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友结婚随礼2000元,我结婚他不接电话信息不回,如今已断交多年

茗茗随心趣事 2025-03-10 04:49:52

我有一个战友,和我们已经失去联系很多年了,如今不知道他在哪个地方发展,我知道他和我们是从同一个县,同一个乡镇,同一天入伍,到同一个部队服役。

在部队的时候,我们不仅仅是老乡关系,还是战友,更是亲如兄弟,我们相互依靠,相互帮助,一起在部队渡过了8年的青春岁月,那时候我们的战友情可以说成是“钢铁般坚硬”。

在2006年的时候,我们4个战友都是一起从同一个乡镇,入伍到西藏边防服役,那时候我们4人真的太幸运了,从同一地方入伍到西藏边防,还是在同一个边防营单位。

到部队后,我们4人分别下到4个连队,虽然不在同一个连队,但是我们连与连相互之间距离不过60公里左右,每一次单位统一组织集训,或者连队组织边防巡逻,我们4个都可以见面。

随着当兵的年限增长,我们4人都担任不同的职务,我的专业是卫生员,有一个是车班班长,有一个是电站站长,当时根据上级指示,在边防镇需要成立一个情报站,他就分配到情报站工作。

每次与他相见的时候,他的工作真的太逍遥了,整天和领导到处收集“敌对情报”,没事的时候,就玩手机,我们其他3人,别说玩手机了,连手机壳子都不能碰。

那时候,在部队严管手机是相当严格,各级领导在查,就连城市里纠察有时候都要开车10多个小时来我们边防连队查,你们说那时候手机管的有多严。

我还记得我们服役第七年的时候,有一天,他却告诉我们3人,他说他在网上聊天认识了一个四川女孩,他们聊天都已近差不多半年时间,他们准备在今年的国庆节回老家办喜事,叫我们几个一起参加他的婚礼。

当然,我们几个通过电话一起商量后,都准备在今年的十月国庆节请假回家,愿意放弃过年的假期,去参加的他的婚礼,因为是战友,我们又是同乡,关系又特别的密切,这种婚礼怎么能少的了战友的参与呢?

参加他的婚礼目的也很简单,一是为了给战友撑撑面子,因为在部队只有我们4人是同乡,关系也是最好的,结婚那天,我们几个还给他当伴郎,穿上最谁帅气军装,那天我们几个是最抢眼的风景。

从他结婚前一天开始,我们几个帮他找婚车,装花车、设计路线图、一路上都是热热闹闹,一直到他结婚完毕那天我们几个才离开。

当然他结婚我们3个战友都是随礼2000元,记得在2014年的时候,我们大家一起商量继续在部队深造,套改三级士官,那时候我们也知道,套改三级士官就意味着回家后,就符合政府安置工作的条件,我们都是奔着这个意思去的。

就在年底宣布命令的时候,我们3人都成功晋级了,然而他没有成功套改上,后来他还是被迫退伍返乡了,确实我们4人,他的离开确实有些惋惜,也有一些遗憾。

等他离开部队后,我们才知道,原来他在情报站工作的时候,因为没有其他领导的监督,他在当地失去了人员管理,自己对自己没有把握住,造成“乱交往”的行为,与多名异性朋友乱交往,甚至他的婚姻出现裂痕,导致他通过不了上级审查,套改三级士官就失败了。

自从他退伍后,听说他已和前妻离婚了,我们也是偶尔断断续续的联系着,在服役三级士官期间,我已找到了结婚的对象。

按照时间计划,我也在服役期间结婚了,在结婚前几天,我还专程给他电话,告诉他我结婚的好消息,然而让我失望的是他电话打通了,却无人接听,连续打了3天,他都没有接,给他发信息,他也不回,就这样我的婚礼他没有来参加。

然而不仅仅是我,其他2个战友的婚礼的情况和我一样,他也没有回复信息也不接电话,从那以后,我们3个战友再也没有和他联系,直到如今我们退伍都6年多了,依然与他没有了联系,之前的电话他已经换了,他的微信偶尔会看到他的朋友圈,但是他不会回复我们几个的。

现在想想这些事情,感觉现在的战友情真的好脆弱,关系犹如清水,在部队的关系在如何紧密,到了社会就会产生动摇,战友情也只是一种友情,并不是天长地久那种关系了。

不管是什么样的关系,在成年人眼里,在密切的关系都会“消失”,往往都要从钱开始。

部队里的战友情,是实打实用命拼出来的。暴雨天训练,你崴了脚,他背着你跑三公里;演习时饿得眼发黑,两人分一块压缩饼干,嘴上说着“你先吃”,手却把饼干掰得一样大。可一脱下军装,进了社会,有些事就变了味。

这年头,成年人之间的疏远,往往和钱有关。随出去的礼金像泼出去的水,有人觉得是情分,有人算成“债务”。战友群里常有人吐槽:“现在结婚都不敢请战友,请了怕人家觉得是要钱,不请又怕人说薄情。”

现在的战友情,不是人情变淡了,而是生活太烫手。

很多战友从部队转业后,大部分都活成了“三明治一代”:上头有生病的父母,下头有吞金兽般的孩子,中间还压着房贷车贷。

我有一个战友他在银行上班,他那天给我们算了一个账:

孩子兴趣班一年2万

房贷每月6000

随礼平均每月1000

老战友聚会吃顿饭人均300

“不是不想念兄弟,是兜里实在掏不出闲钱。”这话扎心,但真实。

更现实的是,有些战友情早被“利用”得变了形。做微商的战友天天私信你买货,干保险的变着法给你推理财产品,就连孩子参加个幼儿园比赛,都能收到十几个“帮忙投票”的链接。当年能替你挡子弹的人,现在连朋友圈点赞都要掂量值不值得。

在这里问大家一个现实的问题,战友情到底该不该用钱衡量?

这个问题在战友群里吵翻了天。有人说:“现在随礼就像放贷,给出去就想着收回本。”也有人反驳:“计较这些还算什么兄弟?”

说到底,用钱来衡量战友情,其实钱只是照妖镜,照出谁是酒肉朋友,谁是过命兄弟。那些躲着你的人,未必是恶人,但能雪中送炭的,一定是真战友。

如今我也看开了:那些消失的战友,可能正蹲在医院的走廊里发愁医药费,可能躲在车里抽烟不敢回家,可能为了孩子的学费低声下气求人。成年人的世界,谁不是一边弄丢老朋友,一边拼命活着?

但总得信点什么——信当年一起喊过的誓言不是放屁,信那些替你挡过风雨的人,还会在某个深夜突然出现。就像我抽屉里永远留着的旧军装,虽然再也穿不上,但摸着那些磨破的袖口,就知道有些东西永远磨不掉。

如果你也有过这样的战友,无论是心寒的故事,还是暖心的经历,欢迎在评论区聊聊——点赞最高的三条评论,送三瓶二锅头,咱们隔着屏幕干杯!

注:文中的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

0 阅读:0

茗茗随心趣事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