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韩国五代机KF21的3号原型机首飞,土耳其五代机TF-X的原型机也亮相了,但KF21和TF-X虽然号称五代机,但用的都是类似F22的加莱特进气道,而避开了中美最先进五代机的DSI进气道。不仅韩土,连英、日、意联合研发的六代机“暴风雨”也没有用DSI进气道,为何这些国家连五六代机都能造,却搞不出一个小小的DSI进气道呢?
加菜特进气道又称复合后掠双斜切进气道,这“复合后掠双斜切”也不难理解,F14、米格25、F15这三种经典机型用的楔形进气道就是单斜切进气道,这种进气道被从上面斜着切了一块,使其两侧唇口呈倾斜状态,以减小阻力。而复合后掠双斜切进气道则是在楔形进气道的基础上,再从侧面切了一块,使进气道的两侧上下四个唇口都呈倾斜状态,以便在减小阻力的同时达到隐形的目标。
复合后掠双斜切进气道虽然解决了唇口的隐形问题,但却无法消除附面层隔道这一强反射源。附面层隔道是进气口与机身之间的一道缝隙,用于分离沿机头侧面产生的附面层,防止其被吸入发动机。附面层隔道有两个特点:一是窄,如F22的附面层隔道约为10-15厘米,正好迎合了预警机常用的S波段雷达。二是浅,因附面层隔道分离的附面层要在距离进气道不远的地方泄放出去,因此深度很浅,正因为浅,附面层隔道无法进行S形设计。因此,F22的附面层隔道会形成强烈而集中的凸腔反射,其反射强度可比鸭翼大多了,且这种窄而浅的凸腔结构无论喷涂多么厚的吸波涂料也起不到多少作用。因此,小飞帅个人认为F22准备退役的真正原因并非是老化(2006年F22才开始服役),而是其机头两侧的附面层隔道导致F22在隐身性能上相对于歼20有重大短板。
F22毕竟设计年代久远,距今都快半个世纪了,其在当时确立的标准在当今也不太适用了。从这一点出发,可以认为是否采用了DSI进气道才是五代机超隐身性能的标准,而放眼全球,真正达到这个标准的只有F35、歼20、歼35三种机型。
话说回来,既然DSI进气道如此重要,那么英法日韩土的下一代战斗机为何不用呢?并非它们不想用,而是有心无力,因为这DSI进气道对设计、测试、制造水平的要求实在是太高了。别的不说,单说这鼓包就对形状、曲度、表面处理有严格要求,以形成特定的压力分布,将附面层推向两侧,进入附面层隔道内并完成分离。不仅如此,这鼓包还要完成对气流的预压缩,以达到提高总压比的效果。
因此,在设计、测试、制造DSI进气道的过程中,哪怕出现很小的误差或疏忽,就会失之毫厘,差之千里,要么就是附面层进入发动机,造成喘振,要么就是进气不足,导致发动机停车,无论喘振还是停车都有可能引发严重的飞行事故。英日意韩土自忖没有这样的科技实力,与其拿辛苦研制出来的样机冒险,还不如老老实实的用加莱特进气道,这也是没有办法的办法。
早期枭龙的附面层吸除孔
从根本上说,要应用DSI进气道,至少要在风洞、超算、工艺三个领域达到很高的造诣才行,俄罗斯风洞尚可,超算和工艺水平欠佳,日本倒是工艺水平不错,但风洞和超算不怎么样,法国倒是风洞和工艺俱佳了,但超算又拖了后腿。因此,虽然法国、德国和西班牙合作研发的“未来空中作战系统”(FCAS)设计了DSI进气道,却不被看好。韩国与土耳其更是一样都不具备,只能靠外援。而同时具备这三个条件的,仅中美两国,因此,单凭进气道就可以断定,未来的六代机仍然只有中美是真正的“玩家”。
法德西联合研制的FCAS采用了DSI进气道
不仅仅是进气道!J20的航电系统比F22的航电系统领先一代,装备光电分布式孔径系统同时也装备了光电瞄准系统!F22要开雷达才能探测,更加不利于隐形!
你说日本超算不行?
五代机还没玩明白呢,六代机没那么快大批量服役的,毕竟这玩意太贵了又很少用得上
为什么不用呢…因为搞不定呗…
为什么不用呢…因为搞不定呗…
只有中美有这个财力追求最先进,俄英法如果舍得投入,给一定时间Dsi应该也能搞定,关键他们其它地方也很欠缺,有限的资源得用在更关键的地方上。日本被美国压着,没法发展好的战斗机,现在更是没能力跟上步伐了。
F22并不是全部退役,因为F22是第一款五代机,就我们所说的小白鼠,本身存在很多问题需要解决,就像车子发生较大的故障,我们分析大概情况,然后要拆开看是否是这个原因,然后才好解决。而F22复杂得多,很多问题都不知如何发生,根源在哪里,即使拆开也找不到原因,而这些拆开的飞机,美国人不可能再花时间还原,只能以借口退役了。待美国分析得差不多,估计就是六代机出现的时候。
连枭龙都有DSI进气道,我以为这技术普及了呢
不是想避开,而是技术不允许啊!没有那技术,再搞二十年也是弟弟。
没有超音速风洞,DSI的各个形状是没法测出来的,关键是这东西不是拷贝个数据就有用,进风口的形状自己影响DIS的形状,一种进风口就得测一组DSI形状,没超音速风洞,谁会让长时间霸占风洞啊。
你是不是对可变进气道有误解,这是为了跨音速交战而生的技术,国土那么一点点大,超音速都飞出国了,他们的航母又菜鸡,没有大洋作战需求,干嘛要弄[得瑟]
什么时候他们能造5丶6代机了?
“加菜特”中间这个字有没有觉得怪?
最先进是可调式DSI进气道
技术实力不允许
为什么不用呢…因为搞不定呗…
连进气道都做不出来,你告诉我它能造五代六代机?
因为没有这个技术
飞机上不整进气道会掉下来么么?
F35不就是搞的DIS进气口啊,只能说这玩意难度高
DSI进气道有高速制空型和中低速对地型。小国玩不起两款六代机,要兼顾两型只能是可变进气道。DSI可变目前还不行
外行看热闹
5代都上亿美元了,6代飞一次不得一千万[呲牙笑]
让美国先走,我们跟着就好了
说明难度太大不是一般国家容易突破的。
他们没这个本事
因为dsi的形状怎样才是最好没法靠计算的算出来,只能改一次上风洞吹一次拿实际结果来决定,就是试出来的,没有风洞就是玩不转。
有超算也得有大型软件
造不出
DSI进气道很先进?不要搞笑,只是性能与重量取舍的结果罢了,你看看采用DSI进气道的哪个能飞2马赫以上。六代机应该是高超音速的,用DSI根本匹配不了冲压发动机的要求。
因为没有大型风洞群呗
未来越来越考验综合能力。
为何世界上除了中美俄 其他两百多个国家都避开了研发五代机?
以为歼20的进气道谁都能搞出来呢?
日本核厉害,核废水研究透了,估计核变异最快
人家的朋友圈好多技术是可以共享的
还能为啥做不出来,
废话太多。
日本超算4年全球第一“不怎么样”[无奈吐舌],从美国F35学来一个DSI,就说成五代超隐身“唯一标准”[无奈吐舌][无奈吐舌]
这帮弱鸡研制出五代+就不错了,玩六代机?连什么是六代机都不知道研制个球球,反正能干翻大毛就够了,至于兔子,不是还可以召唤鹰酱嘛[笑着哭]
技术不够,只能退而求其次。
中美是竞速大佬,别个是够用就行。
它们不会玩儿!
他们没那个实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