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年许世友生活似神仙,爱上电视,同事:铁定入选央视最忠实观众

静心的历史 2023-05-29 18:03:58
前言

中山陵风景区

南京城区外,有一处驰名中外的旅游胜地,这里便是众所周知的中山陵风景区。

当游客们乘车、步行从明孝陵前往中山陵的时候,便会在路途中偶遇一座砖墙为青灰色的院落,虽然游客无法进入到庭院里面,但是在外面是可以看到庭院内的两层建筑,这个建筑被高大的植物所环绕,眼前的庭院便是中山陵8号。

中山陵8号的最先主人是中山陵主人孙中山先生的儿子孙科先生。

孙科先生之所以选择在这里建造别墅,自然是跟孙中山先生有关的,“结庐而居,服孝守灵”的传统是孙科先生选择别墅的主要原因之一,中山陵8号别墅的设计简单又大气,它没有一点奢靡感,简单的设计没有违背结庐的本意,中山陵8号别墅内的景色秀丽,整个别墅的环境静宜且安逸,自然是适合孙科先生在这里守孝的。

孙科先生之后,中山陵8号迎来了它的新主人,这个人是开国上将许世友,许世友在中山陵8号度过了他的晚年岁月……

中山陵8号许世友在中山陵8号实施“三项工程”

1980年,许世友搬到了中山陵8号,他搬家后做的第一件事是改造中山陵8号,对于许世友这一举动,他的同事们、战友们早就不足为奇了,因为他们之前就见识过许世友改造庭院的场面。

许世友是一个充满农民本色的将军,“农民情结”可以说是刻在了许世友的骨子里,许世友之所以这么喜欢“乡村”,是跟她的童年有很大关系,出身于大别山的许世友,从小受到了淳朴的教育,他从小跟着大人一起劳作,一起体会土地为农民带来那份踏实感,对此,许世友也经常说一句话:“做人呐!不能忘本!”

以前在战争的过程中,许世友也曾向战士们展现过自己从小锻炼出的劳动技能,那时候红军刚抵达延安,随后,战士们便被安排入“抗大”学习,许世友也是其中一员。

许世友

由于学校里的条件比较简陋,所以学员们只能依靠自己的能力来改变现有的生活水平,学员们一个个都扛起了锄头,他们要去挖窑洞!

这时,不知道是谁提议要搞个挖窑洞比赛,喜欢争个高低的年轻人们开始卖力挥动起手里的锄头,过了会儿比赛结束了,随后结果也出来了,第一是许世友,他挖的又快又好!学校还奖励了他礼品!

事后许世友表示:“我在老家干农活打下的基础很扎实,你们是赢不了我的!”

因此在从小的熏陶下,许世友比起生活在现代化的简洁庭院里,他还是更喜欢生活在热热闹闹的乡村别院里,淳朴的乡风可以给他带来归属感。

许世友

在中山陵8号之前,许世友曾经对他在广州的居所“留园7号”动过手。

“留园7号”原本是接待中央首长的庭院,这里三面环水,绿洲众多,庭院前还有一块又大又规整的草地,远远望去,真的很符合我们国人所欣赏的对称美。

但对于许世友来说,放着这么大一块草地不用,那真是浪费掉了,他把员工们聚集到一起,开始讨论如何改造这块地,最后在许世友的建议下,原本用来观赏的草地就被许世友改成了实用性很强的菜地。

从7号院到8号院,虽然居住地换了,但不变的是许世友的“许氏做派”。

许世友搬到中山陵8号后,便干起了自己的老本行——“庭院设计师”。

中山陵8号

初到中山陵8号,许世友对这里的一草一木还是很好奇的,虽然他曾经在中山陵8号小住过一段时间,但这两次的心境是完全不同的,上一次是借住,这一次是真的到了自己家。

他围绕着庭院走走看看,欣赏了一下这座中式庭院的园林美,中山陵8号的设计风格比较简洁,这很符合许世友对简朴的要求,就是这庭院里的花草植物不太符合他的喜好。

而且中山陵8号里种植着一些稀有植物,许世友虽然是个“种地高手”吧,但是面对这些没有见过的植物,他还是有些顾虑,万一毁坏了就不好了。

于是溜达完的许世友给中山陵8号提出3大修改任务,在他的指示下,工作人员也将开展“3项工程”工作。

工程一:

许世友先是把对中山陵8号的改造目光放在了主楼,主楼是一栋两层楼的别墅,别墅的外形是不规则的多边形。主楼房屋内有六到七间房屋,一楼是客厅、餐厅等公用区域,二楼是主人的卧室及私人区域。

许世友提倡节俭,他派人把主楼内的奢华饰品撤掉,随后又把贵重物品挪走,最后只是留下一些比较实用的地毯。

许世友看了看家里,觉得墙壁上有些空,他让工作人员从行李里面找出几幅地图,这两张地图分别是中国地图和世界地图,随后又找来几张照片,是他和其他首长们的合影。

房间卧室内的柜子是足够的,但许世友也不用,他带来的换洗衣服很少,总共也没几件,他把自己的衣服都放在了随身带来的包里面。

工程二:

