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这样一群人,他们的平均年龄已近50岁,却依然迈着铿锵有力的步伐,走遍大街小巷,扫除监管盲区,战斗在新冠肺疫情防控的一线,他们用脚步丈量辖区的每一寸土地,用数字筑牢疫情防控的城墙。
新年的钟声刚刚敲响,一份取消节假日休假的紧急通知,打破了春节应有的安逸和祥和。面对突发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卫生健康综合执法大队的干部职工来不及给自己的长辈亲朋拜年,更谈不上吃一碗热气腾腾的过年饺子,匆匆整理行装返回工作岗位。
召开紧急会议,启动应急预案,将有限的24位同志,进行合理分工,领导小组、技术指导小组、疫情防控应急监督小组、后勤保障小组,各小组按照预案分工,有条不紊的迅速投入战斗。
按照疫情防控职责分工,卫生健康综合执法大队负责辖区公共场所经营单位的疫情防控监管,范围涵盖大中型商场、超市、宾馆等人员密集场所,滨城区辖区(含春节前夕开发区移交的大中型公共场所经营单位)共有大中型商场超市34家、宾馆222家,再加上区管的14家公立医疗机构、13家民营医院和原由市卫健委委管的20家民营医院的传染病防控监管,300余家监管单位,卫生监督员50岁的平均年龄,工作量大面广,人员年龄结构层次老化,给我区卫生健康综合执法工作带来了巨大的压力。
疫情面前,滨城卫生监督人没有选择退缩,执法大队党支部充分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变压力为动力,成立了三个由支部成员任组长,支部党员为副组长的新冠肺疫情防控应急监督小组,以渤海八路黄河五路为界,将包括开发区在内的全部重点公共场所经营单位和民营医疗机构划分为三个片区,明确责任分工,落实责任到人。
七个昼夜的战斗,他们的脚步遍布辖区每一家大中型公共场所经营单位、公立和民营医疗机构。“公共场所从业人员个人防护和卫生知识培训;集中空调通风系统的清洗消毒;室内空气、地面、电梯、扶手、共用推车等公共部位用具的清洗消毒。”,“医疗机构预检分诊的设置;医疗废物的规范化处置;医护人员疫情防护知识的培训;预检分诊值班人员的个人防护;如遇发热病人按规定询问病史,有接触史者引导转诊并及时上报”,每到一处,卫生监督员都详细查看落实情况,对存在的问题,一一书写意见书,提出指导意见。
大中型公共场所经营单位和医疗机构人员密集,最容易通过空气飞沫传播疾病,卫生监督员的督导工作做到位了,被监管单位的防控措施也就落实到位了,从而大大降低了传染性疾病的发生和流行。
“2020年1月31日当天,检查公共场所经营单位30家,其中商场3家,宾馆27家。在这30家公共场所经营单位中自主停业14家。当天共书写监督意见书16份,提出指导意见176条。”这是卫生监督员张鲁彬同志每天需要上报的数据,简单的几个数据,看似枯燥,但其中凝聚了我们滨城卫生监督员的汗水,数据量越大,工作量越大,付出越多。
没有慷慨激昂的口号,没有感染力丰富的文字,没有煽情的语言。他们默默无闻,坚守岗位,因为他们明白,这是职责所在。“养兵千日,用兵一时”,面对疫情,在党委政府和人民群众需要我们的时候,队伍拉得出,用得上,打得赢,充分发挥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忠实履行党员义务,落实卫生监督员职责,做一名合格的人民健康卫士,用脚步和数字筑牢新冠肺疫情防控的城墙,用实际行动向党委政府和群众交一份合格的答卷。
通讯员 刚慧军 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