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上海车展:解码五菱工业的创新DNA

祥缘聊汽车 2025-04-26 09:55:51

以“拥抱创新,共赢未来”为主题的2025上海国际车展吸引了汽车产业链的广泛关注,在这场浓缩了汽车行业电动化、智能化转型成果的盛会中,众多车企和零部件厂商展示了令人眼前一亮的创新产品和前沿技术。

作为连续多年入围全球零部件供应链百强的中国本土零部件企业,五菱工业携一系列领先技术与多元化产品重磅登场,再度亮相上海车展,不仅展示了覆盖底盘、车身、动力系统的核心技术突破,更通过全球化布局与生态协同,为中国汽车产业的转型升级提供了“五菱方案”。

“五菱工业以‘高性价比、高可靠性’为核心,从专业微车零部件转型到高价值乘用车零部件,从传统能源向新能源转型,目前已实现为客户提供从底盘、车身到动力系统的全栈解决方案。”五菱工业副总经理李建强在接受本刊记者采访时如此概括公司的转型愿景。他也为我们分享了五菱工业如何通过技术创新与战略布局抢占行业制高点,以及其在新能源转型、全球化拓展中的核心竞争力。

全栈技术破局,紧握新能源市场机遇

“双碳”目标驱动下,新能源汽车市场持续扩容。据中汽协最新数据显示,2025年1-3月,新能源汽车国内销量263.3万辆,同比增长47.6%。渗透率不断攀升的背后,新能源市场未来仍有巨大的增长潜力。

在这场迈向电动化的行业变革中,五菱工业以“技术+产能”双轮驱动,逐步构建起新能源核心零部件的全产业链布局。以车桥为例,2022年,新能源车桥业务占比超过20%,新能源动力业务占比约15%,公司如今正朝着新能源业务占比超过50%的目标稳步迈进。

李建强指出,五菱工业现已形成覆盖底盘、车身、动力系统的新能源核心零部件全产业链布局,重点打造电驱动桥、动力系统、车身轻量化三大核心板块。

具体来看,在电驱动领域,五菱工业已构建起乘用车电驱动系统和微、轻、中型车电动桥四大产品平台,具备偏轴、同轴、完全同轴多种减速器结构类型的自主开发能力。其中,第四代三合一电驱总成通过电机、电控深度融合,实现重量减轻6kg、效率提升1%-2%,成为新能源汽车领域的标杆产品。

值得一提的是,五菱工业的整体式电驱动桥累计配套已突破150万台。

针对轻卡用户对续航与载重的痛点,五菱工业历经6年技术攻关,其自研的T型桥于2024年成功实现工程化落地,成为国内首家同时掌握Y型、同轴、T型三种技术的供应商。T型电驱桥采用行星排+螺旋伞齿轮结构,空间利用率提升30%,承载能力增强15%,适配低地板新能源商用车设计。这一技术不仅填补了国内空白,更以“高集成、低成本”优势走在行业前沿。

混动技术同样是五菱工业的发力重点。其H15S混动总成、H25TC纵置混动总成等产品,基于高度集成化设计、快速响应电磁离合器技术、低摩擦与轻量化优化、多燃料兼容与低碳化等核心技术路线,实现了高效能、低能耗与多元场景适配。不仅于此,五菱工业已提前布局多元燃料平台,包括甲醇发动机、氢内燃机等,为零碳目标提供更多可能性。

五菱工业在轻量化技术上的突破也为行业所瞩目。公司推出的国内首条超高强度钢管热气胀成型生产线,通过实时监控工艺参数,将零件壁厚精准控制在1.2mm,抗拉强度达2000MPa,较传统工艺减重30%,材料利用率超90%。这一技术已配套比亚迪、长城、小鹏等品牌的高端车型,覆盖A柱、B柱、顶盖横梁等关键安全部件,助力自主品牌在车身减重和安全方面取得突破。

