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新能源车,人形机器人新闻火爆全网,引各路投资投机客寻找其中投资机会。于是,加速器、电机、丝杠、传感器、材料等被反复炒作,作为轻量化的高分子材料也被经过多轮炒作。等这些概念都炒完了,有人开始顺着这个线继续往上游寻找机会,就又发现宝藏了。高分子材料不是被炒过了吗,但提高、保护高分子材料的抗老化产品呈现出来了。这个抗老化产品不得了,行业发展前景广阔,随着高分子材料在各领域应用的不断拓展以及相关政策的支持,市场需求将持续增长,行业呈现高效化、多样化、系列化、环保化的发展趋势。今天我们就谈一谈行业的龙头企业—利安隆。
一、基本情况
业务板块
- 高分子材料抗老化业务:核心业务,产品覆盖主抗氧化剂、辅抗氧化剂、紫外线吸收剂、受阻胺类光稳定剂、复配定制系列,为塑料、橡胶、合成纤维、胶黏剂等高分子材料提供抗老化解决方案。
- 润滑油添加剂业务:属于战略业务,为润滑油提供添加剂,提升润滑油的性能。
- 新兴业务:2024年1月收购韩国企业IPI TECH INC.,向电子级高端新材料聚酰亚胺(PI)领域发展。
涉及概念
主要涉及高分子材料抗老化技术概念,通过添加抗氧化剂、光稳定剂等助剂,抑制或延缓高分子材料在光、热、氧等环境因素作用下的老化过程,延长材料的使用寿命,保持其性能稳定性。
行业地位
利安隆是国内唯一、全球两家之一的高分子材料抗老化行业产品门类配套最完整的公司。是全球高分子材料抗老化助剂全系列产品的主要生产商与供应商。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公司客户遍布全球,涵盖全球涂料10强中的9家、全球化工50强中的36家等众多著名高分子材料公司。在覆盖下游各行业广度、产品配套、经营规模、技术创新和技术服务能力、全球运营能力等方面优势突出,是系列产品型、创新服务型企业的领导者,正逐步向全球行业头部迈进。
二、行业分析
行业规模
2020年全球五大高分子材料的市场规模为7688亿美元,预计2025年规模有望增长至万亿美元。在平均添加量为0.3%的保守估计下,全球抗老化剂市场的规模为950 - 1000亿元。未来随着下游高分子材料需求的增长以及抗老化剂对高分子材料渗透率的提升,全球抗老化剂市场将保持5 - 10%的增速,高于下游高分子行业增速。我国是高分子行业的发展重心,市场规模有望保持10%以上的增速。
上下游情况
- 上游:主要是石油衍生物等基础化工原材料,原材料成本与原油价格相关性较大。
- 下游:广泛应用于塑料、化纤、橡胶、涂料、胶黏剂等高分子材料领域,涉及汽车工业、电子电器、建筑工程、医疗卫生等众多行业。
供需状况
- 需求:随着高分子材料市场规模的不断扩大,以及对材料性能要求的提升,抗老化助剂的需求持续增长。例如,机器人、新能源汽车、5G通信等新兴产业的发展,对高分子材料的抗老化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进一步推动了抗老化助剂的需求。
- 供给:供应体系门槛高,渠道与品牌效应强。海外龙头起步较早,在全球市场份额上占据优势,主要集中在巴斯夫、韩国松原、Addivant、Adeka等企业。国内抗老化剂发展迅速,以利安隆为代表的制造商逐步走向国际市场。
市场集中度
全球抗老化剂市场中,海外龙头企业如巴斯夫等占据一定优势,但国内利安隆等企业也在不断崛起,市场集中度逐渐发生变化。在光稳定剂领域,国内主要玩家有利安隆、联盛科技、北京天罡、振兴化工等,几家现有产能大概有14万吨,规划产能约9吨。
前景展望
未来随着高分子材料在新兴产业中的应用不断拓展,以及环保要求的提高,高分子材料抗老化行业前景广阔。行业将朝着高效化、多样化、系列化、环保化的方向发展,企业需要不断加大研发投入,提升产品性能和质量,以满足市场的需求。同时,国内企业在政策支持和技术创新的推动下,有望进一步提高市场份额,实现进口替代。
三、实控人情况
利安隆的实际控制人是李海平。以下是其简介和创业经历:
李海平现年59岁,中国国籍,无境外永久居留权,硕士研究生学历,工程师,拥有化工专业背景。他现任天津利安隆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任利安隆(珠海)新材料有限公司董事长,天津利安隆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执行董事、经理等职务。
创业经历
