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最近在公开场合上直指中国,向俄罗斯提供武器和火药,这话引起了不小的震动。要知道,中国一向坚持反对无端指责和政治操弄,外交部发言人林剑也是毫不客气地回应了这番言论,直言这是无稽之谈。
乌总统泽连斯基
回过头来看,泽连斯基这个人的对华态度真是变幻莫测。去年,在香格里拉对话会上,他曾对中国进行批评,不过当时他还没像这次这么直接,一口咬定中国军援俄罗斯。
而美国那边,特朗普上台后,泽连斯基的态度又有所缓和,他可能是意识到了单靠美国解决不了乌克兰的问题,所以指望包括中国在内的其他大国帮忙。
泽连斯基这么大张旗鼓,对中国不知道拿人手短的道理,嘴上没个把门的,显然有自己的算盘。
首先,美国的乌克兰政策发生变化后,他希望中国更多地支持乌克兰,为此不惜通过指责的方式,来试图逼迫中国表态。但中方在乌克兰问题上的态度一直明确,从来不偏袒任何一方。
其次,泽连斯基担心美国军援减少,希望欧洲继续支持他。同时,他不想看到俄罗斯得到任何外国援助,中国自然成为他眼中的“重点关注对象”。但他忘记了,耿爽此前在联合国的场合就当众指出,中国要是真的军援俄罗斯,俄乌就不会打到今天。
最后,泽连斯基也是想搅浑水,毕竟目前俄美关系有缓和的迹象。他害怕更多国家跟着美国倒向俄罗斯,但他显然打错了算盘。中国一向奉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不会随波逐流。
乌克兰粮食出口占出口总额近五分之一
与此同时,有意思的一件事是,中国从乌克兰采购粮食的情况发生了显著变化。中国海关数据显示,今年3月,中国的粮食进口锐减,其中受影响最大的就是玉米和小麦,从乌克兰进口的粮食金额,从去年的1.413亿美元,骤降至只有6万美元。
虽然这一变化未必是针对乌克兰的,可能是在中美贸易摩擦背景下,为国内市场供需平衡进行的合理调整,但也不能排除中国此举,作为对乌克兰方面某种程度上的“敲打”。
要知道,乌克兰作为“欧洲的粮仓”,经济高度依赖粮食出口。就在上个月,中乌签署了两项重要的农产品协议,开放了乌克兰豌豆输华以及野生水产品输华。
这些协议的签署,本来是互利互惠的好事,为乌克兰农产品进入中国市场打开了大门,尤其在当前的国际环境下,对于经济承压的乌克兰来说显得弥足珍贵。但中国市场开放,换来的却是泽连斯基的泼脏水,这实在是有点让人寒心。
3月6日,中国驻乌大使在基辅代表中国海关总署与乌方签署文件
多年的战争使乌克兰经济萎缩到战前的65%,国际支持的稳定性也面临挑战。美国对乌克兰的施压,要求其签署矿产协议以换取和平。
在这样的背景下,中乌签署相关议定书传递出,中国愿意在经贸方面继续支持乌克兰的信号。这对于乌克兰来说,是摆脱与欧盟贸易纠纷、获得市场多样性和定价主动权的良机。
这也标志着,两国经贸关系的逐步恢复,对战后乌克兰的基础设施建设,和经济复苏而言,中国企业将有众多机会参与其中。然而,中国的善意回应没有得到乌克兰相应的积极反馈。
不管怎么说,中国始终在传递这样的信号:愿意推动中乌双方的合作,特别是在粮食贸易上,为乌克兰提供一个更加开放的市场环境。
但是,泽连斯基这番操作恐怕不妥,他还得认真考虑下,眼下山河破碎、内外交困的乌克兰,如何对待一个愿意伸出援手的大国。最终,若要重建经济、恢复增长,乌克兰还得想清楚,谁才是真正的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