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浙江闯出一个机器人龙头,全国第一!

冰彤解读官 2025-04-12 10:00:38

发展,迅猛!

2015年到2024年,国内新能源汽车销量从33万辆快速增长至1287万辆,年复合增长率超过50%,无疑是一个高成长赛道。

当下,随着AI技术快速迭代,人形机器人、低空经济和AI眼镜等领域蓬勃发展,或许会诞生下一个类似新能源汽车这样具有巨大影响力的行业。

其中,人形机器人最有望复制新能源汽车的成长路径。

主要有两个原因:

一方面,产业链逐渐成熟。

硬件端,电机、减速器、传感器等领域技术逐渐成熟,量产成本将逐渐下降。目前,谐波减速器单价为1500元,大规模量产后,预计其单价有望下降到600元。

随着汇川技术、双环传动、奥比中光等企业打破海外垄断,关键零部件国产化进程也在加快。

软件端,DeepSeek极大增强了AI的端侧推理能力,并推动机器人语言理解、自主决策等关键能力的提升。此外,英伟达发布了世界基础模型“NVIDIA Cosmos”,可用于人形机器人的训练。

另一方面,市场规模足够大。

预计2025到2030年,全球人形机器人出货量将从3万台迅猛增长到60万台,市场规模从30亿元飙升至5700亿元。

总的来说,新能源汽车和人形机器人赛道都展现出较高的成长性。

那么,国内是否有一家公司,同时受益于这两个赛道呢?

循此逻辑,我们找到了双环传动。

双环传动总部位于浙江省,公司主营业务是齿轮,在新能源汽车上有着广泛应用。同时,公司将触角延伸到人形机器人领域,从事RV减速器的研发和生产。

2020年,双环传动成立子公司环动科技,专注于高精密减速器业务,产品包括谐波减速器、RV减速器等,最大负载能够达到1000kg。

当然,双环传动的竞争优势也很明显。

第一,市场份额领先。

在国内RV减速器市场中,2018到2022年双环传动的市场份额从7%提升到14%,打破了海外垄断,从纳博特斯克、住友等海外巨头口中撕下了一块肉。

并且,在国产厂商中,双环传动拿下了市占率第一的地位,远远领先于中大力德(4%)、南通振康(3%)等竞争对手。

第二,盈利能力快速提升。

近年来,通过持续推进降本增效,双环传动的毛利率实现了持续增长。2020到2024年前三季度,公司毛利率从17.37%提升至23.18%。

不仅自身的盈利能力在提高,横向对比来看,双环传动2024年前三季度的毛利率水平超过了拓普集团(21.17%)、银轮股份(20.07%)等汽配公司。

净利率的提高更加显著,2020到2024年前三季度,双环传动净利率从2.2%提升至11.37%。

这离不开公司出色的费用管控能力,在此期间内,双环传动期间费用率从14.71%下降到9.82%,强力推动了净利率提升。

与此同时,公司业绩也保持了较高的成长性。

2020到2023年,双环传动营收从36.64亿增长到80.74亿,年复合增长率为30.13%;净利润从0.51亿增长到8.16亿,年复合增长率达到惊人的151.98%。

不仅如此,公司在2024年有望继续保持较高的业绩增速。根据业绩预告,双环传动预计2024年最高实现净利润10.36亿,同比增速可达26.9%。

那么,双环传动未来还能保持业绩的高增长吗?

大概率可以。

公司有三个核心的增长逻辑。

1.减速器国产替代加速。

在机器换人的趋势下,我国工业机器人有望迎来快速发展。

预计2021到2025年,国内工业机器人市场规模将从504亿元增长到900亿元,年复合增长率为15.6%。

从工业机器人构成看,减速器是价格量最大的零部件,占比约为35%。

目前,全球工业机器人用的精密减速器基本为日本所垄断。与之相比,国内公司的减速器性价比较高,有望加速国产化进程。

在国产替代的浪潮中,凭借产品、技术等优势,双环传动有望迎来业绩增长。

2.乘用车齿轮业务迅猛增长。

主机厂为在新能源汽车赛道抢占先机,将大量研发资源聚焦于电驱动、电池、智能座舱等核心技术。

这使得,汽车内外饰、门板、齿轮等汽车零部件,外包趋势愈发明显,为专业齿轮制造商双环传动等企业腾出广阔市场空间。

双环传动凭借产品等优势,顺势切入新能源汽车齿轮供应链,与丰田、大众、比亚迪等车企建立了稳定的合作关系,有望充分受益于这一行业增长红利。

2020到2023年,公司乘用车齿轮业务营收从15.53亿元快速增长到42.23亿元,未来有望进一步增长。

3.商用车自动变速器快速渗透。

相比手动变速器,AMT自动变速器更加灵活、舒适,已在发达国家商用车市场得到广泛应用。目前,欧洲商用车AMT渗透率约90%,而国内AMT进程相对较慢。

参考欧洲AMT的发展历程,预计2022到2030年国内AMT渗透率将从7%迅速攀升至75%。

由于AMT对齿轮的结构和齿面精度要求更高,随着其在商用车领域的渗透率提高,将带动商用车齿轮行业的发展。

在这一领域,公司能够批量生产5-6级精度的各类齿轮,并且精准绑定采埃孚等核心大客户,有望受益于这一进程。

根据数据,预计公司产品平均销售价格(ASP)有望从2000元跃升至4000元,实现量价齐升。

最后,总结一下。

双环传动,同时占据新能源汽车和人形机器人两大赛道,具有市场份额等优势,且业绩高成长性凸显。随着人形机器人加速量产,公司还有不少成长空间。

2 阅读:2385

冰彤解读官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