重塑行业标准,推动高质量发展

最近一段时间,整治汽车行业内卷式竞争的呼声不绝于耳,不难预见,未来,如何走上高质量发展的道路将成为中国汽车工业的主旋律,而五菱工业正在通过实际行动,推动汽车行业的高质量发展。

“五菱工业通过材料-工艺-部件-系统的全栈自研、供应链管理及开放式生态合作,构建了从研发到量产的闭环可控体系。” 李建强认为,得益于对各个环节的精准把控,五菱工业能够保障始终如一地向客户交付行业领先的高质量产品。

比如在车架方面,五菱工业独家运用自动预变形与矫形技术,将车架总成焊接变形严格控制在 1.5mm 以内,全尺寸合格率达95% 以上,领先行业普遍水准。应用激光焊接与矫形技术,五菱工业则实现了高精度焊接,车架总成焊接变形≤1.5mm,同样在行业中首屈一指。

五菱工业自主研发的非承载式车架产品,则以突破性工艺与卓越性能重新定义车架技术的标准。作为“广西制造业单项冠军”,该产品已广泛应用于商用车、特种车辆,及新能源汽车领域。

另一方面,智能制造技术正引领着汽车制造的未来,五菱工业也是这一趋势的坚定躬行者。截至目前,五菱工业已建成6个广西智能示范工厂及3个数字化车间,其中,底盘智能工厂入围了国家工信部智能制造项目,应用MES系统与数字孪生技术,该工厂生产效率提升了20%。

据介绍,未来,五菱工业将积极响应广西汽车集团“菱势工程”,继续秉持创新驱动发展理念,不断提升技术水平与产品品质,持续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倾力打造3个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即国家级中小排量节能混合动力系统产业单项冠军企业、国家级轻微型驱动桥单项冠军企业以及国家级汽车车架单项冠军企业。

此外,五菱工业凭借覆盖底盘、车身、动力系统等全模块研发制造能力,能够实现与整车厂同步开发,快速响应市场需求。例如,2024年成立的上海前瞻中心聚焦电控等核心部件,开展关键技术攻关与创新应用研究,搭建起行业领先的仿真分析、测试验证与研发创新平台,推动技术储备与产业协同。

推进生态合作,构建国际竞争力

中国汽车在产品力方面已具备走向全球的条件,而在中国车企的“出海潮”背景下,五菱工业正致力于以技术输出与本地化服务双引擎,加速全球化进程。

“在国内市场,五菱工业在‘产品+成本+服务’方面形成了显著优势,确保了与原有客户的长期稳定合作,还吸引了长城、长安、福田、奇瑞、比亚迪等众多知名车企的认可与合作。” 李建强指出,与长城深度合作的重庆基地、荆门基地分别于2020年、2021年正式投产,目前产量稳步提升,产品类型不断丰富。

此外,面对快速变化的汽车行业格局,五菱工业积极转变思维,创新整零企业合作模式,通过整合资源、盘活资产,以较低的投入实现了与新势力车企的合作,预计今年相关合作项目将取得丰硕成果。

值得注意的是,五菱工业也在积极地将其在国内市场积累的口碑和规模效应,推广至海外市场,力图复制在国内市场的成功,为中国汽车的出海之路保驾护航。

据悉,五菱工业积极响应“一带一路”倡议,2024年,五菱工业自主研发的新能源乘用车后驱动桥总成产品成功销往越南,实现了零部件与海外整车企业的跨境合作;印尼、印度生产基地稳步发展,年产能达 50 万台,并且成功拓展了韩国现代等国际客户;动力系统与多家国际车企达成战略合作,产品已成功出口巴西、肯尼亚、伊朗等多个国家和地区。

写在最后

在汽车行业智电转型的浪潮下,五菱工业正在通过实践表明:唯有以技术创新为根基,以全球化视野谋篇布局,以开放生态凝聚合力,才能在全球竞争中占据制高点。正如车展主题“拥抱创新,共赢未来”所憧憬的那样,期待五菱工业为市场带来更多突破性的产品和技术。

0 阅读:51

祥缘聊汽车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