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对华态度反转?共和党新法案大削涉华开支,特朗普应对的方式,则是让拜登二选一

小江资讯通 2024-12-27 00:05:09

12月19日,美国众议院共和党团抛出了一项全新的短期财政支出法案,此法案的出台旨在为拜登政府提供一笔临时的财政资金支持,从而确保政府能够维持其正常的运作状态。

而这一法案的提出,实际上是对两天前民主党所提出的一项类似短期拨款法案的回应。

民主党的那份法案,同样也是旨在为政府注入财政资金,以保障拜登政府能够顺利运作至明年特朗普接掌政权之时。

然而,民主党的法案并未能如愿以偿,因为它遭到了共和党的坚决反对。

共和党拒绝的原因主要在于,民主党并未能在其法案中提出提高美国国债上限的议题。

国债上限,这一由美国国会为政府设定的借款限额,目前仍停留在2022年所设定的31.4万亿美元的水平。

然而,现实却是残酷的,美国当前的国债总额已经高达36.2万亿美元,远远超出了这一上限。

这一巨大的债务压力,无疑将成为特朗普上台后必须面对的一大难题。

面对这一棘手的财政问题,两党曾尝试达成妥协,通过暂缓国债上限的时间来解决眼前的困境。

尽管在国债问题上,两党表现出了一定的默契,但这个问题终究是需要得到妥善处理的。

而即将离任的拜登政府,似乎有意将这一“烫手山芋”留给特朗普去处理。

特朗普对此显然不会坐视不理,他向拜登政府提出了一个二选一的难题:要么接受政府停摆的现实,要么推动通过新的债务上限法案。

这一强硬立场,无疑给拜登政府带来了巨大的压力。

而民主党人显然并不愿意接受这样的选择,于是,共和党在12月19日提出了上述的短期财政支出法案。

这份新的法案,虽然同样旨在为政府提供临时资金支持,但其内容却与民主党的法案大相径庭。

共和党在法案中大幅削减了拜登政府的财政支出,特别是那些涉及中国的部分,以及半导体、人工智能等领域的投资。

原本民主党提出的法案长达1547页,但经过共和党的“精简”后,只剩下了短短的116页。

这一大幅度的削减,特别是涉华部分的削减,引发了外界的广泛关注。

有人猜测,这是否意味着特朗普在对华态度上发生了转变,是否意味着他将摒弃竞选期间的反华立场,与中国寻求更好的合作关系。

毕竟,特朗普此前曾表示,如果中美两国能够携手合作,那么世界上就没有解决不了的问题。

然而,这种猜测很快就被现实所击碎。

在共和党提出的替代法案中,有一个至关重要的附加条款,那就是将美国国债上限的讨论推迟到2027年,也就是特朗普执政的后期。

这一条款的加入,使得共和党削减涉华部分开支的真实动机暴露无遗。

原来,他们之所以这样做,并不是因为真的想要改善与中国的关系,而是出于财政考虑。

在政府的各项开支中,行政开支和军事开支都是相对固定的,难以削减。

而涉华部分,特别是半导体和高技术领域的投资,则是资金密集型的,削减这部分开支无疑能够减轻政府的财政压力。

然而,这一法案并未能如愿以偿地获得通过。

不仅民主党人对此表示强烈反对,就连共和党内也有38名议员投了反对票。

民主党人认为,大幅削减财政支出将对政府的运作造成严重影响,甚至可能导致政府无法正常运转。

同时,他们还担心这将破坏对华政策的连续性,影响美国在中国的利益和影响力。

而共和党内反对派则担忧,削减涉华部分开支将削弱美国在对华竞争中的优势地位,不利于美国在全球范围内的战略布局。

事实上,反华已经在美国政坛形成了一种“政治正确”的氛围。

无论是民主党还是共和党执政,美国的对华政策都不太可能出现大的偏移。

这是因为反华已经成为了两党少有的政治共识之一。

因此,无论是民主党还是共和党上台执政,他们都会继续强化对华政策,以维护美国的国家利益和全球地位。

在这次关于短期财政支出法案的争议中,共和党要求削减涉华部分投资的做法,实质上仍然是美国政坛内斗的产物。

拜登即将卸任,他在任期间曾多次努力提高国债上限,但都遭到了共和党的阻挠。

如今,随着特朗普即将上台执政,民主党人也开始在这一问题上对共和党进行反击。

他们试图通过阻止共和党提高债务上限的法案来制衡对方,从而在未来的政治博弈中占据有利地位。

面对这一复杂的政治局势,特朗普必然会利用其在拜登任内的最后时光来推动新的债务上限增加法案或暂缓法案的通过。

他深知,如果这一问题在他任内爆发,那么他的政治声誉将受到严重损害。

因此,他必须想尽一切办法来排除这一潜在的“雷区”。

而将对华问题作为筹码来讨价还价,只不过是特朗普众多策略中的一种而已。

在这场纷繁复杂的政治博弈中,对华政策再次成为了美国内政斗争的牺牲品。

而未来美国的对华政策究竟会走向何方,仍然充满了未知数和变数。

本文部分内容来源于,观察者网、环球时报,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0 阅读:0

小江资讯通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