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5年9月27日,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二次会议通过了授予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军衔的决议,毛主席向彭德怀、贺龙、陈毅、罗荣桓等10人授予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军衔,他们就是我们所熟知的10大开国元帅。
一个成功男人的背后,总是会有一位成功的女性,元帅们英勇无比,战功赫赫。而背后的元帅夫人们也为了自己丈夫做出了一份“牺牲”,贺龙的妻子薛明就是如此。
薛明和丈夫贺龙元帅感情很好,相伴27年的他们一起走过人生中的许多坎坷与沟壑,在贺龙病重期间,依旧怀念着他们当时一起度过的美好岁月,依旧记着他们一起过的“五四青年节”,2011年,薛明与世长辞,享年95岁,她也成为了最后一位逝世的开国十大元帅夫人。
46岁与26岁的“五点”爱情在战争的影响下,贺龙跟着部队来到延安,那时候的贺龙已经有了妻子,她是一位红军战士,奈何两人在生活上,感情上不是很合拍,所以没多久就离婚了。
周边的同事们见贺龙离了婚,便打起给他介绍对象的念头,同事们都希望贺龙能够找一个与自己志同道合的妻子,只是贺龙对结婚这件事情暂时没有什么兴致。
1942年的一天,薛明正在路上走着,突然听到远方传来汽车马达的轰鸣声,看样子,是要有人来了,来者是何人呢?
“薛明!你下来!有客人来了!”
延安县委的呼喊声打断了薛明的思绪,收到消息的她立马往延安县委那边走去。
刚刚走到车子前,薛明就看到车子前面站着一位穿着一身利落军装的军人,他的脸上带着淡淡的微笑,还留着短短的胡须,也许是因为常年打仗吧?皮肤挺黑的,眼前的这个人看上去很靠谱的样子。
薛明见他有点眼生,一时半会儿也想不起究竟是谁,就在她思考的时候,县委热情地向薛明介绍了眼前的这位军人。
“这是贺司令员!”
“贺司令员”薛明对着贺龙叫了一声。
“我来这转转,来问问情况。”
其实贺龙来见薛明,也是西北局组织的安排,他们想给薛明以及贺龙拉个红线,好让两个人认识认识,没准会合适呢。
薛明跟很多普通女孩子不一样,她并没有选择在读完书后就成家,而是选择加入中国共产党,她想为国家以及人民贡献一份自己的力量,薛明很有能力,在组织上的表现也很好,延安组织很看好这位年轻女孩,所以组织上也很想给她找个好人家。
这一天,薛明被陈正人(西北局组织部部长)叫来汇报工作,就在汇报工作期间,突然有个人从外面进来了,薛明抬头一看,发现来的人不是别人,就是自己前段时间见到的贺龙。
薛明跟贺龙并不是很熟悉,而且对方又是西北军区的司令员,怎么说也是自己的上级,所以她在他面前很是拘束,有的时候也不知道该说什么。
但是自从这次之后,每次薛明来汇报工作,都会发现贺龙总是要来听一听。
连着好几天,薛明把该汇报的工作也都汇报完了,她打算回延安县委了,薛明刚跟陈正人提出自己的要求就被拒绝了,陈正人不让她走。
“你是真糊涂还是假糊涂呀!”
陈正人的一句话让薛明摸不着头脑,自己工作汇报完了,可不就应该要离开了?难道还要一直留在这里吗?
陈正人见薛明一脸懵的样子,也不矜持了,直接跟薛明挑明了,陈正人告诉薛明:“老贺他是一肚子感情说不出来!”
薛明听完陈正人的话,又想了想这几天贺龙的举动,她明白是什么意思了。
薛明当下不知道该怎么处理这件事情,她打算先离开,一是想回去好好思考一下这件事情,二是她真的还有很多工作要做,然而薛明没有走成,是陈正人不让她走。
没办法,薛明只好继续待在这,没过了几天,又有人来找薛明了,此人是彭真。
彭真一见薛明就向她说明自己的来意,彭真问:“嗨,贺老总喜欢你,看中你了,你考虑了没有啊?”