李海平大学毕业后担任天津大学化工学院教师。后辞去稳定的教师工作,加盟天津天海精细化工开发公司,担任总经理。2003年,他带领团队在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创立了利安隆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公司创立后,李海平带领团队投入大量精力进行技术研发和创新,致力于打破外企的技术垄断,填补国内市场空白。在他的带领下,利安隆不断发展壮大,于2017年1月19日登陆A股上市,并逐步发展成为具有完整产业链和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企业,在高分子材料抗老化领域占据重要地位。
四、股东与管理层
大股东与管理层关系
利安隆的实际控制人是李海平。李海平作为公司董事长,对公司的发展战略和重大决策有着关键的影响力。公司的管理层团队在李海平的领导下,负责公司的日常运营和管理。从公司的治理结构来看,大股东通过董事会对管理层进行监督和指导,管理层则向董事会负责,执行董事会的决策,两者之间存在着明确的授权和制衡关系。同时,公司的股权激励计划等措施也将管理层的利益与股东利益紧密结合,有助于促进管理层为股东创造更大的价值。
管理层管理能力评价
从战略层面看,管理层有着多层次发展的战略思维,带领公司在高分子材料抗老化领域不断拓展业务,积极布局润滑油添加剂、生命科学等新兴业务,推动公司实现多元化发展。在运营管理方面,公司不断完善治理体系,提升治理能力水平。公司在研发方面投入较大,研发强度冲入2024年石油化工民企百强前8,这也体现了管理层对技术创新的重视和推动能力。
重要股东及管理层股权增减情况
根据利安隆2024年三季报,十大流通股东中,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本期较上期自持股份减持16.54%至397.5万股。其他主要股东如天津利安隆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利安隆国际集团有限公司、天津聚鑫隆股权投资基金合伙企业(有限合伙)等持股比例不变。未发现管理层有股权增减的相关公开信息。
五、发展历程
- 2003年:公司于8月8日在天津市滨海新区成立,成为专业从事高分子材料抗老化化学助剂产品研发、生产、销售和服务的高新技术企业。
- 2017年:1月19日在深交所创业板上市,借助资本市场力量迎来快速发展。
- 2018年:开购衡水凯亚补充抗老化业务。
- 2022年:6月,天津市再次获评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同年,公司主营业务新增润滑油添加剂的研发、生产、销售及服务。
- 2023年:2月,获批国家绿色工厂;4月,完成对锦州康泰的并购;6月,取得“抗氧化剂亚磷酸三(2,4 - 二叔丁基苯)酯的制备方法”的发明专利。
- 2024年:1月自有资金2亿元向宜兴创聚电子材料有限公司增资,跨界入局聚酰亚胺领域;8月,交易及股权收购实施完毕,正式进军PI材料;8月20日,获得2024年度中国精细化工百强第50位。
六、核心竞争力
产品与技术优势
- 完整产品门类配套:是国内唯一、全球两家之一产品门类配套最完整的企业,覆盖抗氧化剂、光稳定剂等全系列产品,能一站式解决高分子材料抗老化问题。
- 技术研发实力强:持续加大研发投入,在同行业中处于领先水平。2024年上半年新增发明专利2项,新增授权专利10项。旗下韩国IPI公司在聚酰亚胺(PI)材料领域具备十余年研发经验,产品通过三星电子等国际大厂认证。
市场与供应链优势
- 优质客户资源:客户群体优质且广泛,覆盖全球涂料10强中的9家以及全球化工50强中的36家等,在行业内认可度高。
- 全球供应链布局:在全球多地布局生产基地,构建了双基地保供、快速反应的全球营销网络。
行业地位与品牌优势
- 行业地位显著:在高分子材料抗老化领域稳居国内龙头企业地位,在全球市场也具有较强的竞争力,2024年荣登石油化工民企百强第68位。
高分子材料抗老化行业没有绝对的龙头企业。如果仅从光稳定剂领域来看,宿迁联盛是国内光稳定剂行业的领先企业。
七、竞争对手
- 宿迁联盛:是全球最具规模的光稳定剂制造商之一,在光稳定剂领域尤其是受阻胺光稳定剂方面占据较大市场份额,业务结构稳定,产品涨价趋势使其业绩表现良好。而利安隆虽然产品覆盖抗氧化剂、光稳定剂等多个领域,但在光稳定剂单一领域的市场地位不如宿迁联盛。
- 北京极易:是抗氧剂1010、抗氧剂168、抗氧剂1076等产品行业质量标准的参与起草单位,在抗氧剂领域有较高的行业认可度和标准制定影响力。利安隆在行业标准制定方面的参与度和影响力局限于部分产品。
- 台湾永光化学:拥有50多年的行业沉淀,客户遍布全球100多个国家,其Eversorb系列光稳定剂在紫外线防护方面表现卓越。利安隆在全球市场的深耕时间和品牌知名度与永光化学相比有一定差距。
- 风光新材:生产及研发高效橡塑助剂系列产品,是行业质量标准的主导者之一,主要客户为大型能源央企,在通用型抗氧化剂领域有较高的市场占有率,毛利率也较高。利安隆的主要客户为跨国企业和龙头民企,在通用型抗氧化剂市场份额和毛利率方面不如风光新材。
