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是西方阵营的“大脑”,西方国家的一举一动都与美国保持高度的一致性。俄乌冲突期间,在美国的领导下,欧洲国家不顾损失盲目跟风,导致其内部乱想滋生,其中最为致命的问题当属能源危机。
众所周知,欧洲地缘狭小,自然资源匮乏。因此,其内部大量能源都依赖进口,在天时地利的前提下,欧洲与俄罗斯的能源合作紧密相连。战争打响后,欧洲国家不得不针对俄能源打击。然而令所有人意想不到的是,俄罗斯尚未倒下,欧洲先撑不住了。俄释放强烈信号,立陶宛立马放低姿态:不想制裁俄罗斯了。
能源价格走高
为进一步削弱俄综合实力,美欧国家将魔爪伸向俄经济支柱性产业“能源”。三月份,美总统拜登意气风发,他颁布总统令,要求全面禁止俄能源。很快,欧洲国家纷纷效仿,在力所能及的程度上紧跟美国。日前,德联邦财政副部长库基斯表示,德国预计在八月停止对俄煤炭进口,预计在今年年底禁止俄石油。他强调,德国正在构建新型液化天然气进口终端,以填补缺口。
面对美西方的步步紧逼,俄罗斯强势回应。据报道,俄天然气工业股份有限公司宣称,西方制裁造成俄天然气出口量持续下跌,因此,今年冬天欧洲的天然气价格大概率上涨六成,从原本的2500美元每千立方米,达到4000美元每千立方米。
俄天然气价格走高是必然趋势,解决问题才是当务之急。专家人士分析指出,俄天然气价格上涨对于欧洲发达国家而言影响不大,但对于欧洲边缘化国家来说却是致命性的。在即将来临的冬季,欧洲的对俄政策决定欧洲民众的生活质量。
立陶宛放低姿态
值得一提的是,正当欧洲人为能源价格上涨发愁之际,立陶宛发出罕见消息。据报道,在接受采访时,立外长兰茨贝尔直言道,在我看来,欧盟对俄制裁的兴趣接近枯竭。许多欧洲国家开始担忧起即将到来的冬季,能源价格备受关注。不过我认为,事情不会像想象中的那样糟糕。他强调,当欧洲有能力处理能源及其相关事务的时候,我们就能考虑新一轮对俄制裁。当被问道俄飞地加里宁格勒问题时,兰茨贝尔表示,立方希望布鲁塞尔坚定立场。
据悉,受制裁反噬,欧洲内部面临着能源紧缺、通货膨胀、货币外流等多重风险。在这样的前提下,欧洲民众疲惫不堪,欧洲政府苦不堪言,他们已经不愿制裁俄罗斯,不愿干“伤敌一千,自损八百”的行为。
部分信息参考来源:环球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