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6年,邓小平重新走上领导岗位,他和叶剑英一块挑起了军委的大梁。
那时候,军里的那些老将军们一个个都乐开了花,就连济南军区政委肖望东也是满心欢喜。但他在高兴的同时,心里头也藏着点担忧。毕竟,那时候四人帮的那些残渣余孽还没彻底肃清呢,肖望东琢磨着,邓小平和叶剑英他们以后的路,怕是不好走啊。
1910年,肖望东在江西吉安的安塘乡淡江村呱呱坠地。到了他17岁那年,就开始在老家参与革命,干起了秘密交通员的活儿,主要就是负责传递情报,接送消息。
1928年的时候,肖望东投身到了吉安县那场轰轰烈烈的“四九起义”中。到了第二年,他便正式成为了中国工农红军的一员,同时也加入了共产党。
1931年那会儿,咱们正在进行第二次反“围剿”。肖望东带着第九师的教导大队,挑了大梁,去攻打敌人的主攻方向。他们悄悄绕到富田那边,国民党二十八师的后头,一下子就把敌人给打乱了套。打完这一仗,肖望东没歇着,接着又参加了白沙、中洞这些地方的战斗。
那年5月份,在打广昌那场仗时,他一手拿旗,一手端枪,领着队伍往前冲。可倒霉的是,他左手腕挨了一枪,那时候药和医生都缺,伤口就发炎溃烂了。但他硬是挺着疼,继续指挥。一直到第二次反“围剿”赢了,他才有机会去治伤。
1932年那会儿,肖望东又去打乐安宜黄战役了。他带着敢死队,不顾敌人的子弹像雨点一样打来,勇往直前冲在最前头。他们搭着梯子往城墙上爬,一连好几次打退了敌人的疯狂反扑。很快,他们就冲进了城里,跟敌人展开了激烈的肉搏战。
长征路上,肖望东挑起了红一军团卫生部政委的重担。他不仅把自己的活儿干得漂漂亮亮,还特别心疼那些伤病员。他常把自己的马让给伤员骑,粮食不够吃时,他也总是先紧着伤员,自己宁可饿着。就连身上的外套,他也舍得脱下来给伤员披上,结果自己冻得直打哆嗦,饿得眼冒金星,好几次走着走着就在路上晕倒了。
抗日战争一打响,肖望东就到了鄂豫皖边区的红二十八军那里干活。没过多久,红二十八军就变了个样,成了新四军第四支队,而肖望东呢,就成了这支队的政治部头头。
后来,他再次行动起来,拉起了一支抗日队伍,带着大家冲进了豫东地区,开始打游击战。没多久,这支队伍就在敌后闯出了名堂,大家都叫他们“肖大队”。
之后,肖望东又接手了新四军游击支队、第六支队以及第四师的政委岗位等工作。
打仗时,他总是冲在最前头,不怕危险。等到休息的时候,他又特别擅长给战士们做思想工作,还能想办法说服敌人站到我们这边来。
在解放战争时期,肖望东再次挑起了淮南军区政治委员和淮南区党委书记的重担。他投身到了安徽六合、天长、明光等地的战斗中,亲自指挥部队消灭了3000多名敌人。
1947年,在莱芜战役那会儿,肖望东带着队伍又赶紧占领了绵阳关这个地方,成功地把敌人的援军给打退了。
1947年春天4月份,肖望东被任命为华东野战军第十纵队的政治部主任,他参与了鲁西南、济南、泰安等地的战斗,还有沙土集、皖东、豫中等地的几场大战。
1949年那会儿,肖望东当上了第三野战军第十兵团的政治部主任。他这一上任,可真是给渡江战役的胜利帮了大忙,起到了关键作用。
张爱萍作为华东军区的参谋长,他负责指挥解放一江山岛的战斗。一开始那仗,打得并不太顺畅。那会儿,许世友和肖望东正好在前线进行查看。
瞅见这情形,许世友心里直痒痒,开口便道:“让我来带头干,就不信咱们攻不下这弹丸之地。”
肖望东赶紧拦住他,说:“咱们先别急,再等一会儿瞧瞧。”
没过几天,张爱萍真的就把一江山岛给攻下来了。
新中国成立后,肖望东陆续走上了江苏省委副书记的岗位,并且后来还成为了南京军区政治部的领头人,以及南京军区的副政委。
1958年那会儿,肖望东听了毛主席的话,毅然决然地去了部队当兵。尽管他快五十岁了,身体条件也不咋地,但他还是坚持和战士们打成一片,一起吃饭、睡觉、干活和训练。有空的时候,他还给战士们分享革命的理想和故事,甚至亲自下厨给大家做饭。
1961年以后,肖望东陆陆续续接手了几个重要职务,他先是做了南京军区的第四政委,后来又升为了第二政委。在党内,他也担任了党委副书记,后来还变成了党委的第三把手。
1965年春天,肖望东接过了文化部副部长这个担子。到了第二年夏天,他又临时挑起了文化部部长的大梁,当上了代部长。可谁承想,好景不长,文革的风暴说来就来,他这个代部长位子还没坐热乎呢,就被撤了下来。从正式接手到离开,统共就8个月,连一年都没待到,因此大伙儿都戏称他为“八个月部长”。
文革结束后,肖望东同样没能幸免于难,但他一直硬气到底,不断抗争。到了1975年,他终于恢复了自由,后来被任命为济南军区的政委。
1976年那会儿,“四人帮”里头的于会泳,他正好是文化部部长,跑到了济南。山东省的“革委会”想摆桌酒席招待他,就给肖望东打了个电话,让他一起去陪着。
肖望东究竟是个啥样的人?他是个硬骨头,根本不买账,直接跟手下的人说:“要是于会泳想来军区,你们就告诉他,我出门了,不在家。”
肖望东是个性格刚硬的人,同时他生活简朴,一心为公,不管是要求自己还是家人孩子,都特别严格。
有次,肖望东去南京同仁堂制药厂看了看。厂领导想送他点花粉和蜂王浆补补身子,可肖望东说啥也不肯收。
走的时候,药厂的头儿偷偷把补品往车里一塞。回到家,肖望东一看车里多了这些补品,立马喊秘书给拿回去,还交代秘书好好跟人家说明白。
肖望东对子女要求特别严格,从来都不允许他们使用自己的车子。
那年冬天,雪下得特别大。肖望东的小闺女坐着火车,从上海回到了南京。他老婆就问他:“雪下得这么猛,要不要派辆车去火车站接她回来?”
绝对不能派,就算天上下刀子也不行。
后来,小女儿只能搭乘一辆三轮车回家。
肖望东的大儿子在济南军区服役,他从班长做起,一步步升为了排长、连长、营长,最后还当上了团长。在这个过程中,没几个人晓得他是肖望东的儿子。
后来,大儿子快退伍想换个工作,就想让老爸去找找他以前的老下属,现在当济南军区司令的那位,帮他拉拉关系。可肖望东直接回绝了:“我要是开口了,他们肯定会给面子,但这事儿我不能干。”
肖望东特别喜欢看书,还爱收藏书籍。他有一整箱的书,就算在打仗的时候,他也始终带着这些书。
肖望东心里真舍不得,但老领导开了口,他哪敢拒绝呢,于是咬咬牙,在书上写了这么一句:“陈军长,请您留下看看,望东特地送给您的。”
陈毅乐呵呵地捧着书就走了。
1989年的时候,肖望东因为得了慢性肝炎进了医院。治了好几个月,但病情一直没好转,最后还是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