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未来,事业编和公务员的差距会越来越大,普通事业编和公务员之间的身份界限越来越明显,但逆向流动的难度在变大。
上面的话题有些大,很多朋友都不感兴趣的,下面就来说一说事业单位车补的事。
车补能不能发放?得看政策是否在支持。
一、多少单位有车补?
目前,事业单位的车补还是以试点为主。
咱们对未来是可以有期待的,相信会逐步扩大范围,事业单位随着改革深入,车补福利可能会逐步扩大到更多地区和岗位。
不过,承受事业编普发车补是需要一定的财政支持的,事业单位普遍比公务员要多,而且是多好几倍,财政不一定承担的起来,这些都是现实需要考虑的情况。
另外,山东、河南、甘肃、广西等8个省份地已经开始试点发放车补,主要针对在编在岗且符合公务用车条件的人员。
还有就是部分地区的乡镇事业编,县级直属事业单位的事业编,其下乡的频率高。
二、车补的发放标准。
一般的统计,普通科员500元/月,乡科级副职600元/月,乡科级正职650元/月。
当然这个是有浮动的,例如广西合浦县,科级每人每月750元,科员及以下每人每月650元,工勤编制人员每月有600元。
这就是说,县级就能决定发放标准了。
有人问有公车的领导,他们有没有车补?
当然,这个是没有的,有专车还发车补,明显就不合理,怎么还能够存于世上呢!
部分地区采用现金发放,比如山东,而有些地区则采取实报实销的方式,比如湖北地区,即员工凭发票报销私车使用费用。
三、车补发放的前提。
只有在编在岗的人员才能享受车补,借调、脱产学习或长期病假的人员不享受。
岗位需要频繁外出或公务用车较多,例如乡镇基层工作人员,一般是没车的也发。
很多情况是,你发我也发,不管我有没有车,没车也会想办法抵达目的地办事的。
四、哪些人不享受车补?
由于工作性质特殊,教师和医护人员通常不纳入车补范围。
教师的工作地点相对固定,学校通常会提供住宿或报销交通费用;医护人员主要在医院工作,出行需求较少。
还有主要从事室内工作、无需频繁外出的岗位也不享受车补,比如办公室工作者。
最后,车补因地而异,规定它就是规定。
五、未来趋势与展望。
部分地区在实施车补政策时面临操作繁琐,如报销流程复杂、发票管理困难等。
事业编有三千万人之巨,全面实施车补政策将给地方财政带来巨大压力,尤其是在经济增速放缓的背景下,需要耐心等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