八、财务分析
三季报指标情况
- 营业收入:2024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2.65亿元,同比增长10.57%。第三季度单季度实现营业收入14.45亿元,同比增长6.93%,但环比下降1.4%。
- 扣非净利润:前三季度扣非净利润3.02亿元,同比增长11.80%。第三季度单季度扣非后归母净利润0.90亿元,同比下降4.4%,环比下降20.7%。
- 毛利率:前三季度毛利率为21.13%,同比上升1.90个百分点。第三季度毛利率为20.60%,同比上升1.50个百分点,环比下降0.83个百分点。
- 净利率:前三季度净利率为7.23%,较上年同期上升0.04个百分点。第三季度净利率为6.34%,同比下降0.92个百分点,环比下降1.33个百分点。
- 经营性现金流:前三季度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2.88亿元,同比增长156.53%,第三季度单季度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为1.7亿元。
年度业绩判断
- 整体增长趋势:2024年前三季度利安隆营业收入和扣非净利润均保持了双位数的同比增长,尽管第三季度单季度业绩增速有所放缓,但整体仍处于增长态势,为全年业绩增长奠定了基础。如果第四季度公司能够维持现有业务规模,不出现大幅下滑,全年业绩有望实现一定幅度的增长。
- 盈利能力:公司毛利率和净利率在前三季度整体保持稳定,且略有上升,显示公司产品的盈利空间和盈利能力较好。虽然第三季度单季度净利率有所下降,但主要是受到宏观需求较弱以及费用增长等因素的影响。如果公司能够在第四季度加强成本控制和费用管理,提高运营效率,有望提升全年的净利率水平。
- 现金流状况: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大幅增长,表明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现金的能力较强,这有利于公司的资金周转和持续发展,也为全年业绩的稳定性提供了有力保障。
综合来看,基于2024年三季报的业绩表现,利安隆全年业绩有望实现增长,且在盈利能力和现金流方面具有一定优势。不过,需关注第四季度宏观经济环境、市场需求以及公司成本费用等因素的变化对业绩的影响。
九、在建产能及计划投产
- 高分子材料抗老化助剂领域:珠海基地有3万吨抗氧剂扩产项目,于2024年7月投产。珠海基地还有6万吨扩产9万吨抗氧化剂技改项目,2024年中报显示进度已达90%。
- 润滑油添加剂领域:2023年公司完成康泰二期建设和投产,2024年开工率持续提升,一期和二期项目产能形成合力。
- 生命科学和合成生物学领域:2023年1月,年产6吨核酸药物原材料中试研发装置投产;红景天苷已完成吨级中试放大,已具备产业化条件;聚谷氨酸已具备中试放大条件;透明质酸和特种氨基酸及其衍生物等项目正在进行技术验证和发酵分离纯化工艺优化。
- 高端电子级PI材料领域:宜兴创聚投资建设的研发中心和生产基地预计2025年底投产。公司PI国内生产基地于2025年2月动工建设,预计2026年初试生产。
十、存在的问题
业绩增长问题
- 净利润环比下滑:2024年第三季度公司净利润环比下降,主要因抗氧剂、光稳定剂、润滑油添加剂等产品随国际油价下降而调整,致毛利率环比下滑,同时汇兑损失使财务费用环比增加。
- 业务整合压力大:润滑油添加剂业务当前毛利率较低,在10%-17%,需通过产能释放和品质提升改善盈利能力。韩国IPI的电子级PI材料国产化生产线2025年投产,技术转化与市场验证进度存在不确定性。
财务风险
- 质押风险:截止2024年11月9日,利安隆整体质押股份占总股本之比为7.67%,累计质押市值5.12亿元。若公司股价下跌触及平仓线后无法补充质押,可能导致强制平仓,加剧股价下跌,影响控制权稳定性。
- 偿债压力:公司最近一期报告期内,广义货币资金为14.64亿元,短期债务为15.28亿元,广义货币资金低于短期债,存在一定短期偿债压力。
市场与经营风险
- 市场需求波动:抗老化助剂下游(塑料、橡胶)需求受宏观经济影响较大,若需求恢复不及预期,可能拖累业绩。
- 行业竞争激烈:抗氧剂、光稳定剂、润滑油添加剂等领域竞争加剧,可能导致市场份额和产品价格下降。
- 产能投放风险:新产能投放进度不及预期,会影响公司业绩增长和市场竞争力。
环保与合规风险
车规级PI材料需符合低VOC等环保标准,认证细节尚未完全披露,存在政策适应风险。
以上所涉及内容只作为案例分析和教学使用,不构成具体的投资建议,投资者应独立决策并自担风险。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