改造完主楼,许世友开始改造中山陵8号的庭院部分,许世友非常看重院落的环境,他希望院子里的设计可以符合自己的“乡村风”,所以他先把庭院内的灌木丛铲掉,这样便留出种庄稼的区域,随后他又把那些名贵的花卉给移走了,取而代之的是猪圈、鱼塘、鸡舍、庄稼地。

既然改造了植物,那么院落里精致的山石也就不必要存在了,一是占地方,二是风格跟现有的环境不搭配,所以他便把山石也推移走了。

原本孙科的别墅属于现代简洁庭院风,通过许世友这一改造,摇身变成热热闹闹的乡村风,除了许世友住在中山陵8号内之外,他的同事们也都住在这里,大家一起热热闹闹,也是别有一番乐趣。

工程三:

许世军出身,他对自己所居住的环境安全问题要求严格,在改造工作进行的工程中,许世友也在勘察中山陵8号的地形,他将战争上的知识利用到了生活里,把庭院内原本的仓库改造成“防守屋”。

中山陵8号的建造地址并不偏僻,大门外就是通用车道,为了保证庭院内的安全,他还专门设计了门卫进屋的专属暗号,庭院内不但有卫士巡逻,还有军犬站岗。

中山陵8号在许世友的改造下,到处都透露着独有的“许氏风”。

许世友

改造后的中山陵8号有了新的名字“稻香村”,而许世友则成了“稻香村”的村长,值得一提的是,稻香村这个名字是跟一个人一本书有关,他们分别是毛主席和《红楼梦》。

毛主席曾为了提高许世友的文化修养,所以建议他读一读《红楼梦》,但长期征战沙场的许世友早已练就了一颗“铁心脏”,他对《红楼梦》里的儿女情长没有太大兴趣。

毛主席知道后,便跟许世友进行了一番讨论,那天毛主席一见到许世友就开门见山问他:“许世友同志,我要你看《红楼梦》你看了吗?”

许世友立马回答:“当然看了!”

“那你要看上五遍才行,看上五遍才有发言权!”

听了毛主席话的许世友不但看了,还把《红楼梦》里的场景——“稻香村”在中山陵8号还原了。

毛泽东

“稻香村”这个词是与林黛玉的一句诗有关,她是这样写的:

“杏帘招客饮,在望有山庄,菱(líng )荇( xìng)鹅儿水,桑榆燕子梁,一畦春韭熟,十里稻花香……”

改造成“稻香村”的中山陵8号成了许世友晚年的世外桃源,他在这里的生活非常快乐,就像神仙那般逍遥自在。

许世友作为一个首长,身边自然会有很多为他服务的工作人员,他们负责的内容不一样,有的是负责生活部分,有的是负责工作部分,这些工作人员怎么也没想到,来了中山陵8号后,他们都多了一个别的身份即庄稼汉。

改造后的庭院里有植物,有动物,这些活物每天都需要打理,虽然许世友承包了部分农活,但他还是希望中山陵8号的工作人员们可以加入进来,所以在许世友的指挥下,大家也开始挥动起手里的锄头,一起打理着许世友的庭院。

劳作中的许世友

如果工作的好,许世友就表扬几句,如果工作的不好,许世友就上前指导几句,这些工作人员在他的指导下,也给自己增添了一项技能呢!

许世友成了名副其实的“电视迷”

许世友除了要做农活,要完成一些必要的工作外,他的整体生活还是比较悠闲。

许世友很喜欢看电视,这是他其中的一个爱好,每天晚上7点,许世友会放下自己手上的事情,准点坐在电视机前等着看《新闻联播》。

许世友曾经说过:“看一遍新闻,是要比看三遍报纸还有用。”

许世友除了每天要看《新闻联播》之外,他也会看当天的电视节目,那时候的电台没有现在这么多,主要的电台就是中央电视台,对此他的同事还调侃许世友:“如果中央电视台早点几年开始评选最忠实观众的话,那许世友铁定会入选。”

许世友

晚年的许世友听力不好,有的时候他把声音调到最大依旧听不见,那时候的电视节目大多数缺乏字幕,如果听不见声音只看画面的话,也很难看懂上面演的什么,所以许世友的工作人员也很纳闷,他究竟为何这么喜欢看电视呢?

