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接上文。
在被关入大牢的窦宪党羽中,有一个特殊的人物,他就是班固。
看过前文的都知道,班固是窦宪的铁杆之一,多年来为窦宪出谋划策,几乎参与了窦宪所做的所有的事,窦宪封狼居胥时,帮助窦宪书写碑文的就是班固。
这次汉和帝刘肇清理窦宪党羽,按照标准,班固是必死的。
但是,班固却成为了极少数被关进大牢而未格杀勿论之人。
原因是什么?
一直众说纷纭。
说说我认为比较靠谱的。
第一种说法,就是班固肩负的汉王朝的重要工作还未完成,而这个工作,就是《汉书》的编纂;
第二种说法,是因为其弟弟班超。前面我们大篇幅的介绍过班超在西域的功绩,无论是从班超功绩足以为哥哥班固减刑,还是害怕班超带领西域反汉两个角度来说,汉和帝刘肇不敢杀班固。
班固入狱之后,其妹妹班昭赶紧给远在西域的哥哥班超送了一封加急信,让班超想办法救哥哥班固。
不知是什么原因,也许是老天开玩笑,这封加急信到公元94年夏秋交接之时才送到西域的班超手中,这就是我们前面说过的,班超等不了了,必须发动西域最后一战的原因,班超是想再立功勋以保哥哥班固的性命。

但是,班固的性命没有能够等到那个时候。
班固在作为窦宪党羽之时,其子嗣多不遵法度,就连其家奴都狐假虎威,欺压洛阳官员,洛阳令种兢就常年被班固的家奴讹诈欺辱。
这次班固被下狱而未死,洛阳令种兢恨得牙痒痒,立刻联合洛阳被班固子嗣及其家奴欺凌的官员,联名上书要求对班固斩立决。
汉和帝刘肇并没有这样做,但是把洛阳官员给予的压力转达到了大牢之中的班固那里。
在重压下,班固病了。
公元92年末,班固病逝于狱中,享年62岁。
联名上书要求对班固斩立决的那批官吏,多为庸吏,汉和帝刘肇借着班固的死,谴责这批官吏,并将他们全部罢了官。
至班固病逝,班固的历史重任《汉书》还有8表及附录《天文志》尚未完成。
班固的妹妹班昭为了保存班氏,主动承接了继续整理编撰《汉书》的重任,汉和帝刘肇为了防止班昭在剩下的书籍编纂中乱说话,指派了班昭的同乡马续与其一起进行后续任务,主要是审核班昭的文稿是否夹带私货。

在班昭和马续的努力下,《汉书》这部中国史学的第一部断代史巨著终于在汉和帝刘肇在位期间完成了。
公元100年,已经在西域待了29年的68岁的班超给汉和帝刘肇写了一封信,请求落叶归根。
这封上书送出去两年时间了,杳无音讯。
是路上送丢了吗?
并不是。
班超在送信给汉和帝刘肇的同时,还同人同送了一封信给自己的妹妹班昭,班昭收到了哥哥的来信,那么汉和帝刘肇一定也收到了班超的上书。
两年了,汉和帝刘肇还没有下诏让班超归家,班昭想到已经70岁高龄的哥哥,泪如雨下,立刻写了一封文采飞扬、情理兼具、感人泪下的上书给汉和帝刘肇,再次请求让自己的哥哥落叶归根。
这一次,汉和帝刘肇终于点头了,下诏让戊校尉任尚接替班超任西域都护,班超可以回家了。
公元102年8月,71岁高龄的班超终于回到了阔别30余年的洛阳。
班超刚刚跨入洛阳城门,最后的心愿终于得偿,最后的一口气终究顶不住了,就此病倒了。

汉和帝刘肇派了朝中最好的医生轮流为班超诊病,但是均已医石无灵,这不是病,而是身体与心灵的双重衰败。
半个月后,西域之神、东汉王朝最大的传奇人物班超与世长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