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看待自己的孩子,都是聪明的,孩子的一切行为,都会往聪明的特征进行对照。他们也希望别人夸奖自己孩子聪明,以获得心理层面的满足。大多数人也乐于夸奖别人家的孩子聪明,这是出于基本的礼貌。
但真正天资聪颖的孩子并不多,特别愚钝的也不多,大多数孩子的聪明,是在不断学习过程中锻炼提升的。

除了少数孩子自带求知欲,天生的喜欢学习过程中带来的乐趣,贪玩不愿意学习,又是大多数孩子的天性,学习是不断走出思维舒适区的过程,贪玩不爱学习的本质,是不愿意思考,没有延迟满足能力,没有目标感驱使。
贪玩不爱学习的本质,是孩子思维能力不足,思维意愿不足,从而变得不爱学习思考,这是家长不愿意面对的事实。他们更愿意看小概率所谓的事实,从而给自己寻求安慰。甚至有人认为不爱学习,以后会更有出息,这其实是特定时期下的幸存者偏差。

孩子得到这种聪明不努力的夸奖,大多数情况下,并不会激励其努力学习,只是满足孩子虚荣心,反而会让孩子本能的来印证自己聪明不努力。毕竟只要不努力,就能夸奖聪明,而努力了仍然学不好,那连聪明这个头衔也不存在了。选择前者既轻松,又能获得情绪满足。
一些孩子尤其是男孩,是可以通努力学习勤能补拙,但为了聪明这个标签,变得不去学习,这在男孩中体现特别明显。一些男孩的圈子,甚至会嘲笑那些努力学习的学生,认为自己不爱学习会玩很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