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故事:襄阳宴下

划过指尖有烟云 2025-02-12 20:54:45

刘备四下张望,想另寻一条出路。可是城西的追兵越来越近,已经再也来不及另寻道路,刘备长叹道:“我命休矣!”

于是又回马来到溪边,这时追兵已迫近,都听到呼喝之声已近在耳边,心里着慌,只得咬紧牙关,双腿猛力一夹马肚子,纵马跳入檀溪。

那知前行不到数步,‘的卢’马前蹄忽然陷入檀溪烂泥之中,马儿惊恐不已,不断的猛烈挣扎。奋力地想从陷泥中解脱出来。

刘备在马上,被浪涛湍急的河水把衣袍都浸湿了。刘备加鞭惊慌大叫道:“的卢、的卢!你今天真的要害我吗?”

话音未落,那马受惊,忽地从水中腾身跃起三丈,飞上西岸。刘备头晕目眩,如同从云雾中飞落下来一般。

刘备马到岸上,惊魂不已,停了好一会才安定下心神。回头望了望自己刚跃上来的深谷,倒吸口冷气,心有余悸的暗暗庆幸。

刘备抬头向对岸望去,见蔡瑁也引军到了溪边。蔡瑁的士兵望见对岸的刘备,对他大喊大叫,呼叫着让刘备赶快回来。

蔡瑁也假心假意的劝道:“我们荆州上下官员,在这诚意的设宴接待使君,共筑同盟之谊,使君为什么不辞而走,离席而去。”

刘备道:“我与你并无仇怨,还帮助你护卫荆州安全,为什么要害我。”蔡瑁道:“我哪有这想法,使君别听他人挑唆。”

蔡瑁一边假意的同刘备周璇,一边暗暗吩咐身边的弓箭手,准备好弓箭。想趁着刘备疏忽大意,没有防备之时,用弓箭射杀刘备。

刘备见蔡瑁要用弓箭射杀自己,就急忙拔马往西南而去。蔡瑁见远去的刘备,无奈对左右道:“真不知是何方神圣帮他过去呀?”

蔡瑁正要回城,只见西门内又出现一队兵马,急速的向蔡瑁这边赶来。蔡瑁打眼观望,见是赵云带领了300军士赶过来。

原来赵云正在饮酒,忽见有人马行动,就急忙来到前厅察看。见宴席上没有玄德。不禁大惊,赶紧跑到馆舍打听。

有人告诉他,蔡瑁引兵往西追赶去了。赵云闻听大吃一惊,提枪上马,急忙率领着300军士,直奔西门。

赵云绰枪上马,领着带来的三百军士奔出西门,正迎着蔡瑁,他急问道:“我家主公在哪?”蔡瑁道:“使君逃离去了,不知去了什么地方。”

赵云是个谨慎细心的人,当即策马来到檀溪边,遥望水溪。见无去路,便又回马喝问蔡瑁道:“你请我家主公前来赴宴,为什么带领军马到这里?”

蔡瑁辩解道:“九郡42州县官僚都在我这里,我身为上将。怎么可以不做防护?”赵云道:“你逼我家主公到哪里去了?”蔡瑁冷笑道;“听说使君单身匹马出了西门,到这里却又不见了。”

赵云心绪不定,重新回到檀溪边看时,见对岸有明显的水迹,暗想道:“难道连人带马跳过了溪去?”于是命令300军师四下观望,并无踪

等赵云回马时,蔡瑁已带人进城去了,赵云回去又拿守门军士追问,守门军士被吓的哆嗦,不敢隐瞒都说:“使君飞马出西门去了。”

赵云本想再入城仔细查找一番,又恐城内有伏兵。一时间也不知所措,又想不出要上哪去寻找,无奈之下,只好先带着兵士赶回新野。

却说刘备跃马过溪,躲在林中见蔡瑁领兵远去了,就放下了紧张心情,回想刚刚遇到的危情,心中暗念到:“如此宽阔的水涧竟能一跃而过,难道这不是天意吗?”他心里非常高兴。

刘备策马慢步,顺着乡间小路往南而行,望着四周峻秀的风景,心里非常畅快,一直走到日将西落。

正行之间,见一牧童坐在牛背上,口吹短笛而来。牧童见到刘备,上下打量,忽然道:“将军是破黄巾的刘玄德吗?”刘备惊奇地问道:“你只是偏僻山村的小童。怎知道我的名字?”

