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很多股民朋友都在讨论:港股上蹿下跳像坐过山车,A股却慢慢往上爬,成交量也没明显缩水,看起来马上要突破的样子。难道之前的判断错了吗?今天咱们就掰开了揉碎了聊聊这事儿。

咱们先打个比方:菜市场里有个卖西瓜的摊位,突然围了特别多人抢购。从远处看以为整个菜市场都火爆,走近了才发现只有西瓜摊热闹,其他蔬菜、肉类摊位根本没人光顾。现在的股市就像这个菜市场,看着指数要突破,实际上只有两类"摊位"在表演:
1. 港股和科技股:就像那个西瓜摊,前几个月被大家疯狂追捧。腾讯、美团这些科技巨头股价窜得老高,恒生指数也跟着蹦跶
2. 其他板块:好比冷清的蔬菜摊位,金融股、消费股、制造业股票根本没人搭理,股价还在原地踏步
这就好比全班的平均分看着涨了,其实是班上前三名的学霸又考了满分,其他同学成绩压根没动。现在问题是:学霸已经考到95分了,还能不能冲到100分?这可比从60分提到80分难多了!
二、突破的"真假美猴王"现在大家最关心的就是:大盘到底能不能真突破?咱们得学会辨别两种不同情况:
情况1:假突破(大概率事件)
就像吹气球,已经吹到快爆了还继续吹。如果出现以下特征要警惕:
- 每天涨的都是老面孔(还是那些科技股)
- 成交量突然暴增(像菜市场突然涌入一群大妈,但只围着西瓜摊)
- 政策面没有新利好(没有新的肥料浇灌)
这时候就算指数冲过3418点,也像用竹竿撑起来的帐篷,随时可能塌下来。好比2015年那波牛市末尾,指数创新高但个股早就开始跌了。
情况2:真突破(需要天时地利)
就像春天播种后迎来及时雨,必须满足:
- 出现新热点板块接力(比如突然基建股、消费股集体启动)
- 成交量温和放大(每天多个摊位都有人光顾)
- 有利好政策配合(降息、减税等实际动作)
这种情况就像2019年初的行情,5G、芯片、券商轮番上涨,各个板块都有机会。但按现在的情况看,政策面没有重大变化,资金量也不够支撑全面行情。
三、散户生存指南:两条腿走路既然判断不准方向,咱们就学学螃蟹——横着走也能前进。这里教大家两套应对方案:
方案A:如果突破3418点(举红旗)
别急着追热门股,要像精明的采购员:
1. 找"打折区":去翻翻这段时间没怎么涨的板块
- 比如最近跌惨的医疗股(平均打了7折)
- 受疫情压制的旅游股(就像积压的冬装等换季)
2. 找"次新品":在科技股里挑还没暴涨的
- 比如某些做工业软件的(不像直播、游戏那么扎眼)
- 专精特新的小巨人企业(市值100-300亿的潜力股)
记住这时候就像逛奥特莱斯,要买性价比高的,别去抢奢侈品专柜。
方案B:如果跌破20日均线(挂绿旗)
这就好比天气预警,可能要下雨了:
1. 先收衣服:减仓前期涨得多的股票
2. 准备雨伞:留出30%现金
3. 等雨停了抄底:重点盯着调整到位的科技龙头
- 比如某些云计算巨头的股价回到年初水平
- 新能源车产业链里被错杀的电池材料企业
这时候就像台风天后的海鲜市场,刚开市时往往能捡到便宜好货。
四、实战操作手册盯盘重点1:3418点怎么判断?
别傻盯着一个数字,要像老司机看路况:
- 连续3天收盘站稳才算真突破(就像车开上高架不能倒溜)
- 突破时要有至少1.2万亿成交量(得是真金白银堆上去的)
- 必须配合其他指数(创业板也得跟着动)
盯盘重点2:20日均线玄机
这条线就像股价的"生命线":
- 每天都会上移(今天可能是3350,明天变成3355)
- 跌破后观察3天能否收回(就像手机掉水里赶紧捞起来)
- 结合MACD指标看(白线下穿黄线要警惕)
举个实例:假设某天大盘跌到3340,但20日均线在3350:
- 如果第二天拉回到3360,虚惊一场
- 如果连续三天在3340晃悠,可能要准备撤退
五、常见问题解答Q:为什么特别关注科技股?
A:这就好比关注班级里的优等生,他们成绩波动直接影响班级平均分。但优等生也有体力极限,不可能永远考满分。
Q:普通散户怎么查20日均线?
A:各炒股软件都有,手机APP上点开K线图,添加"MA20"指标就行,跟看天气预报一样简单。
Q:现在空仓等方向明确行不行?
A:就像等台风来了再修屋顶,可能错过修补时机。建议保持3-5成底仓,进可攻退可守。
股市里最值钱的不是代码,而是清醒的头脑。记住三条铁律:
1. 别把震荡当趋势(像在船上别把摇晃当航行)
2. 资金管理大于选股(就像做饭,火候比食材更重要)
3. 市场永远有机会(错过这班车就等下一趟,别追着跑)
最后送大家一句口诀:"突破未必真突破,跌破未必真跌破,控制仓位留后路,趋势明朗再下注"。咱们散户就像草原上的羚羊,既要低头吃草,也要时刻竖着耳朵听动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