薛明犹豫了一下,小声回答了一句:“没考虑”
“怎么可能没有考虑呢?我不信。”
薛明沉默了,其实她也不是不喜欢贺龙,而是她对贺龙的感情更多的是敬重之情,薛明是个明白人,她知道崇敬和爱情不是一回事,而且说实话,薛明对这段感情没什么把握,因为她跟贺龙的年纪相差的有些大,两人之间差不多差了20岁,如果在一起,肯定会有不合拍的地方。
薛明想了想,还是对彭真表达了自己的顾虑:“我们岁数差好多”
彭真一听就笑了,他劝慰到:“爱情跟年纪无关的。”
站在一旁的贺龙见状也不淡定了,主动打破沉默问薛明:“你怎么想的”
“我现在工作很忙,没有考虑这件事情。”薛明如实回答。
“那你打算什么时候考虑?”
“工作做出成绩之后。”
贺龙听了薛明的话,感觉还有机会,他连忙问了一句:“说具体点,再过个几年?”
薛明又陷入了沉默,她想了想,回到:“再过个三五年吧。”
贺龙一听,心里也挺高兴,他觉得薛明很有上进心,于是向薛明承诺到:“好!你有事业心,我很支持你,我就等上三五年!”
这下轮到薛明慌张了,他说要等三五年,三五年可不是三五天,这期间肯定会有变数的,怎么好让人家等自己这么久呢!
“还是别等了,三五年,没准情况就变了,说不定我就跟别人结婚了……”
贺龙听了这话并没有很着急,而是向薛明表达了自己心里的想法,他说:“三五年内,不管怎么变,我起码不会去考虑这件事情了。”
贺龙见薛明没有表态,他便继续向她述说自己心里所想:“其实,我们两个之间还是有很多共同点的,起码有五个!”
贺龙此话一出,薛明惊到了,说实话,她跟贺龙相处的时间不长,彼此之间也都不太了彼此,怎么会突然有这么多共同点呢?
贺龙掰着自己手指对薛明一一说着他们彼此之间的共同点。
“第一,我们两个都是共产党员;第二,我们都抗日;第三,你的父亲是叫王锦发,我的母亲是叫王金姑,咱们两家都有姓王的;第四,你母亲是做衣服的,我的父亲则是裁缝;第五,你现在的姓是跟着母亲姓,这说明你是很尊重你的母亲,而我们家则是母系社会,家里最受人尊重的就是母亲和大姐。”
贺龙说完这五点后,薛明已经被惊到了,同时她也被感动到了,她完全没想到贺龙会这么关注自己,连自己的父母都有了解到,如果不是对自己的有意的话,他又何必去了解这些事情呢?
1942年8月,贺龙正跟着李富春等人散步,正好在路上遇到了薛明和朋友,陈正人见他们又碰见了,心怀一计,他把薛明往贺龙那边推了一把,并对薛明和贺龙说:“你们去商量商量,看看说点什么!”
贺龙一听哈哈哈笑了,转身问薛明:“咱俩商量商量?”
薛明不好意思说了一句:“都已经是这样了,还商量什么?”
对于延安的很多同事来说,贺龙和薛明早就是一对了,而且薛明确实也很喜欢贺龙,那次薛明去贺龙驻地汇报工作,由于那天下着很大的雨,贺龙不当心薛明一个人回去,所以提出要送她的请求,薛明答应了,那天雨很大,还打着雷,天黑路滑,薛明一不小心就踩到了泥潭里面,贺龙见状立马回头拉她,她见贺龙身穿长筒皮靴,一身军装打扮,真的很帅气!
没过了几天,46岁的贺龙和26岁的薛明便举办了一场简易朴实的婚礼,他们正式成为了夫妻。
薛明照顾贺龙生活,贺龙影响薛明思想1944年,贺龙和薛明的儿子在延安出生了,由于贺龙和薛明年纪相差比较大,所以对于贺龙来说,这个孩子算是他老来得子了,毛主席知道贺龙有了孩子,还专门打了电话向贺龙表示祝贺。
“贺龙同志啊,恭喜你半百得子啊!”
