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1月下旬以来,随着众多生猪养殖企业纷纷发布2022年业绩预告,以及生猪期现货价格跌至近年来的低点,生猪养殖行业分化加剧的特征越来越明显,同时大宗饲料原料如玉米、粕类供应则实现了多元化,市场价格整体有所回落。
一,养殖企业“冰火两重天” 产业参与期货积极性提高
近期,据国家发改委监测数据显示,1月30日—2月3日当周,全国平均猪粮比价为4.96∶1,进入了《完善政府猪肉储备调节机制做好猪肉市场保供稳价工作预案》设定的过度下跌一级预警区间。与此同时,从当前全国生猪主产省出栏价与大中城市猪肉零售价来看,均处在历史低位,其中东北个别地区生猪出栏价已跌破了7元/斤,郑州市生活超市后腿肉零售价则在10元/斤左右。同时也,目前生猪期货价格呈现逐合约上升的特点,有效反映了远月生猪供需矛盾缓解的市场预期,为生猪养殖户与产业企业制定新年度经营计划提供了重要参考依据,提振了市场信心。
二,饲料成本占比高,玉米供应多元化
近年来,玉米、豆粕等大宗饲料原料价格一直在高位运行,在生猪养殖成本中占有较大比重,其中玉米价格的涨跌对养殖户、养殖企业的补栏和存栏积极性有较大影响。从数家生猪养殖龙头上市企业的业绩预告来看,饲料价格的确上涨不少,对产业企业与产业链主体均形成了较大影响。展望2023年,对于农牧企业来说,降本增效仍是一个重要的经营目标。
三,饲料进口加大,多元化,降低成本
春节前后陆续有进口巴西玉米在南方地区港口靠岸卸货,同时我国从周边国家进口玉米的数量也在不断增加,正在摆脱对进口美国玉米的高度依赖,加上国产玉米的数量较为稳定,国内玉米供应多元化发展趋势显著。此外,2023年我国将持续采取有力的扩种大豆面积的政策与措施,在2023年大豆继续扩种的背景下,国产大豆及豆粕进入饲料领域的数量将持续增加,将为国内养殖业成本降低创造条件。
四,技术分析
在日k线,多空宝指标继续强势下降,在小周期1小时,2小时K线也是下跌状态,同时可关注当前位置,风险也不大。
相关股票关注走势
风险提示: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针对该文作出的投资
行为本平台概不负责。建议您自主投资决策,谨慎操作,防范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