预案,关键时候能派上大用场:
药物清单
阿咖酚散,治疗头痛效果显著;口服补液盐,能防止脱水;地塞米松,危急时使用,但一定要遵循医嘱 。把这些药提前准备好,有备无患。
逃生路线
要是出现意识模糊、咳粉红色泡沫痰(这是肺水肿的征兆),必须立即返程 。拉萨到西宁的Z6802次列车配备弥散式供氧,选择这趟列车返程,能最大程度保障你的安全。
要是你对照上述测试都没问题,那就恭喜你,离拉萨又近了一步!做好充分准备,愿你在拉萨拥有一段美好的旅行回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