贺鹏飞的到来给贺龙夫妇带去很多乐趣,贺龙夫妇都很喜欢这个小伙子,尤其是贺龙,每次一回家,他就把儿子高高举起来,还用自己的胡茬蹭着儿子胖乎乎的圆脸,薛明看着玩闹的父子俩,满满的幸福感从她心里溢出。
有了孩子的陪伴,夫妻俩的感情也好了很多,虽然贺龙和薛明的性格不一样,但是相处起来还是很和谐的。
贺龙的工作很忙,再加上他本身身体不是很好,长期的糖尿病也一直在影响着贺龙的身体,薛明为了能够好好照顾贺龙,每次都会在家等着他回来。
不管他多晚回家,薛明都会等着,知道贺龙回来后,薛明便会提前把贺龙要吃的药准备好,再准备好一杯温水,等贺龙一回来,他就能立马服用。
别看薛明年纪比贺龙小很多,但是她的心思是非常细腻的,各种事情都考虑得很周到,尤其是在贺龙的生活方面,薛明更是方方面面都顾虑到了。
1965年的北京异常寒冷,西伯利亚刮来的寒流在北京城上方盘旋着,为了避免贺龙着凉,薛明早早就把贺龙过冬的衣服翻找出来了。
她把贺龙的这些衣服一件件摆在床上,看着床上的衣服,薛明盘算着,这件可以补一补,那几件可以重新拆了,或许还得再给贺龙新添置几件衣服。
贺老总的衣服并不多,整理起来也不是很麻烦,薛明整理衣服的时候,贺老总便坐在一旁看着薛明摆弄。
“你别光顾着看啊,快来比一比这件毛衣,这件毛衣还是我们刚进城的时候织的呢!你看看,是不是瘦了?”
贺龙听着薛明的话,把衣服放在身上比划着,如果是合身的,薛明就把这些衣服整整齐齐叠放好,如果是不合身了,薛明就把他们放在一旁,等自己有时间了,再去把这些不合身的衣服好好改一改。
有了薛明细心的照顾,贺老总在生活上可是顺心多了。
俩夫妻在一起生活,总是会彼此影响彼此,1963年12月,叶剑英建议推广郭兴福的军事教学法,毛主席觉得叶剑英的建议很不错,便安排贺龙去参加教学。
贺龙很开心,他不但积极投入到练兵活动里,还下了部队,也看了很多军事表演,等贺龙回来后,都要跟薛明说一说自己的所见所闻。他跟薛明说:“你该去看看的,那些战士们打的真的很精彩,兵就是这样练出来的!过去战争时期,我们不也是很重视练兵的嘛!”
薛明见贺龙说的很开心,便故意跟他唱唱反调,薛明说:“那得打掉多少子弹呀?那不是都浪费了吗?”
贺龙点了点薛明的鼻子说到:“你这同志,观点有点不对呀,账不能这样来算的嘛!如果是发100发子弹给一个新兵,就得用50发训练他打枪的,表面上看是有点不划算,不如拿着100发子弹去打敌人。”
薛明立马附和到:“对呀!”
贺龙被自己的妻子逗笑了,他继续说:“这些战士们没有经过训练的话,你给他100发子弹都不一定能打中一个敌人,相反,如果战士们经过训练,你给他50发子弹的话,他是能打中50个敌人的。”
薛明听完贺龙的话觉得非常有道理,由于贺龙很喜欢跟薛明谈论关于军事上的话题,所以薛明也渐渐在贺龙的影响下成了一个军事迷。如果是遇到军事表演,薛明也总是让贺龙带上自己去,她也很喜欢看这些表演。
贺龙病重,与妻子回忆当年贺龙和薛明的安稳日子并没有过多久,1968年之后,贺龙的身体越来越差了,他本身患有糖尿病,再加上高血压,以及那时候的贺龙又受到林彪等人的诬陷,他的身心遭受着双重打击。
这一天,贺龙正在给周总理写信,薛明看了看窗外的天气对贺龙说:“你看看,又一个春天过去了。”
薛明等了半天都没听到贺龙的回答,她觉得很奇怪,便扭头看了看,结果发现贺龙的嘴在一动一动着,但是没有发出任何声音,而且贺龙此时的眼神也很涣散,他这是怎么了?
