歼-10C从埃及起飞,抵近以色列,美媒看出了异样:中国正在布局

苏文历史 2025-04-24 17:42:44

近日,中国空军歼-10C战机从埃及某空军基地起飞,从埃及某空军基地呼啸升空,以2.2马赫的超音速直抵以色列边境,参加“文明之鹰-2025”中埃联合军演,引发国际社会高度关注。

而美国媒体也敏锐的捕捉到了这一动向的,直言中国正在中东地区进行战略布局,扩大着其在中东地区的影响力,甚至是更进一步的影响着中东局势。

“文明之鹰”破局

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与埃及空军于2025年4月27日至5月中旬在埃及瓦迪阿布里什空军基地举行首次“文明之鹰”联合空军演习,这一里程碑事件不仅标志着中埃军事合作迈向新阶段,更折射出全球军事格局的微妙变化。

此次演习以“提升技战术水平、深化务实合作”为目标,双方派出精锐装备,中国空军派出空警-500预警机、运油-20加油机及歼-10C/B战斗机,埃及空军则出动米格-29M/M2多用途战斗机。

值得注意的是,空警-500作为中国最先进的预警机首次参与海外演习,其搭载的相控阵雷达系统可实现360°全向覆盖,标志着中国空中作战体系向远程联合作战能力迈出关键一步。

此外歼-10C与米格-29的对抗训练,也为双方提供了与不同体系战机协同作战的宝贵经验。

中国空军此次采用“空转+空运”混合编组模式,跨越6000公里完成全员全装部署,充分展示其战略投送能力。

从吉布提基地到瓦迪阿布里什,中国正逐步构建覆盖中东的军事存在网络,这对保障能源通道安全、参与地区冲突调解具有重要意义。

埃及空军长期依赖美制F-16与“阵风”战斗机,但受限于以色列压力,其超视距空战能力存在短板,而中国歼-10C搭载的“霹雳-15E”中距空空导弹射程达145公里,可显著弥补这一缺陷。

此次演习中,歼-10C与空警-500的体系化作战能力展示,或为埃及未来采购中国战机及预警机提供重要参考,尽管中国国防部曾否认歼-10C交付传闻,但双方军事技术合作的深化趋势已不可逆。

歼-10C展现“空中手术刀”实力

2025年4月,埃及空域上演震撼一幕,中国空军歼-10C战机从埃及某空军基地起飞,以超音速姿态抵近以色列边境,参加名为“文明之鹰-2025”中埃联合军演。

而当以色列防空雷达捕捉到这抹东方战机的身影时,特拉维夫的防空警报骤然响起——这场看似常规的军事合作,实则撕开了中东地缘政治的微妙帷幕。

作为歼-10家族的最新改进型,歼-10C配备涡扇-10B发动机,最大飞行速度超过2.2马赫,作战半径达1200公里,可覆盖以色列全境。

其所拥有的能力以及对以色列战机的对比,都让以色列军方感到了一定的担忧,美国军事专家更是直接坦言,歼-10C的“攻防兼备”性能已让F-35的隐身优势大打折扣。

而以色列对歼-10C抵近行动高度紧张,折射出了其“地区军事霸权”的脆弱性,美国媒体更是表示担忧的进行发言,中国战机常态化部署埃及,将打破中东空中力量平衡,削弱以色列的“战略威慑能力”。

更深远的影响在于,中国以“文明之鹰”对冲美国“白头鹰”的霸权符号,推动中东国家在武器采购、能源合作等议题上实现“去西方化”选择。

在美国对非洲关注度下降、埃及面临美军事援助附加条件(如加沙政策)的背景下,中埃军事合作成为埃及寻求战略自主的重要途径。

埃及作为苏伊士运河的守护者,其军事实力的提升对“一带一路”建设与地区稳定意义重大,美国前中央司令部将军约瑟夫·沃特尔指出,中国正通过此类演习增强对美盟友的影响力,凸显其替代供应商角色。

中国深化中东多维度合作

中国在中东的影响力不是靠军事力量压制,而是通过实在的经济合作和灵活的政策沟通逐步建立的,沙特和伊朗的和解,还有“一带一路”项目的实施,都是中国影响力提升的有力证明。

美国则经常派遣航母、动用武力去推行所谓的“民主”,反而让中东国家普遍反感美国。中国选择“发展牌”,用经济发展来获得信任,这种方式显然更受中东国家的欢迎。

中国在中东地区不搞对抗,专注于合作和发展,这与美国在中东地区的策略截然不同,也取得了更好的效果。

中埃联合军演也反映了印度在武器装备上过度依赖购买的问题,中国拥有从设计到制造的完整航空工业,这和印度国防体系大量依赖进口形成了鲜明对比。

中印两国国防发展模式的不同,突出了自主研发的重要性,因为只有掌握核心技术,才能摆脱对外部供应商的依赖,这两种模式的对比,也说明了只有自主研发才能真正保障国家安全。

从军事技术到地缘战略,歼-10C战机的轰鸣不是战争的前奏,而是旧秩序瓦解、新文明觉醒的号角。

当美国因胡塞武装袭击被困红海,中国战略投送力量已实现从西北到北非的6000公里远程部署;当美国强推“价值观外交”失去人心,中国正以“一带一路”为纽带构建“不树敌、不排他”的伙伴关系网络。

中国与埃及在苏伊士运河畔共建经贸合作区,华为、大疆等科技企业加速布局,形成“军事+经济+科技”的立体合作模式,分析指出,中国正以“不附加政治条件”的务实合作,填补美国霸权退潮后的区域真空。

中东地区真正需要的是地位平等的伙伴,而不是新的主宰者,中国对中东的军售并非为了像美国那样扮演“世界警察”的角色,而是为了建立互惠互利的合作关系。

中东国家自主选择合作伙伴是大势所趋,无法改变,中国将继续以平等友好的姿态参与中东事务,通过互利共赢的合作模式赢得更多信任。

真正的影响力,不是靠武力威慑,而是靠互利共赢的合作积累,这样才能实现共同发展和地区的长期稳定。

结语

“文明之鹰”的命名暗含深意,中埃两大文明古国通过军事合作实现现代共鸣,在巴以冲突未平、中东秩序重构的关键时刻,中国以技术输出与务实合作替代西方的地缘政治博弈,为地区和平提供新路径。

中国力量的投射,从来不是对任何国家的威胁,而是为地区国家提供更多选择,为世界和平注入更多确定性,一个以多极合作、共同发展为核心的新时代,正在中东大地悄然降临。

不知道您对此有什么看法呢?欢迎在下方评论区留下你的想法,喜欢文章的话记得点赞关注我们下期再见。

信源:

《中国展示新型战机挑战美国》——美国东部时间

《中埃首次在边境附近举行联合空中演习,以色列感到震惊》——Watan新闻

0 阅读:39

苏文历史

简介:裴奕迅说娱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