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旬老太逼儿子交工资,被拒后三次告上法庭皆胜诉,结局令人唏嘘

冷霜傲菊魂 2025-01-11 19:12:26

“妈,是不是我这家散了您才满意?!”

2017年,一个男子带着哭腔,声嘶力竭地质问着他的母亲。

而他80岁母亲的却挺直了腰板,一副理所当然的样子。

她要求儿子儿媳上交全部工资,被拒后不仅到处张贴大字报宣扬儿子“不孝”,还闹到了儿媳的工作单位,甚至先后3次将子女告上法庭。

她这么做究竟是为了什么?她和儿子的矛盾愈演愈烈,最后又该如何收场?

无理取闹的余大妈

广东佛山的余大妈膝下有四个儿女,这本该是她晚年幸福的依靠。

然而,命运的齿轮却在岁月的流转中偏离了轨道。

大儿子阿明和大女儿阿丽从小被寄养在婆婆家,余大妈则亲自抚养小儿子和小女儿。

或许是长期的分离,余大妈对小儿子和小女儿格外宠溺,而对阿明和阿丽的态度却截然不同。

长大后,女儿们嫁得远,小儿子也漂泊在外,唯有阿明住得近些。

阿明结婚前,那可是邻里皆知的孝顺孩子,每月工资一分不少地全交到余大妈手上。

他的脸上总是挂着憨厚的笑,下班后还主动来余大妈这做家务。

阿明的孝顺,让余大妈在街坊邻居面前赚足了面子。可自从阿明结婚后,一切都变了。

他开始将工资交给妻子卫红管理,回家看望余大妈的次数也肉眼可见地减少。

余大妈察觉到这一变化后,心中顿时涌起一股无名火。

她要求阿明和卫红都要上缴工资,却遭到了儿子儿媳的拒绝。

这更让余大妈怒火中烧,她笃定是儿媳卫红在背后挑唆,让儿子疏远了自己。

尽管矛盾的种子已经种下,但在阿明的维系下,一家人关系还算“和谐”。

直到2014年,一场意外的发生,让这个家庭彻底走向破裂。

余大妈在锻炼时不慎扭伤腰部,卧床不起。病痛中的她,满心期盼着儿女们的关怀。

大女儿阿丽听闻消息,二话不说放下深圳的工作,千里迢迢赶回来悉心照顾母亲。

可余大妈的大儿子阿明却迟迟未出现,这让余大妈心中的不满与委屈瞬间爆棚。

等到阿明终于露面,余大妈怒目圆睁,大声质问他为何如此不孝。

阿明满脸疲惫,解释工作繁忙实在抽不开身。

阿丽见母亲怒火中烧,又心疼哥哥的无奈,刚好阿丽在深圳工作收入还不错。

于是,她便主动提出每月资助阿明3000元,让他放下工作,专心照顾母亲。

阿明犹豫再三,最终点头同意,安心守在母亲床边。

日子一天天过去,余大妈的伤势逐渐好转。

阿明看着家里的妻儿,想到未来的生活开销,便动了出去找工作的念头。

余大妈察觉到儿子的心思,顿时觉得阿明照顾得敷衍。

不仅如此,她心中还怀疑阿明在卫红的唆使下,私吞了阿丽给的钱。

因为此事,余大妈在家发了不止一次脾气。

阿明红着眼眶解释,阿丽给的钱都用来给母亲买营养品和生活用品了,有时不够自己还添了不少。

可余大妈沉浸在自己的猜忌中,根本听不进去。

愤怒如同一团熊熊烈火,在余大妈的心中肆意蔓延,将她的理智与判断力尽数吞噬。

在这怒火的驱使下,她开始了一系列疯狂而极端的“反击”。

打响“舆论战”

80岁的余大妈,佝偻着背,颤颤巍巍地穿梭在小区的每一个角落。

她的手中,紧紧攥着一叠刚写好的大字报,上面的字迹歪斜,诉说着她内心的愤怒与委屈。

虽然她步履艰难,可当她开始张贴大字报时,那动作却又格外利落。

“看啊,这就是我那个不孝顺的儿子和恶毒儿媳的真面目!”

