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突然对华服软?关税大棒挥不动了!

乐锦看世界 2025-04-18 18:14:48

中美贸易战持续多年,关税问题一直是两国博弈的核心。然而,近期美国总统特朗普的态度似乎出现微妙变化。面对中方的强硬反制,这位以“关税大棒”著称的总统,竟罕见松口,暗示可能降低对华关税。这一转变背后,究竟是经济压力使然,还是政治策略调整?

特朗普改口:关税可能“不升反降”

4月17日,特朗普在白宫椭圆形办公室会见记者时,一改往日强硬姿态,罕见地表达了降低对华关税的可能性。

“在某个时候,我不想让关税再提高了。”他语气平缓地说道,“因为到了一定程度,人们就不会购买商品了。”

这番话与他过去几年“加税不停歇”的风格形成鲜明对比。他甚至进一步暗示:“我可能不想让关税再提高,甚至可能不想达到现有水平。我可能想降低关税,因为……你希望人们购买商品。”

这番表态迅速引发外界猜测。彭博社等媒体分析认为,特朗普的软化态度可能源于美国国内的经济压力。高关税导致进口商品价格上涨,消费者和企业成本激增,而中方的反制措施也让美国农业、制造业等多个行业遭受重创。

一边放软话,一边继续施压

尽管特朗普释放了缓和信号,但他的对华政策并未真正转向。就在同一天,美媒曝出消息称,特朗普政府正试图通过关税手段,胁迫其他国家配合其遏制中国的战略。

据知情人士透露,美国正考虑要求那些寻求关税减免的国家采取行动,限制与中国的贸易往来,以防止中国企业“绕道”出口。更激进的是,美方甚至计划推动“二级关税”政策,即要求盟友对与中国关系密切的第三国商品加征额外关税。

这一策略显然是想拉拢盟友共同围堵中国,但效果存疑。2008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保罗·克鲁格曼直言,特朗普的反复无常已让美国丧失国际信誉。

“他撕毁了所有现存的贸易协定,每隔几天就对自己的关税政策做出疯狂修改。”克鲁格曼讽刺道,“现在谁还会相信美国会遵守协议?”

关税数字游戏:从125%到245%的荒唐闹剧

更令人啼笑皆非的是,白宫近期在关税税率上的表述混乱不堪。

4月初,美国政府声称对华关税税率已提高至125%,但次日又改口称实际税率高达145%。短短几天后,白宫再度“加码”,宣称由于中国的反制措施,部分中国商品面临的关税甚至可能飙升至245%。

这种随意更改数字的做法,连美国媒体都看不下去。彭博社直接批评称,特朗普政府的关税政策“毫无逻辑”,更像是一场“数字游戏”。

对此,中国商务部回应得干脆利落:“中方不予理会。”发言人强调,如果美方执意升级贸易摩擦,中方必将坚决反制,奉陪到底。

美国经济承压:股市暴跌、美债动荡

特朗普的关税政策不仅未能压制中国,反而让美国经济陷入更深的困境。

美联储主席鲍威尔近日罕见发声,警告特朗普的关税政策可能引发通胀风险,并拖累经济增长。他的话音刚落,美国股市应声大跌。4月16日,道琼斯指数暴跌近700点,标普500和纳斯达克指数跌幅均超过2%,科技股更是遭遇重创。

与此同时,美债市场剧烈波动,10年期国债收益率出现20年来最大涨幅。欧洲保险和职业养老金管理局主席佩特拉·希尔凯玛直言,美债的剧烈波动正在动摇其作为全球避险资产的地位。

美国企业苦不堪言 中国市场被盟友瓜分

高关税的代价最终由美国企业和消费者承担。由于成本激增,许多美国企业不得不削减对华出口,而这一空缺正迅速被其他国家填补。

澳大利亚媒体披露,在美国牛肉对华出口几乎停滞的情况下,澳大利亚牛肉对华销量暴涨40%,仅2月和3月的出口量就突破2万吨。

能源领域同样如此。彭博社数据显示,中国已大幅削减约90%的美国石油进口,转而向加拿大、俄罗斯等国加大采购。加拿大原油对华出口量甚至创下历史新高。

这些变化清晰表明,特朗普的关税政策并未削弱中国,反而让美国企业失去了宝贵的市场份额。

结语

特朗普的关税政策正陷入进退两难的境地。一边是国内经济压力与市场动荡,另一边是遏制中国的战略野心。如今,他的态度虽有所松动,但整体对华政策仍未脱离强硬轨道。

这场贸易战,究竟会以怎样的方式收场?是继续升级,还是走向缓和?答案或许取决于美国能否认清现实——单边施压无法让中国屈服,而盲目加税,最终受伤的只会是美国自己。

0 阅读:4

乐锦看世界

简介:简单看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