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后的家长,在教育学生的时候,秉持这样一种观念:苦了孩子也不能苦自己。这并非是一种自私,而是一种非常科学的平等教育,让学生知道,自己和家长是处在同样的出发点上。甚至是在没毕业前,就在家长身上感受到一种“你不努力,就容易被拍在沙滩上”的真理。
一些70后,80后家长也不甘落后,把00后的同学送进了大学中,家长自己也活出了新的模样,开始对网络的事情如数家珍,当然他们也迎来了自己的叛逆期。和学生唱反调,故意拖延生活费,这些都能在大学生和家长的聊天记录中体现出来。
谁来治一治叛逆的家长?大学生晒和家长聊天记录,属实是降维打击如果不是没有能力,谁家20岁的大学生,还会臊眉耷眼地和家长要生活费,大学生们享受高等知识的熏陶,在高校之中,过着让打工人羡慕的悠哉生活。虽说有期末考试这道难关摆在学期的尾声,但大学生还是照玩不误。
学生之所以这样有底气,是因为背后有家长的支持,当然,在给学生发生活费的时候,也会偶尔皮一下,比如这位家长钱也给了,表情包配的却是“答辩”,被学生善意提醒,家长就坡下驴,让儿子将就吃了。
这纯纯是亲生的,真的没有一点怀疑,也许家长很清醒,知道自己要表达什么,就等着学生来反驳自己一下。就像青春期的学生,总想做一点另类的事情,引起同学和老师的注意。
学生上大学以后,这种情况就反过来了,家长频繁在学生的世界里怒刷存在感,被学生指正之后,家长带着一种“我错了,下次还敢”的态度,让学生真想大声求助:谁来治一治我那叛逆的家长?
看看这位同学和家长的聊天记录,学生像一个有耐心的老师,而家长仿佛是一个不会写字的小学生,老师得一句一句耐心解答,可学生怎么样?非是不听呢。惹急了就来一个字“滚”,大学生要哭晕在厕所,当家长的老师,难度可不小。
这位家长和学生的沟通方式,属实是降维打击,学生要生活费,家长倒是痛快答应,然后甩出一个只有年轻人才懂得的表情包,学生好心提醒,这样的表情并不友好。
家长倒是很实在,直接说出自己的心意,还用一句“真下头”来做总结,这回轮到学生独自在风中凌乱了。家长啥时候学会的8G冲浪,好家伙,你们都在偷偷成长,就不告诉大学生是吧?
家长要是叛逆到一定的程度,学生还真没有办法,谁叫自己当初也让家长品尝过这种感受呢,家长和学生也是相互教育,双向奔赴的,我为你鞍前马后,照顾你初高中衣食起居,为了你的学习、情绪,一点都不敢大动干戈。
这回轮到学生为家长考虑了,那家长不得抓住这拿捏学生的机会?青春期里,学生对待家长忽冷忽热,有时候还厌烦,这位家长貌似是想到了学生当初的样子,直接让学生看看红色感叹号是带着多大的情绪。
不得不说,学生结束了高考,走进大学,家长没有再要照顾的对象,终于活出了自己的精彩,不过这种沟通毫无障碍,不只是简单的“吃饭了吗?学习怎么样?和同学相处好不好?”已经很令人羡慕了。
家长也是8G冲浪在线,有点学历就想制衡家长的同学,还是嫩了点姜还是老的辣,这句话说的一点都没错,大学生觉得自己接受了高等教育,比家长的学历还要高,甚至自己还要考研究生,所以家长就拿自己没办法了,当然不是这样。
思想开明,拥有大智慧的家长,敢于追赶学生的脚步,不是说在学历上提升自己,但在网络上实现同步,是家长想要看到的结果,这其中用心良苦。学生步入校园,要为了学习新知识而上一堂又一堂的课程。
要为了获得甜甜的恋爱,和各种同学接触,还会跟着老师做项目,参加比赛,大学生活丰富多彩,容易忽略家长,只有在要生活费的时候,话才多起来。所以家长自己也知道这种状况,正在提升自己,想要更靠近学生一些。
大学生还是嫩了点,觉得自己走在潮流的前沿,就和家长没有共同话题,其实家长也在成长,给彼此多一点机会,才会达到双向奔赴的效果。
今日话题:你在什么时刻会觉得家长很“叛逆”?(图片来自网络,侵权可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