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丐说历史(东汉)152——论功行赏宦官再起,后宫佳丽三千怎够

不会数学和历史 2025-04-19 09:02:36



书接上文。

在梁猛女和宦官的帮助下,汉桓帝刘志终于扳倒了大将军梁冀,清理了朝廷内的梁氏势力。

接下来要干的事就没有意外了吧——论功行赏。

作为首功的梁猛女自然被封为了皇后。

当然了,梁猛女的家里人各个有赏,其死去的生父邓香被追封为车骑将军、安阳侯,其母亲宣氏由长安君改封昆阳君,其侄子邓康被封为沘阳君,其他邓氏人皆有封赏,俨然一个新的外戚集团又要形成了。

这里插讲一件历史趣事,关于梁猛女的姓。

公元159年,因为汉桓帝刘志实在太厌恶“梁”这个姓氏了,于是把梁猛女改姓了“薄”。

到公元161年,有大臣上书称,为什么把皇后改姓“薄”,就算不想让皇后姓“梁”,也该让皇后姓“邓”呀,因为皇后本来就姓“邓”不是吗?

于是,汉桓帝刘志又下诏把皇后的姓改成了“邓”。

一朝皇后,来回改姓,简直就是历史笑话,可见当时的皇帝多不着调,这样的皇帝怎能治理好天下?

除了梁猛女之外,出力最大的当属单超、徐璜、具瑗、左悺、唐衡五位宦官了,因此他们也各个封官进爵。

单超被封为新丰侯,食邑2万户;

徐璜被封为武原侯,食邑1万户;

具瑗被封为东武阳侯,食邑1万户;

左悺被封为上蔡侯,食邑1万户;

唐衡被封为汝阳侯,食邑1万户。

这五人,当时被称为“五侯”。

不久后,在五侯的推荐下,中常侍侯览被封为高乡侯,小黄门刘普、赵忠也被封为乡侯,宦官势力全面崛起。

大臣方面,尚书令尹勋等7人被封为亭侯,大司农黄琼被封为太尉,光禄大夫祝恬被封为司徒,大鸿胪盛允被封为司空。

这些官员,大都还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主。

好在其中的太尉黄琼是个干实事的好官,一上任就巡查各州郡,查捕诛杀了一大批贪官污吏,使得汉王朝的政治略微清明了一些。

重要的官职都安排好人了,可是点算下来,发现朝廷半数以上的其余官职是空缺的,都在诛杀梁氏党羽时被处置了。

汉桓帝刘志于是下诏,全国征官。

搞笑的是,在全国征官的同时,汉桓帝刘志还同时征美女充实后宫。

两道征召诏书一下发全国,大量的男男女女涌入京城,很快空缺的官位就被填满了,而汉桓帝刘志的后宫也瞬间达到了4万人之数。

列位,一个皇帝的后宫有4万人是什么概念,一人亲一口一天也亲不完吧,他还有时间处理朝政?这样的皇帝能是好皇帝?能治理好天下?

虽然朝堂空缺全都填满了,但是依旧全是趋炎附势的、没有本事的人物,质量堪忧。

尚书令陈蕃觉得这样下去不行,于是给汉桓帝刘志推荐了几位当世名士(豫章郡的徐徲、彭城郡的姜肱、汝南郡的袁闳、京兆的韦著、颍川郡的李昙),希望汉桓帝刘志请他们入朝为官。

汉桓帝刘志派人带着重礼去请,可是这些人没有一个接受征召的。

尚书令陈蕃又给汉桓帝刘志推荐了安阳名士魏桓。

汉桓帝刘志派人去请,魏桓说,皇帝后宫那么多美女,可以减少吗?皇帝的马厩中那么多良马,可以减少吗?皇帝身边那么多权力超标的权贵,可以去除吗?

去请的人回去汇报给汉桓帝刘志。

汉桓帝刘志一咬牙,把后宫500人放出了宫,把马厩中500匹马放归了民间,让人告知魏桓,看自己多有诚意。

列位,40000后宫中放走500个末位淘汰的,50000匹马中放走500匹末位淘汰的,这叫做诚意吗?

魏桓冷笑着说,如果我真的应招了,恐怕是活着去死着回来吧,对于你们有什么好处呢?对于我自己又图什么呢?

最终,魏桓没有应招,继续隐居不出。

皇帝流连后宫,朝中无扛鼎之臣,汉王朝将何去何从?

我们下集接着说。



0 阅读: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