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未来科技城惊现"棺材地铁口"!
这座斥资千万打造的星空穹顶,被网友吐槽像殡仪馆入口。
设计团队口中的"虫洞灵感",为何成了老百姓眼里的晦气建筑?
不是因便捷出行,而是因奇特造型
——长20米的蓝色玻璃穹顶横卧地面,远看酷似棺椁。
抖音网友@江南渔夫拍下视频调侃:"这是要送打工人最后一程?"
该视频点赞破百万,评论区秒变段子手大赛:
"早八人的归宿站到了""建议改名奈何桥站""设计师是不是刚看完《三体》?"
面对舆论发酵,地铁集团紧急回应:设计灵感源自宇宙虫洞,要与周边写字楼群呼应。
可周边上班族王女士不买账:"每天下班看见这'棺材盖',总感觉在提醒我'躺平'。"
翻开设计图纸,这个"马鞍形"出入口确实暗藏玄机。
穹顶采用航天级Low-E玻璃,夜间内置的1280组LED灯能模拟星河效果。
总设计师李明阳曾自豪地说:"我们要打造通往未来的时空隧道。"
但施工队老张透露难处:"弧形玻璃要定制,每块造价3万,安装时碎了好几块。"
最终造价飙升至1200万,是普通出入口的6倍。
周边居民却不领情:"花这么多钱修个'棺材板',不如多开几个出入口!"
他拿出模型解释,"虫洞"造型能引导气流,雨天可减少灌风。
但民俗学者赵爱珍直指痛点:"江浙地区本就忌讳棺材造型,设计师缺乏文化敏感性。"
她翻出民国档案,当地确有"见棺发财"的谐音风俗,但现代年轻人早已不认这套。
骂归骂,这个"棺材口"却带火周边经济。
奶茶店老板小林乐开花:"每天上百人来打卡,顺道买杯奶茶。"
甚至有婚庆公司推出"穿越虫洞"主题婚纱照,标价8888元。
地铁保洁阿姨却苦不堪言:"拍照的人乱扔垃圾,还有人烧纸钱搞行为艺术。"
安保人员老周无奈道:"前天有个主播躺进'棺材'直播睡觉,被警察带走了。"
面对"改建"呼声,规划局放出三套方案:
A方案加装翅膀变"飞碟",
B方案种植绿植改"诺亚方舟",
C方案维持现状。
网络投票显示,67%市民选择C,理由竟是"留着提醒领导别乱花钱"。
城市规划师刘敏坦言:"地标建筑不能自嗨,要经得起老百姓打量。"
她建议建立公众参与机制,重要项目公示期应开放市民投票。正如网友所言:"花纳税人的钱,得让纳税人看得顺眼。"
这场设计争议暴露出城市建设中的认知鸿沟。
当设计师沉迷概念创新,老百姓却在用最朴素的眼光审视实用与吉利。
或许真正的"未来感",不在于造型多前卫,而在于让每个路过的市民,都能会心一笑。
您觉得这个地铁口该不该改?欢迎在评论区聊聊。
(本文信息源自杭州网、钱江晚报等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