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微企业所得税税率5%,可能你正在踩“坑”……

合规小课堂 2025-04-19 10:06:45

天不怕,地不怕,就怕税务来电话。赶紧看看你家税收优惠还用对了,有没有踩坑?

小型微利企业,企业所得税实际税负为5%,这个优惠关注过的都知道,为了显得专业,得说说政策原文:“对小型微利企业减按25%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按20%的税率缴纳企业所得税政策,延续执行至2027年12月31日。小型微利企业是指从事国家非限制和禁止行业,且同时符合年度应纳税所得额不超过 300 万元、从业人数不超过 300 人、资产总额不超过 5000 万元等三个条件的企业。”从原文提炼,总结如下:

一个硬条件

从事国家非限制和禁止行业

三个软条件

①从业人数≤300人

②资产总额≤5000万

③年度应纳税所得额≤300万元

应纳税所得额25%×税率20%=小微所得税税率5%,政策延续到2027年12月31日(很多税收政策都是延续到这个日子哦)

如果是触碰了硬条件,不存在税收优惠,结束(Game over)。

那么针对软条件,接下来我们展开说说,结合中小企业的财税日常操控(有意或是无意),可能被忽略的风险问题(理实交融嘛):

一、从业人数≤300人

这个计算方式简单写一下,也不解释了,只要财务正确填写申报表后,税务系统自动判断的。

需要注意的问题:从业人数,包括与企业建立劳动关系的职工人数和企业接受的劳务派遣用工人数。除了“劳务派遣”也算用工单位的人数,还有一个就是分公司的人数是合并到总公司的人数。

二、资产总额≤5000万

计算公式和上述从业人数逻辑一致,“资产总额”,需要注意喽,是指企业的总资产,不是净资产(总资产-负债)。

比较常见的问题:重分类资产负债科目,造成科目相抵后,总资产会“控制”在5000万以下。(下图是税务预警以及处罚信息,来自网络)

三、年度应纳税所得额(它)≤300万元

它是什么玩意?这个嘛,年度应纳税所得额,通俗点说,它是“税法利润”。

那么那么和日常企业说的“会计利润”有什么不同,又有什么关系呢?简单说:税法利润=会计利润±差异(纳税调整,税法与会计口径不同造成的差异,原因很多,有点专业不解释了)

重点来了,既然都是“利润”,那么这个可“操作”空间有点多,那么存在的问题也多,针对小型微利企业,这里提醒几个问题点(对照一下,可能你的公司有类似的情况,也帮你避避坑):

1、少计税收收入。一般比较常见的的有两个,视同销售收入和未按权责发生制原则确认收入。

①视同销售收入

各位老板,先看一下这句话:“将货物、财产用于市场推广、广告、样品、集资、销售等(交际应酬、职工奖励或福利),会计处理不确认销售收入,而税收规定确认为应税收入的金额。”

转换成日常口语也就是说,如果你把货物或者财产(注意哦),不是卖出去的,是送出去的,要区分情况视同销售哦(会计上如果没有算销售收入,税法上要算销售收入),这部分是需要加回利润里。

②推迟或者不确认收入

未按权责发生制原则确认收入,中小企业一般比较常见的是,未开票或者延迟开票收入,未及时确认收入,比如实际业务发生在24年12月,但实际收款或者开票在25年2月,这种情况一般是需要在24年12月确认收入(还存在一点其他争议,这里不唠叨了)。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确认企业所得税收入若干问题的通知》(国税函〔2008〕875号)第一条规定:“除企业所得税法及实施条例另有规定外,企业销售收入的确认,必须遵循权责发生制原则和实质重于形式原则。”

2、多计成本或费用。常见的有计提费用、业务招待费、以及与取得收入无关的支出等。

①暂计提费用

可以暂估成本也可以计提费用,这些需要基于业务“权责发生制”来暂估成本费用,还需要及时(汇算清缴前)提供发票,是因为税法的要求(合理、合规、合法)

②业务招待费

业务招待费,需要纳税调增,什么意思呢,就是公司会计账上如果有招待费10万,税法最多承认6万,如果收入1000万那税法最多承认5万,参考一下这个公式【税法认可的业务招待费金额=min(去营业额的0.5%,会计金额*60%)】,实际与税法承认差额就是税法需要调增的,这个问题可以说财税人员100%都知道,老板知道的应该也不少……

③与取得收入无关的支出

老板,有没有这样的经历,自己的会计或者代账公司的会计说所得税汇算清缴,缺发票,让搞点发票?这是因为年底12月看利润有点高,暂估一些成本,计提一些费用,调节一下利润。比如读MBA/EMBA的费用,这些与公司去的收入是否有关(细品啊)

3、折旧一次性扣除与调整

税法规定:到27年12月31日前,新购进的设备、器具,单位价值不超过500万元的,允许一次性计入当期成本费用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

这个一般是财税人员上疏忽问题,其中有两点,一个是一次性扣除的期间,一个税法允许一次性扣除后折旧调整。说一个例子:

①允许一次性扣除的期间,假设是23年需要,一定是23年11月之前购入的,注意哦,有的老板到23年12月发现利润有点高,说买辆车,这个时间已经迟了

②假设某汽车100万,按4年折旧,每年折旧25万,如果说使用了一次性扣除,23年折旧了100万,那么24年折旧-25万,需要减少25万

折旧一次性扣除的税后优惠,是一个时间性优惠,让企业的所得税先少交后面补(千万记得补)。

结语:现在的所得税申报采用“自行判别、申报享受、相关资料留存备查”,也就是说只要企业认为数据符合小微即可享受,在这里还是要特别提醒一下老板们,别把“税法利润”操控的太接近300万。

大数据严监管时代,上述的问题你真能hold住吗?常见的问题总结出来,如果你的企业正好有这样的问题,希望对你能有所帮助! 俱乐部财税法专委会:葛大军

有任何财税、股权等相关问题可在评论区讨论或问我哦!

▍ 声明:

1、推送稿件及图片均来自今税控股。版权归原作者所有。除非无法确认,我们都会标明作者及出处,如有侵权,请及时与后台联系处理,谢谢!

2、上述内容仅供大家参考和学习之用,不作为实际操作依据。

0 阅读:10

合规小课堂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