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盟、东盟都靠不住,谁是中国关税反击战的最佳盟友?

道哥道 2025-04-14 11:10:46

在4月9日凌晨,美国再度出乎意料地对中国出口至美国的商品加征50%的关税。这意味着自2025年2月以来,短短两个多月的时间里,中国出口美国的商品累计关税加成已达104%。同时,这也预示着中国的关税反击战将步入新的阶段。那么,放眼全球,谁会是中国关税反击战的最佳盟友呢?

或许很多人首先会想到东盟,也有人会提及欧盟。但在我看来,欧盟和东盟恐怕都难以担此重任。那么,中国关税反击战的最佳盟友究竟是谁?接下来,我们用几分钟时间探讨一下这个问题。

我们先来看东盟,在过去几年中,东盟已连续多年超越欧盟,成为中国最大的贸易伙伴。而且,从文化和地缘等多方面来看,中国与东盟的联系似乎更为紧密。

以越南为例,在地理上,越南是与中国山水相依的好邻居;在政治层面,中国和越南是战略合作伙伴,并且在意识形态上处于同一阵营;在经济领域,近年来中国和越南的经济发展都十分迅速。

然而,观察4月8日之前越南在美国发动关税大战后的举措,我们或许会意识到,以越南为代表的东盟难以成为中国坚定的盟友。在4月8日之前,越南国家负责人与美国的特朗普通电话,表示愿意将美国出口到越南的商品关税降至0,以此换取美国在关税方面的让步。当然,美国并未同意。

但从这一举动可以看出,在中美两个大国博弈的情况下,像东南亚这些小国家更倾向于在夹缝中求生存,两边讨好。因此,指望包括越南在内的东盟小国成为中国坚定的盟友,难度极大,这是由国家利益决定的。

再看欧盟,其实不难理解,无论是欧盟部分国家负责人的最新表态,还是欧盟在意识形态方面的倾向,加之大部分欧盟国家是北约成员国,使得欧盟与中国成为紧密盟友,联合反制美国特朗普的关税政策,几乎难以实现。

在4月8日之前,我们看到欧盟主席已向美国表示,愿意将美国的关税降至0,以换取特朗普的让步,当然,美国依然没有同意。这也反映出特朗普此次发动的关税战,要价极高。

既然东盟和欧盟都难以做到,要知道欧盟和东盟是中国前两大贸易伙伴,美国排在第三位。那么,谁有可能在中国的关税反击战中最终与中国携手呢?

坦率地说,还是利益起决定性作用,我们接下来将目光转向美国国内。我们知道,美国的国家制度较为特殊,美国社会的消费者、选民、议员以及企业家,对美国政策最终拥有话语权。

自特朗普上台以来,2月发动所谓的关税战役,截至4月9日凌晨,以纳斯达克指数为例,跌幅已达30%,标普500指数跌幅也超过20%,这意味着美国股市已进入熊市。若用金融语言计算,在过去约两个多月的时间里,由于特朗普的关税政策,美国股市损失的财富约达15万亿美元。

暂且不论特朗普关税最终能收到多少,美国绝大部分投资者在股市和基金领域的亏损已成为既定事实,相信美国选民对此会有所感知。

此外,由于股市市值大幅蒸发,以美国七大科技股为代表,那些代表美国形象、象征美国资本市场繁荣的标志性大公司股价均大幅下跌。以特斯拉的马斯克为例,在特朗普当选期间,他在财政方面给予了巨大支持。

实际上,美国的科技公司以及众多其他上市公司,几乎都采取了类似的支持举措。然而,面对公司市值的大幅缩水,也就是个人财富的大幅减少,他们对特朗普政策曾经的狂热支持,如今可能已发生转变。若细心观察,或许已经留意到最近几天马斯克与特朗普在关税问题上观念冲突明显,这或许具有一定代表性。

接着看,美国发动的这次关税战,不仅针对中国,甚至可以说是针对整个世界。经济学中有一个最朴素的道理,最终羊毛大多出在羊身上。虽然美国政府因征收关税财政收入增加,但相当一部分费用将由美国消费者承担。

很简单,美国的大部分商品依赖海外进口,在未来可预见的半年至一年时间内,美国不太可能在本土建厂填补这一空白,也无法通过从月球或其他地方进口来替代。因此,美国消费者大多将不得不忍受因关税导致的物价上涨。

回顾过去,拜登在此次选举中失败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在他当选后的2021-2023年期间,美国物价处于几十年来最严重的通胀状态,美国选民对此记忆犹新且忧心忡忡。所以,如果美国再次出现新一轮通货膨胀,美国选民对特朗普曾经的狂热支持可能会大打折扣。

当然,随着美国本土企业因大量零部件和原材料进口面临成本大幅上升,加之包括中国在内的世界其他国家对美国采取一定程度的关税反制,这意味着美国许多全球化企业将产品销往世界各地的难度也会大幅增加。

所有这些因素最终可能导致美国失业率再度攀升,美国经济不排除再次陷入萧条,或至少进入衰退状态。倘若如此,美国选民、议员、企业家以及媒体,可能会改变特朗普当前较为顽固的关税主张。

从这个意义上讲,中国的关税反击战,其利益与美国大多数选民、消费者、投资者甚至许多企业家的利益实际上是一致的。因此,从这个角度看,美国国内的这些选民和消费者,有可能成为中国关税反击战最坚定的盟友。

免责声明:以上任何内容均来源于市场公开信息,仅供您参考与学习观摩,该内容不构成对任何产品的购买、抛售或持有的建议,不作为您做出可投资的依据,您应自主投资决策,自行承担资风险与损失。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3 阅读:3299
评论列表
  • 2025-04-14 18:31

    胡说八道

    大罗罗 回复:
    应该是你看问题肤浅
  • 2025-04-15 08:42

    胡说八道到极致

  • 2025-04-15 12:32

    只要善良的中国人民

道哥道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