多年之后,工作人员们才知道,那时候的许世友很孤独,虽然孩子很多,但是孩子们也都要去工作,许世友是理解孩子们的,所以他也不会打扰孩子们,用看电视的方式可以解解闷。

除了喜欢看电视之外,许世友还很喜欢看电影,他最喜欢看的电影是《孙悟空三打白骨精》、《女驸马》、《刘三姐》等。

工作人员会把这些影片提前给许世友拷贝下来,然后把碟片放入中山陵8号唯一一台放映机里,许世友边津津有味的看了起来。

孙悟空三打白骨精

许世友是个很有兴致的人,他很会带动气氛,那天,许世友正在看《刘三姐》,刘三姐里一段剧情是:刘三姐和3个秀才对歌,许世友看到高兴处,便学着里面的秀才,一边摇晃着脑袋,一边唱着歌,学了一会儿,许世友又哈哈哈大笑起来,周边的工作人员看他这副模样,也跟着一起开怀大笑。

还有一次是看《孙悟空三打白骨精》,许世友被剧里的剧情吸引住了,他完全把自己带入到了角色里面,那天,许世友正看着,突然大喊了一声:“快打!”

他这也一声吼着实把站在一边的工作人员吓了一跳,不过这一声也吸引了工作人员,工作人员一看,才发现放映机里正播孙悟空打化了妆的妖怪那一幕。

在许世友的带动下,同事也在一旁开始为孙悟空助威着,那画面别提多有趣了。

许世友的舔舐之情

许世友多年征战沙场,不管是对同事还是对自己的孩子,他都秉着严格态度,但是唯独那俩小孙女,在她们面前,许世友展现出铁汉也有柔情的一面,而且有一次竟然为了这俩孙女破了例,

许世友

要知道,许世友是一个很有原则的人,他从来都是按规矩办事,这一点不管是对家人还是对同事,都是一样的。

不管是对儿子还是对孙子,都是这般,1950年,许世友的儿子许光已经是一位老兵了,他觉得自己都干了这么多年了,可是职位却很低,他想找许世友讨人说法,结果不但没得到许世友的认可,反倒是被许世友厉声教育了一顿:“你受过几次伤?对人民做了哪些贡献?”

还有一次是他孙子道昆从部队复员,他想让爷爷帮他重新安排个新的工作,结果这件事情被许世友知道后,他严厉批评了孙子,许世友教育到:“你在部队只干了3年,肯定不是个好兵,还是回家劳动吧!”

可见许世友对自己的家人们是多么严苛,那为什么许世友会对这两位小孙女破例呢?

许世友和孩子们

这天,两个小孙女(一个是二儿子徐建军的女儿,一个是三儿子许援朝的女儿)在父母的带领下来到了中山陵8号,子女平时有各自的工作要忙,他们的孩子也要上学,所以只能选择休息日时带孩子们来看望许世友。

孩子们很想念爷爷,汽车刚停稳,两个小女孩便牵着手,迫不及待下了车,她们一路小跑到许世友的房间内,许世友见了俩孩子也非常高兴,赶紧把她们抱到自己腿上,昔日的威风将军在孩子面前完全变了一个人,此时的他就是和蔼可亲的爷爷。

许世友很疼爱两个孙女,他知道孙女们喜欢吃甘蔗,所以专门在庭院里选了一块适合种植甘蔗的地,他亲自开垦,亲自照料。

这天,俩孩子在庭院玩的时候发现爷爷给她们种下的甘蔗已经长得好高了,便嚷嚷着要吃,这些甘蔗虽然个头够,但其实还没有熟透,孩子们哪里懂得这个道理呢?她们就是想吃爷爷给她们种的甘蔗。

面对孩子们的要求,许世友也没办法,他只能出去给孩子们买些成熟的甘蔗回来。

许世友和家人们

见许世友要出门,周边的同事们都觉得很惊讶,这主要是因为晚年的许世友不是很喜欢逛街,他更喜欢自己在中山陵8号里待着,但是现在为了“讨好”俩孙女,他不得不亲自破例。

许世友让工作人员把他的车开出来,然后就去南京城内给孩子们买甘蔗去了。

甘蔗虽然不是什么稀奇玩意儿,但估计是因为季节不对,许世友走了好久也没见到有卖甘蔗的铺子,他让司机继续载着他在南京城里转悠,最后终于在中华门外找到一个卖甘蔗的铺子。

许世友也没问老板价格,直接让老板捆上一捆,他都要了!既然孙女们喜欢吃,那就多买点嘛!提倡节俭的许世友在孙女们面前也变得大方起来。

许世友和家人

买完甘蔗后,许世友指示司机快点回去,孙女们还在家里等着呢!俩孩子见许世友带着甘蔗回来了,高兴得围着他跳来跳去,许世友用刀把甘蔗分成一段一段,孙女们各得到一段,随后许世友又把剩余的甘蔗都砍了,逐个分给中山陵8号的工作人员们,一时之间整个庭院都是咔吱咔吱声,许世友看着吃甘蔗的大家,心里很是满足。

许世友是个喜欢分享的人,他知道俩孙女根本吃不完他种下的那些甘蔗,所以等地里的甘蔗成熟后,首先给孙女们各分上一捆,一捆里面有好多根甘蔗,足够她们吃了,随后再把剩下的甘蔗也都捆好,他要拿去送给工作人员们。

结语

许世友虽然在中山陵8号居住的时间不长,但毋庸置疑的是,在中山陵8号的这段时日,是许世友人生中最快乐的几段时光,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