牧童答道:“我本来不知道,因为在师傅身边伺候,经常听到来访的客人提到刘玄德,身长七尺五寸,垂手过膝,眼睛能看到自己的耳朵,是当世英雄,现在看将军这个模样。料想定是您。”

刘备道:“你的师傅是谁?”牧童答道:“我师父复姓司马,名徽,字德操,是颍川人,道号‘水镜先生’,刘备问道:“师父与谁是朋友?”小童道:“与襄阳庞德公和庞统为朋友。”

刘备又问:“庞德公和庞统是什么关系?”童子道:“是叔侄。庞德公字山民。长俺师父十岁;庞统字士元,比俺师傅小五岁。每次庞统来访,就与我师傅坐在桑树下,整天交谈,不知疲倦···”

刘备闻听大喜道:“你的师傅现在住在哪儿?”牧童遥指道:“前面林中,便是他的庄园。”刘备连忙道:“我正是刘玄德快带我去拜见你的师傅!”

牧童领着刘备走了二里多地,来到了一个甜适幽静的村庄。又走了一会,来到一座整洁雅致的庄园前,刘备下马与小童进入园中。

刘备下马刚进到中门,就听到里面传出一阵优美的琴声。刘备让小童暂时不要通报,自己上前侧耳倾听。

来道:“琴韵清幽,音中忽起高亢之调。必有英雄窃听。”童子一指那人对刘备道:“这就是我的师父水镜先生!”

刘备见那人松形鹤骨,气宇不凡,慌忙上前施礼。水镜见他衣襟湿漉漉的,便问道:“将军今天一定幸免了一场大难!”刘备惊讶不已。小童介绍道:“他是刘玄德!”

水镜请刘备来到草堂。分宾主坐定,刘备见架上堆满书卷,窗外又盛栽松竹。又有古琴横放在石床上,清气飘然。水镜问道:“明公是从哪里来?”

刘备道:“偶然经过这里,因小童指引,才有幸拜望先生。”水镜笑道:“你不必隐瞒了,今天一定是逃难才来到这里!”刘备于是便把襄阳发生的事情一一告诉了他。

水镜道:“我看你的气色,就已经知道了。久闻明公大名,是什么原因落到现在还没有自己的地盘呢?”刘备叹道:“命途多蹇,所以到了如今这个地步。

水镜道:“不对。只因将军手下没有贤能的人呀!刘备道:“我虽然没有才能,但文有孙乾、糜竺、简雍之辈,武有关、张、赵云之流,他们都能尽力帮助,为我出了不少力。”

水镜道:“关、张、赵云,虽然都是万人敌。可惜没有善于使用他们的人。孙乾、糜竺之辈都是白面书生,并不是经纶济世的人才。”

刘备道:“我也想求得隐居山林的贤士,可惜没有遇到这样的人啊!”水镜道:“难道没有听说过孔子的那句话吗?‘十室之邑’必有忠语,怎么说没人呢?刘备道:“我愚昧不识,愿请你指教!”

水镜道:“荆襄诸郡的小孩儿都在唱一首歌谣,想必你也听到过,歌词是:“八九年间始狲衰,至十三年无孑遗。到头天命有所归,泥中蟠龙向天飞。”

水镜解释道:“这歌谣在建安初开始流传。建安八年。刘景升的前妻离世,家中变生乱,这就叫‘欲衰’。‘一无孑遗’,是不久景生将要去世,文武零落无孑遗啦。‘天命有归’、‘龙向天飞’,就应该指的是将军你了呀。

刘备听到水镜先生解释后,非常惊讶,自己暗想道:”这个歌谣怎么会是指到我?这实在不可思意。”

在此地,你应当去访他们。”刘急忙问道:“奇才在什么地方?叫什么名字?”水镜道:“伏龙、凤雏,只要得到俩人中的一个,就可以安天下了。

刘备道:“伏龙、凤雏是什么人哪?”水镜却抚掌大笑道:“好!好!”刘备再问时,水镜道:“天色已晚,将军可在此暂宿一夜,明天再聊。”说完,就命小童准备酒饭款待。

刘备和水镜在桌宴上,畅谈了当今天下的局势,俩个人对现在的时局看法甚是相同。双方都对对方敬佩不己,相谈甚欢。

刘备吃了晚饭,就在草堂侧房休息,因想起水镜的话,翻来覆去睡不着觉。大约到了半夜时分,忽听有一人叩门而入,水镜道:“元直从哪里来?”

刘备起床,暗暗偷听,只听那人道:“久闻刘景升贤明,特前往拜见。等到相见之后,才发现徒有虚名。贤德的人他不能重用,品德差的又不能出去,因此离开他,回到这里!”