“怎么回事?你快说说话!”薛明着急的对着贺龙呼喊着。
然而都是无用功,贺龙没有回答出一个字。
“你是哪里不舒服?是头还是手还是什么地方?”
贺龙艰难的把手放在了自己的头上。
薛明赶紧去把医生叫了过来,医生很敷衍的看了看,给贺龙开了药,贺龙现在咽不下去整片药,薛明便把药片碾碎了泡在水里,然后再一点点的喂给贺龙,然而贺龙还是很难把药吃进去。
第二天,医生开始给贺龙输液,输液的效果要比吃药好一些,输完液的第二天,贺龙终于可以说一些简单的话了。
贺龙在生病期间一直没有什么力气,但是这一天,他突然有了力量,拉了拉薛明的手。他我问薛明:“今天是几号啊?”
薛明告诉他今天是:“五四青年节”。
贺龙点了点头说:“噢,原来是青年节呢!”
贺龙脸上慢慢浮现出一丝笑容,又拉了拉薛明的手,你还记得我们那年在延安过得“五四”吗?
薛明当然记得,她一边回忆,一边哼着当年在延安唱过的歌谣:“一座山来九层岭,一条河来九道湾,我在岭上唱一声,满河歌手九弯传……”
病重中的贺龙听着妻子的歌声,心情舒缓了很多。
从1968年开始,贺龙的病情就开始极速下降,1969年6月的一天,贺龙正坐在椅子上听着新闻,突然,贺龙哇哇开始吐,他没有吐出什么东西来,只是呕出很多黄水。
薛明本想倒些清水给贺龙簌簌口,结果贺龙还是一直在呕吐着,最后连胆汁都呕出来了,薛明见状着急的不行,她本来是想自己去找医生的,但是此时的贺龙根本离不开人,薛明只好让哨兵去帮贺龙叫医生,自己则留在贺龙身边。
薛明抚摸着贺龙的胸口安慰到:“喘这么粗的一口气,很难受吧?”
贺龙费了好大力气才回答了一句:“没有”。
1969年,6月9日,贺龙元帅含冤去世了,他就这样离开了与他相伴27年的薛明,贺龙去世的时候,薛明只有53岁。
贺龙的离世,给薛明和孩子们带来了极大的悲痛,贺龙的大儿子贺鹏飞本是一个很坚强的人,此时的他望着爸爸的遗体,还是忍不住留下了眼泪。
贺龙离世几年后,他身上的冤屈终于被洗去,但是薛明的日子依旧不好过,2001年3月,85岁的薛明收到了儿子去世的消息,这个孩子就是她跟贺龙唯一的儿子,贺鹏飞,贺鹏飞是因为心脏病突然去世的,离世的时候只有55岁。
中年丧夫,晚年丧子,一波接着一波的噩耗都在击垮着这位老人,贺鹏飞遗体告别时,家人们考虑到薛明年事已高,不想让她去现场,怕她受不住,但薛明一定要坚持参加,她想最后一次看看自己的儿子。
到了现场后,薛明很克制地压抑着自己的悲伤,但是看到儿子遗体的那一刻,所有的隐忍全部都爆发出来了,她看着儿子的遗体发着呆,流着泪,嘴里不断重复说着一句话:“鹏飞啊!你怎么跟你的父亲一样,丢下我就走了!你们父子俩怎么可以这么狠心呢!”
2011年8月底,北京301医院病床上,躺着一位安详的老人,她永久的睡着了,薛明离世这年,也是贺龙离世后的第42年,她终于可以去寻找自己的爱人了。
结语贺龙与薛明虽然只相伴了短短的27年,但是他们的感情远远超过了数字给予的意义,他们的革命感情值得后人永远铭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