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3日,一则令人悲痛的消息从甘肃兰州传出,位于兰州市红古区窑街镇的金河煤矿突发二氧化碳突出事故,截至目前,已造成2人遇难,3人受伤,受伤人员正在全力抢救中。这起事故犹如一记重锤,不仅让遇难者家庭陷入巨大悲痛,也引起了社会各界对煤矿安全生产的高度关注。

金河煤矿隶属窑街煤电集团有限公司,作为煤(岩)与二氧化碳突出矿井,本身就存在着较高的安全风险。事发当时,井下工作人员正在掘进工作面进行爆破准备,然而,毫无征兆的二氧化碳从岩层裂隙中喷涌而出,强大的气浪裹挟着3米厚的煤渣,瞬间将巷道内的5名矿工掩埋,现场情况万分危急。
事故发生后,相关部门迅速响应,第一时间启动应急预案。矿山救护队等专业救援力量火速奔赴现场,争分夺秒地展开救援行动。由于巷道被堵塞,重型机械无法进入,救援人员只能凭借铁锹和双手,艰难地清理通道,一寸一寸地向被困人员靠近,每一秒都承载着生命的希望 。与此同时,兰州市第五医院急诊科也迅速做好准备,全力救治受伤矿工。据急诊科主任透露,伤者均出现意识模糊、黏膜水肿等二氧化碳中毒症状,其中1人因肺部严重受损,生命体征极不稳定,仍未脱离生命危险,医护人员正在全力以赴进行抢救。

此次事故并非金河煤矿首次发生安全事故,窑街煤电集团近年来安全事故频发。2022年的顶板事故致1人死亡,调查报告指出存在“现场管理松懈”“培训造假”等问题;2023年的支架回撤事故又夺走1条生命,暴露出“违章作业”“监管缺位”等隐患。这次事故中,该矿本应严格执行“双四位一体”防突措施,但现场却被曝出通风系统未及时升级、“瓦斯抽采不达标”等隐患。
截至14日中午,救援队已将井下通风量提升至常规3倍,然而应急专家警告,岩层压力仍未稳定,二次突出风险犹存。更令人揪心的是,遇难矿工的遗体仍被埋在5米深的煤渣下,救援人员正冒着危险实施人工挖掘,现场气氛沉重而紧张。
事故发生后,窑街煤电集团宣布全集团井下作业暂停,并成立专项调查组,对此次事故展开彻查,力求查明事故真相,追究相关责任。甘肃省应急管理厅也连夜下发通知,要求全省煤与二氧化碳突出矿井立即执行“一炮六确认”闭合管理,严禁违规开采高风险区域,以避免类似悲剧再次发生。

这起事故给遇难者家庭带来了无法弥补的伤痛,也再次为整个煤炭行业的安全生产敲响了警钟。安全生产是企业发展的基石,任何时候都不能有丝毫懈怠。相关企业必须深刻反思,切实加强安全管理,加大安全投入,严格落实各项安全措施,强化员工安全培训,提升全员安全意识,坚决杜绝违章作业和违规操作。监管部门更要切实履行职责,加强对煤矿企业的日常监管和隐患排查,加大执法力度,对违法违规行为零容忍,发现一起,查处一起,绝不姑息。只有企业和监管部门共同努力,形成合力,才能有效防范和遏制煤矿安全事故的发生,保障矿工的生命安全,维护社会的和谐稳定。 我们期待事故调查结果早日公布,也希望以此为契机,推动整个煤炭行业安全生产水平的提升,让每一位矿工都能平安地下井,平安地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