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9日我们从老挝万象国家红木博物馆出来,坐车去老挝万荣。万荣是老挝万象省下辖县。位于老挝中部的万象和老挝北部的琅勃拉邦两个主要城市之间,中老铁路昆明到老挝先到万荣站,下一站也是终点站万象。万荣是老挝的一个旅游胜地。坐中老铁路去老挝旅游,琅勃拉邦,万荣和万象三地是必去的地方。万荣的南松河河水清澈,自然风光优美,沿河的山峰因其喀斯特地貌而形成了许多奇幻的溶洞。万荣被称为老挝的“小桂林"。万荣有很多西方的旅游背包客,这些欧洲的游客不分男女,走在路上的的每人都背负着一个很大的背包,真不知道这些外国人怎么会有这么好的体力。
从万象到万荣的路上,阿铭导游告诉我们,到万荣后我们去的第一个景点是南松河,坐长尾船。但我们这一车人到万荣后就要分别坐当地的嘟嘟车,每车约坐10人。万荣当地的路况也不太好,车子开过,黄土飞扬,建议我们都戴口罩。
万荣南松河是湄公河的支流,现在旱季,河水不深。我问阿铭导游,河上面的这种瘦瘦长长的船叫什么船?阿铭导游似乎知道我问的用意,他对我说:“你是要发朋友圈吧,这种船叫长尾船”。长尾船每船坐2个游客,上船要穿黄色的救生衣。船夫坐船尾开发动机掌控船的速度和方向。游客则一路观看沿河的美丽的自然风光和老挝特色的民居。
离开南松河我们分别坐嘟嘟车去万荣的另一个景区,坦普坎溶洞和蓝色泻湖。这里也是到万荣旅游的游客必到的一个景点。我坦率地说,因为时间还早,游客到这里都是坐在蓝色泻湖周围供游客坐的石椅木椅上休息的。看坦普坎溶洞要爬山,我们几个老年人爬到山腰就折返下山了。喀斯特地貌的溶洞景观基本都是差不多的,不看也就不看了。从溶洞流出的水在山下形成了蓝色泻湖。湖水呈湛蓝色,湖边的一株粗大的榕树,其树干悬挂湖面,一座数米高的跳水台紧挨着榕树,一些本地人和外国游客登上跳水台,笔直地插蜡烛跳进泻湖。岸上的游客都大声叫好。
回万荣城用过晚餐后,大家都早早的回房休息了。晚上7点钟后我独自一人走出宾馆徜徉万荣城夜景,白天也没见万荣有几个外国游客,到了晚上,街上走动的都是蓝眼睛白皮肤的西方游客,街边酒吧里也都是西方游客。我们中国游客都是一车子来一车子走,10个人坐一辆嘟嘟车,一来就是十几辆车子,下来一大群人。中国人一走,景区又空荡荡了。西方人都是散客,喜欢过夜市生活。我在万荣城里不敢走远,走到灯光稀疏的地方就掉头回宾馆了。
20日早上我们又登上从万荣到琅勃拉邦的中老国际动车。琅勃拉邦是我们到老挝的第三个城市。万象市位于老挝的中部,与泰国一河相隔,琅勃拉邦则是老挝的北部城市,也是距离中国最近的老挝城市。琅勃拉邦也是老挝第二大城市,70年代越美战争时期,琅勃拉邦是苏发努冯亲王领导的老挝共产党政府的所在地。当年我在西双版纳下乡时,中国的解放军的援老部队就是从勐腊县的磨憨口岸出发到琅勃拉邦抗美前线。50年后我也来到了我一心向往的琅勃拉邦。

游客万荣出行都是坐这种嘟嘟车,10个人坐一辆车。

现在是旱季,路面灰尘大些,如果是雨季,路面泥泞。



沿岸山峰连绵,云雾缭绕,绿色植被繁茂,长尾船逐渐靠近前方的简易木桥。

我为开船的船夫拍照,他高兴地翘起了大拇指。


建于南松河边地简易木楼,供开船的老挝船夫休息。上方的公路上停满了搭载游客的嘟嘟车。穿绿汗衫的阿铭导游在沉思着,不知道在想些什么事。

我和中国导游小李在公路上等待坐船还未归来的游客。我拍了穿花短裤的小李导游的照片。

去坦普坎溶洞的山路不太好走,我上到一半的山路就下山了。

就这么一块地方,我们在这个岸边坐了一个多小时,5点钟后坐车回万荣城吃晚饭。

这个酒吧里清一色的都是西方游客。

我们又要登上中老国际列车去琅勃拉邦了。

荣的车站候车室里坐着的都是来老挝旅游的中国游客。

和中国的地铁站飞机场一样,旅客进站时随身携带的行李箱都要经过安检。老挝列车安检人员穿的是紫红色的制服。

在动车上的老挝女服务员穿的是藏青色的老挝民族服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