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江苏足球困难(二):江苏本土教练缺乏平台+梦想

苏元香 2024-12-02 22:10:44

昨天简要概述了一番江苏足球为何留不住人,像武磊、杨帆、石柯、蒋圣龙这种10岁出头到小学毕业的年龄,就“往外送”的情况,被延续到了现在。一般只要有上海的机构,或者是绿城足校,鲁能足校来江苏抢人,江苏当地的机构是很难把人给留住的;而留不住人的背后,跟教练有关,或者说是江苏足球的内部环境有关。

李红兵的经历几乎堵死了江苏教练再上位的可能

目前在中超、中甲层面,没有一个江苏籍的主教练;算上中乙,也只有一个唐京。而在中国足球职业联赛的历史上,也鲜有江苏籍主教练。而在中国足坛,大多数国产教练能常年获得在一线执教机会的前提,首先得取决于球员时期的履历;要是踢的都不行,在管理上就很难服众。

目前在中超、中甲执教的本土教练里,年龄跨度从56年出生的殷铁生到80后的王新欣。而在90年的孙可和吉翔之前,江苏有且只有李红兵在球员时期踢到了国家队的级别,因此在李红兵退役后,有关方面确实很想培养李红兵;早在02年,他就当过舜天代理主帅,而在马林06年下课后,舜天正式把他推上了前台。

然而机会给李红兵了,但李红兵并没有把握住,后来他常年带女足,甚至在10年一度成为中国女足主帅的热门人选,只不过当时足协选择了更熟悉的李霄鹏。而在执教江苏女足多年后,当苏宁进来后选择了外教,他又退到了江苏省足球运动管理中心。当江苏足球的标志性人物,在拿起教鞭后,都鲜有执教男足职业队的机会,一些踢球水平都远不如李红兵的江苏籍球员,即便他们拿起教鞭后非常努力,业务能力可能也不错,但在中国足球这个习惯了“踢而优则教”的大江湖中,球员时期都没有亮眼履历,首先机会就很难降临到他们身上。

土帅可以很励志,但江苏教练普遍缺乏雄心

当然在中国足坛,没有出色的球员履历,甚至都没有踢过职业联赛的,也有如今立足于中国足坛一线的教练,比如说吴金贵、王波、郑雄。而与吴金贵至少还含着科隆体育学院的“金钥匙”相比,王波和郑雄的故事则要更为励志。

王波最早是上海国际的梯队教练,后来跟着上海国际去了陕西成了成耀东的助理教练,再后来又退到梯队教练的位置上之后,人和青年队组队从中乙打起(现在的呼和浩特),又让他去带这个队;正是因为呼和浩特那批球员是王波带大的,所以即便前些年呼和浩特欠薪问题很严重,但只要王波往那一站,保级就没有问题。当人和陆续把一些优质的95后球员收了回去,决心要对一线队大换血,大力培养新人的情况下,身为“人和系教练”的王波当仁不让的成了首选。

郑雄踢球的时候踢到了武汉青年队,后来去了武汉市警官学校上学,被分到江岸区公安分局工作,阴错阳差的成了前卫寰岛的副总。从前卫寰岛副总的位置上退下来以后,武汉籍教练殷立华给了郑雄机会。之后殷立华下课后,被外教边缘化的郑雄自己选择了去青年队工作,他带出了荣昊、曾诚、邓卓翔、谭斯这批人以后,成为了90国少的主帅。即便他在90国少干的很一般,但凭借着在武汉带出了一批人,再加上国少的一批人,让他得到了中超一线队的关注,他在10年到12年初担任绿城的助教;卓尔入主武汉足球时,郑雄就是当时国内最好的武汉籍教练,他先是被请回去当领队,后来接了主教练。即便带队冲超后表现不佳被拿下,但是在黎兵临阵当了逃兵,没人愿意出山的情况下,他在临战前半年接了95国青。即便95国青出局后,外界再次给郑雄贴上了“败军之将”的标签;但考虑到他带95国青满打满算全队合练了一共10堂训练课的情况下,那支球队还是打出了一些东西,展现出了一股狠劲,也就是凭借着带95国青的这段经历,让郑雄得到了更多的认可,这也是除了他的大本营武汉外,后来人和(助理教练)、绿城这些大力提拔95后球员的球队,愿意请郑雄的原因。

而郑雄也好,王波也罢,当他们的执教机会完全是自己常年扎根基层,从最底层干起,因带出了一批人得到认可的情况下,这其实给不少球员时期履历不足的江苏本土教练指明了一条路!然而郑雄和王波这种为了实现梦想,长期扎根基层的耐心,是江苏的本土教练所具有的么?

0 阅读:0

苏元香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