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朗战美国,伊朗会揪着美国往死里打?

崔崔不是催 2025-04-21 10:22:22

在世界杯赛场上,伊朗与美国狭路相逢,上演了一场宿敌对决。作为美国的重点打击目标,伊朗对其怀有深深的敌意。而在伊朗的眼中,美国与以色列并列为最憎恨的两个国家。这场比赛不仅是体育竞技,更折射出两国间长期积累的矛盾与对立。

中东地区已确认的石油储备总量接近8700亿桶,按照每7桶相当于一吨的标准计算。其中,沙特阿拉伯的储量最为丰富,超过2670亿桶,而其主要竞争对手伊朗的储量也达到了2086亿桶。在天然气方面,伊朗的已探明储量高达34万亿立方米,位列全球第二。有美国学者强调,石油和天然气是推动工业化进程的关键能源,而中东作为能源的核心区域,美国若想在全球范围内施加影响力,就必须掌控这一地区。

美国在中东地区通过军事手段牢牢掌控了沙特、卡塔尔、巴林、阿曼和科威特等主要石油生产国。伊拉克曾试图挑战美国的权威,但萨达姆政权已被美国彻底清除。然而,伊朗却始终拒绝屈服于美国的控制,坚持追求独立自主的大国地位,这一立场令美国无法容忍。

1979年之前,伊朗与美国在中东地区关系紧密,是美国的重要盟友。这一时期,伊朗由巴列维王朝统治。1925年,礼萨汗创立了巴列维王朝,并在1935年将国名从波斯改为伊朗。巴列维自幼接受西方教育,对美国文化有深厚的好感。1941年,巴列维继承王位后,不仅允许美军进驻伊朗,还在二战结束后成功驱逐了苏联驻军。

图-巴列维和他的妻子

美国对巴列维的影响至关重要,1951年他被首相摩萨台关押,但两年后在美国的帮助下重新掌权。美国并非无偿援助,巴列维自然要回报,因此他开放了伊朗市场,让外国石油公司大举进入。巴列维的亲美政策,加上国内财富高度集中,引发了伊朗中下层民众的强烈不满。在霍梅尼的带领下,1979年伊朗人民推翻了巴列维政权,美国在伊朗的巨额投资也随之化为乌有。

伊朗地处中东东侧,北部与里海相邻,这是全球最大的湖泊,靠近俄罗斯的高加索地带。它的东北方是中亚五国,这一区域深入俄罗斯的中西部腹地。向东则是阿富汗,对俄罗斯而言,这是通往印度洋的关键通道。苏联曾试图通过控制阿富汗来接近印度洋,而美国则以反恐为由介入阿富汗,其中也包含削弱伊朗的战略意图。

伊朗的东南方向与巴基斯坦接壤,那里有个重要港口——瓜德尔。对中国来说,马六甲海峡是个潜在的战略瓶颈,因为我国与欧洲、非洲及中东的海运主要依赖这条通道,而美国和印度都有能力在这里制造麻烦。瓜德尔作为巴基斯坦的港口,为中国提供了一条绕过马六甲海峡的替代路线,减少了相关风险。如果美国控制了伊朗,不仅能对俄罗斯形成北方压力,还能对中国构成东部威胁,同时进一步巩固与沙特等阿拉伯国家的关系。目前,中东的几个主要石油生产国对美国的态度复杂,既依赖又警惕,这种局面部分源于伊朗尚未被美国完全掌控。

这张图片展示的是伊朗人的日常生活场景。画面中,人们穿着传统服饰,正在市场里忙碌地交易。妇女们裹着头巾,男人们则戴着帽子,彼此之间交流着商品的价格。背景中的建筑风格独特,带有明显的波斯文化特色。街道两旁摆满了各种摊位,售卖着当地的手工艺品和食品。整个画面充满了浓厚的异域风情,让人仿佛置身于伊朗的某个小镇。

面对美国的强大压力,伊朗与美国之间的矛盾早已根深蒂固。1998年世界杯小组赛中,伊朗全队上下情绪高涨,迫切希望通过比赛向美国“讨回公道”。这种场景让人不禁联想到1986年世界杯八分之一决赛,当时阿根廷对阵英格兰,马拉多纳曾表示要为马岛战争的失利向英国人复仇。最终,阿根廷凭借马拉多纳的“上帝之手”和“世界杯历史上最精彩的进球”击败了英格兰,全国陷入狂欢。同样的情节也在伊朗上演,当他们在世界杯中以2:1战胜美国后,整个国家沸腾了,人们载歌载舞,彻夜庆祝。

在本届卡塔尔世界杯上,美国和伊朗再次被分在同一小组。有观点认为,伊朗在对阵美国时不会手下留情,而是全力以赴,拼尽全力与对手较量,毫不退让。

0 阅读: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