余大妈尖锐刺耳的嗓音在小区里回荡,引得路人纷纷侧目。

她毫不避讳地在大字报中详细列举儿媳的种种“罪行”,言辞十分犀利。

小区居民们对余大妈的行为早已不耐烦。

可面对她那咄咄逼人的气势和火爆脾气,大家都不敢轻易劝阻,生怕惹火上身。

物业工作人员看不下去,上前制止,余大妈却充耳不闻,甚至变本加厉地与他们对骂起来。

眼看大字报贴满了整个小区,物业公司无奈之下,只能派人前去清理。

但是,这却彻底激怒了余大妈。

她像一只被侵犯领地的母狮,气势汹汹地冲向工作人员,追着他们骂。

更令人瞠目结舌的是,余大妈竟然将矛头对准了儿媳卫红的工作单位。

儿媳卫红是一名小学教师,非常容易受这种“舆论”影响。

可余大妈却丝毫不顾及儿子儿媳的颜面,大张旗鼓在卫红的同事面前肆意诋毁她。

似乎只有儿媳在众人面前难堪,余大妈心中的怨恨之火才能稍稍平息。

面对母亲的种种行为,阿明除了一次次地解释和道歉,别无他法。

他苦苦哀求母亲能够理解他们夫妻,可余大妈却铁了心要置儿媳于“死地”。

绝望和无助,如同潮水般将阿明淹没,他眼中的光芒就这样一点点黯淡下去。

为了不再连累妻子,阿明做出了一个痛心疾首的决定——与卫红离婚。

然而,阿明的退让非但没有平息家庭的战火,反而让余大妈变本加厉。

三次状告子女

余大妈要求阿明每月上交全部工资,阿明坚决不从,母子俩僵持不下。

再加上与卫红离婚后,阿明去看望余大妈的次数越来越少,余大妈心中愈发不是滋味。

她找来居委会,希望能劝说阿明每周至少来看她一两次。

可阿明却并不愿意,母亲的行为已经让他妻离子散。

曾经对母亲的敬爱,如今已被满心的怨恨所取代,这一次,居委会的调解效果并不理想。

余大妈始终盼不来儿子的身影,一气之下,一纸诉状将阿明告上了法庭。

法庭上气氛凝重,阿明坐在被告席,低垂着头,满心都是无奈与沧桑。

法官经过审理,判决阿明每月给600元赡养费,每周看望一次母亲。

判决下达后,阿明开始把赡养母亲当成例行公事,每月按时转账。

但他却始终不愿踏入余大妈的家门,甚至不愿意见到余大妈一面。

面对社区的调节人员,阿明直言:除非被逼上绝路,否则我绝不会去看望她!

余大妈这边和儿子的关系还没修复,那边又盯上了远在深圳的阿丽。

女儿阿丽在深圳生活优渥,自己每个月却只有600块赡养费,余大妈心中的不平衡愈发强烈。

她觉得阿丽赚得多却没有回报家里,余大妈越想越气,于是又将阿丽告上法庭。

法庭上,阿丽眼中满是委屈与不解,自己明明为家里付出不少,怎么还落得这般田地。

第二次上告,余大妈再次胜诉,法院判决阿丽每月给余大妈500元。

虽然屡屡胜诉,可余大妈却并未感到丝毫欣慰,因为她与子女之间的矛盾根本没有真正解决。

孩子们除了支付赡养费,基本没有照顾过她的生活,更不用说与她有情感上的交流。

这一现象,与她心中渴望的温暖晚年相差甚远。

望着空荡荡的屋子,余大妈心中的孤寂如潮水般涌来。

于是2017年,她一咬牙,将四个儿女都告上了法庭。

她期望着通过法律的手段,能让子女真正履行赡养义务,给予她渴望的亲情关怀。

法庭上,余大妈的的眼神在四个子女脸上一一扫过,里面有期盼,也有一丝不易察觉的担忧。

最终,余大妈又胜诉了,法院判决每位子女每月给600元。

然而,胜诉的喜悦并未在余大妈心中停留太久。

日子一天天过去,她每天守在门口,等待儿女上门,可等来的却只有银行短信通知。

那“叮咚”一声,在寂静的屋子里显得格外刺耳。

窗外人来人往,可是自己等的人却始终没有出现,余大妈的心中五味杂陈。

深夜时分,余大妈躺在床上,辗转反侧。

她的脑海中不断浮现出孩子们小时候围绕在身边嬉笑玩耍的场景,那时的温馨与如今的冷清形成鲜明对比。

余大妈的心里像是被什么东西堵住,闷得难受。

这一刻,她终于意识到,是自己的控制欲,将孩子们越推越远。

悔恨在余大妈心里缠绕,她决定努力修复与孩子的关系。

拖着年迈的身体,余大妈颤颤巍巍地走向阿明家。站在门口,她深吸一口气,抬手敲门。

可门打开的瞬间,阿明看到是她,脸上的表情瞬间冷了下来,还没等她开口便关上了门。

余大妈站在门口,手中的点心散落一地,她的身体微微颤抖,泪水夺眶而出。

哭声在楼道里回荡,分不清是因为后悔自己曾经的行为,还是因为儿子如今的疏远。

此刻,她才明白亲情不是一味的索取,有来有往才能长久维系。

而她,是否还有机会弥补曾经犯下的错,重新找回那份遗失的温暖,一切都还是未知数……

结语

余大妈闹这一通,无非是想让子女多照顾她一点,但她却用错了方式,最终适得其反,亲手将亲情推向了崩溃的边缘。父母对子女的爱,应该建立在尊重和理解之上,而非强硬的控制。余大妈的悔恨,也许为时已晚,但她的觉醒,对于所有的父母来说,都是一个宝贵的教训。愿天下父母子女,都能以爱和包容,共筑和谐温暖的家庭。

【参考文献】

央视网-2017-05-16——《今日说法 寻找爱的法则:母亲的第三次胜诉》

0 阅读: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