刘备在屋里,默默的仔细听着外面水镜先生与那人谈话,心中暗自猜测着:“此人是谁呢,能得到水镜先生如此敬佩。”

水镜道:“你具有王佐这样的才气,应当选择明主去辅佐,怎么可以轻易的去求见刘景升呢?况且英雄豪杰就在眼前,你不认识罢了…………”那人道:“先生说的话很对。”

刘备闻听大喜,暗自猜想那人一定是。伏龙或者是凤雏,当即想要出去相见,又怕有些唐突。

等到天亮,刘备求见水镜,问道:“昨夜来的人是谁?”水镜道:“他是我的朋友。”刘备要求与他相见,水镜道:“他想要投奔明主,已经到别处去了。”

.刘备又向他打听来人的姓名。水镜笑道:“好!好!。”刘备再问:“伏龙、凤雏到底是什么人?”水镜还是笑道:“好!好!”

刘备又拜请水镜出山相助,同扶汉室。水镜道:“我是山野闲散的人,不堪世用。自有胜我十倍的人来帮助你,你应该快些寻访他们。”

正在谈论间,忽闻庄外人喊马嘶,小童来报:“有一将军引数百人到庄上来啦。”

刘备与水镜先生闻听小童报后,大惊失色,俩人对视一下,认为是蔡瑁领兵马追巡过来抓刘备。俩人急忙出去看。

见来人正是赵云将军。刘备大喜,赵云下马拜见道:“我晚上赶回新野县,不见主公,又连夜带人寻找到这里。主公可要快点回新野。只怕荆州的人马要过去厮杀了。

刘备将赵云介绍给水镜先生,并再次肯请水镜出山,帮助自己平定这乱世,造福天下苍生,复兴汉室。

水镜生先笑道:“我的才能还担当不了使君的远大心愿,但使君宽厚仁德,胸藏天下,只要你寻找贤能人士,他必将衷心护你,”刘备只好辞了水镜。

刘备同水镜告辞后,与赵云上马,投新野而去。行不数里,一彪人马来到,一看是关羽和张飞。他俩个也是赶来寻找刘备的。

关羽、张飞看到刘备安然无恙,情心顿时大为欢喜,上前与刘备见礼,询问刘备这几天安危。刘备与人相见都非常高兴,。刘备诉说了他马跃檀溪的事情,大家听后都惊奇不已。

刘备回到新野县,孙乾与众谋士、将领相见,众人又问了刘备这次去襄阳的情况如何,刘备又叙述一遍此次经历,并商议己后怎样应对。

刘备与孙乾等众人聚在一起商议。孙乾道:“可先给刘表写一封书信,把这件事情告诉他。”刘备听从他的建议,当即命孙乾写了一封书信。到荆州去见刘表。

刘表见了孙乾问道:“我请玄德来襄阳赴会,为什么他离席而去?”孙乾呈上书信,仔细地把蔡瑁设计谋害,逼得刘备马跃檀溪方得脱险的经过说了一遍。

刘表闻听大怒,立刻唤来蔡瑁责骂道:“玄德对咱们有大功,你不感激人家,还要加害我兄弟!,我岂能饶你。”

刘表愤怒不已,立刻叫人传来护卫,把蔡瑁推出去斩首。蔡夫人出来,百般哭求,才免了蔡瑁死罪。

孙乾告罪道:“如果杀了德珪,恐怕皇叔也不能安居在这里啦!”刘表自责了一番,便派长子刘琦陪同孙乾到刘备处请罪。

刘备听到刘琦与孙乾来到新野,连忙出外迎接。刘琦见礼刘备道:“我尊父命前来表示歉义,请皇叔愿谅德珪(蔡瑁的字)鲁莽之事。”

刘备笑道:“他也是一时糊涂,事情已经过去了,就不要再提了。”接着刘备与众人把刘琦迎接入厅内,设宴相待。

酒到酣处,刘琦忽然流泪不止,刘备问其缘故。刘琦道:“继母蔡氏一直对我有加害之意,侄儿实在没有什么办法能避免祸端,请叔父指教。”

刘备想了一会,对刘琦安慰道:“只要您尽心尽力的行孝道,怀善心,你就会有福报,自然就没有祸事。”刘琦听后点头称是。

刘备乘马送刘琦出城时,用手拍着‘的卢’马对刘琦道:“如果不是这匹马,我已经成了九泉下的人了。”刘琦叹道:“这不是马的神力,是叔父的洪福啊!”

说罢,叔侄告别。刘备与刘琦挥泪而别,望着远去的刘琦叹息不止,心里也十分难受。

0 阅读:7

划过指尖有烟云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