泽连斯基为了“援助”拼了,开始疯狂“撕咬”中国,目的是什么?

圈聊科技 2025-04-19 11:55:54

近日,中国外交部例行记者会上,发言人林剑一句话让全球媒体炸了锅:“中方从未向俄乌冲突任何一方提供致命性武器。”

这记直球回击,直接打脸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前一天的“重磅指控”——后者声称“中国正向俄罗斯提供武器和火药”,还扬言要公布“更多细节”。

可翻开乌克兰自己的发言记录,去年乌方就承认“俄军武器零部件多数来自美国等西方国家”,如今突然调转枪口对准中国,这番操作连路透社都忍不住标注:“这是泽连斯基首次公开指责中国直接军援俄罗斯。”

“甩锅”中国的三大算盘

泽连斯基的突然发难,看似“病急乱投医”,实则藏着三重算计。

第一招是转移国内矛盾,就在指控中国的前一天(4月17日),乌克兰刚与美国签署矿产协议备忘录,设立重建投资基金。

这份协议被外界视为“卖资源换军援”的无奈之举——乌克兰已连续三个月未收到美国新军火,而特朗普政府正忙着豁免自家科技巨头的关税,眼看金主要撤,泽连斯基急需找个“替罪羊”安抚国内情绪。

第二招是绑架欧洲支持,4月16日欧盟刚宣布对260亿欧元美国商品加征报复性关税,泽连斯基转头就炒作“中国威胁”,试图让欧洲产生“中俄联手”的恐慌,进而巩固对乌援助。

毕竟,欧盟对华贸易额是乌克兰的23倍,这招“借力打力”若能奏效,欧洲议会下周讨论的550亿欧元援乌计划或许能多捞几票。

第三招最阴险——干扰中俄合作,中国手握两张王牌:全球90%的稀土加工能力和60%的成熟制程芯片产能。

4月15日中国对美实施稀土出口管制后,美国F-35生产线库存仅够撑三个月。泽连斯基此时泼脏水,就是想给中俄正常贸易扣上“军事援助”帽子,逼中国自证清白、放缓合作步伐。

数据打脸:谁在给战场“递刀子”?

泽连斯基的指控有多离谱?看看三方数据就知道。

乌克兰自己公布的清单显示,俄军无人机使用的伊朗发动机、导弹芯片来自美国德州仪器,就连坦克履带都是德国蒂森克虏伯制造。

而中国海关总署数据显示,2024年对俄出口额中,手机、汽车、家电等民用商品占比超八成,且所有军民两用物项均需申请许可证。就连美国国务院4月报告都承认:“未发现中国向俄输送致命武器的证据。

反观美国,2024年对乌军援高达610亿美元,光是“海马斯”火箭炮就送了200套。更讽刺的是,泽连斯基2月还在白宫求特朗普“多给我们点武器”。

结果被对方当场怼回:“你们连谈判诚意都没有!”这场会面以泽连斯基摔门离场告终,美乌矿产协议至今没签成。

中国立场:劝和促谈反成“眼中钉”

泽连斯基的焦虑,本质源于中国在俄乌问题上的清醒中立,当美国忙着送武器、欧盟纠结站队时,中国是唯一同时与俄乌保持对话的大国。

2024年瑞士“和平峰会”上,中国明确表态:“没有俄罗斯参与的会议不具实质意义”,直接点破西方“拉偏架”的本质。

这种独立姿态恰恰戳中泽连斯基痛点,3月1日他在接受央视采访时还夸中国“是重要和平力量”,转头就指责中国“不选边站就是帮俄罗斯”。

这种逻辑堪比“不给我糖吃就是坏孩子”,连《南华早报》都看不下去:“乌克兰试图用道德绑架取代外交博弈。”

历史教训:谎言撑不起和平

回看泽连斯基的“指控秀”,本质是一场转移视线的政治操弄。2月28日美乌会谈崩盘后,乌克兰重建基金缺口高达7500亿美元,美国矿产巨头却只肯签意向书不给真金白银。

当中国企业与乌方接触重建项目时,某些势力生怕“蛋糕被分”,急忙制造矛盾。

但谎言终究撑不起和平,4月11日俄乌已通过白俄罗斯建立沟通渠道,双方大使馆开始接触法律和领事问题,俄外长拉夫罗夫直言:“全面解决方案需考虑现实。”

而中国从始至终坚持的立场,或许能给泽连斯基上一课:靠虚构敌人凝聚的支持如同沙堡,潮水退去时,唯有真正推动和谈的一方才能赢得尊重。

这场闹剧最后只剩一个悬念:当泽连斯基下周公布所谓“证据”时,会不会不小心暴露美国军火商的供应链?

毕竟,中国外交部早就把话挑明:“如果中方真给俄罗斯军援,战场局势绝不会是现在这样。” 这句话的潜台词,全世界都听懂了,对此你们是怎么看的呢?

0 阅读:71

圈聊科技

简介:给大家带来最新的科技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