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河池市凤山地质公园曾登上《中国国家地理》封面,公园内的江洲地下长廊发育于二迭系可溶岩地层中,被誉为“世界第一长洞”。4月22日,一名网友在社交平台上发帖称,该地下长廊的钟乳石被人清晰地刻上了“某某某到此一游”等字样,刻字印记共有两处。
发帖网友愤慨地表示:“万年溶洞,百年才能长1厘米的钟乳石,看到被刻字的一瞬间,我的心痛无法形容。”4月23日,广西河池市凤山地质公园管委会工作人员回应称,公园的保护巡查科已前往刻字现场核实过相关情况,情况属实。该区域属于游客禁入区,后续具体如何处理,园方正在考虑中。
被刻字的钟乳石。受访者供图
钟乳石被刻字区域游客禁入
发帖网友“小福蝶”告诉记者,自己是一位户外爱好者,4月19日,她和近百名志愿者一起深入地下长廊,参与官方组织的清理积存垃圾的志愿活动。“地下长廊属于溶洞,我们使用的头灯照明有限,只够捡垃圾用,在我捡起第三个矿泉水瓶时,意外发现钟乳石柱上赫然刻着‘XXX到此一游’和另外两个名字。”
网友拍摄的图片中显示,这两处刻字的印记较为清晰,其中一处还标注有“3.30”,疑似是刻字时间。网友“小福蝶”向记者表示,同行的人也看见了这两处刻字,大家都在谴责刻字人的素质。这一情况得到了同行带队志愿者“聪”(网名)的证实:“这件事月初时就有当地人曝光了。”
“小福蝶”强调,她发布这个帖子的初衷是为了呼吁大家爱护洞穴,保护自然生态环境。因为除了钟乳石被刻字,她在现场还看到了其他未经进洞许可的探洞团队手电筒的光亮。对此,凤山地质公园管委会工作人员表示,被刻字区域属于游客禁入区。“申请进入的探洞团队都一概拒绝,我们从未同意对方进入。但江洲地下长廊旱洞长度达53公里,对方偷偷进去我们很难知情。”该工作人员介绍,目前被刻字的钟乳石具体毁坏情况园方已派保护巡查科工作人员实地查看了,后续的处理方案正在商讨中。
志愿者参与官方组织的清理积存垃圾的活动。
专家解读钟乳石为何珍贵
据悉,江洲地下长廊位于河池市凤山县江洲瑶族乡境内,是全世界发育于二叠系可溶岩地层中第一长洞,洞腔由巨大的廊道和众多大型厅堂组成,共发育了25个地下厅堂,洞内景观独特。《中国国家地理》去年曾对该洞有专题报道,还上了该期杂志的封面。
该公园曾于去年上榜《中国国家地理》封面。
记者搜寻网络社交平台发现,不少探险类帖子对该长廊多有提及。有博主撰文表示:“该洞内情况复杂,建议不要贸然入洞,只在洞口拍照留念即可。”也有博主发布了线路攻略,甚至建议“从XX洞口进,XX洞口出”,并特别提及沿途有闪闪发光的钟乳石。
有人发布进洞探险线路。网络图
若强行进入不允许参观的溶洞,会产生什么影响?记者咨询了古生物学与地层学博士、重庆首席科学传播专家张锋。张锋明确指出,人为的行动会导致钟乳石断裂与岩体损伤,且人为活动产生的汗液、热量和湿气等会引发溶洞内部湿度、温度及空气流动的微环境扰动和加速风化,从而引发引发结构失稳。他提到,人类活动还有可能导致溶洞内污染,破坏生态平衡。
江洲地下长廊洞穴。河池融媒体图
针对“钟乳石被刻字”事件,张锋认为,钟乳石的珍贵之处在于其对地质历史考究具有重要意义。“它形成时间很漫长,记录了大量的地质历史信息,是研究古气候、古环境和古生态的重要依据。我们可以通过分析钟乳石的沉积速率和成分,了解过去的气候变化和地质活动情况。他指出,钟乳石的形态多样,如石笋、石柱等形态特征,也为地质研究提供了丰富的数据和样本。
记者23日致电凤山县文化广电体育和旅游局。该局工作人员称,此情况上周他们已有了解,但该地不属于旅游景区,不归其管理。“具体处理情况要等地质公园管委会公布。”
来源:上游新闻
编辑 杜海锋 审核 蒋波 钟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