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几套HIFI搭配(四):iBassoDX300+SoftearsRSV

舅舅聊HIFI 2021-06-09 14:28:10

继续聊HIFI搭配!最近比较忙,接触的HIFI器材也比较少。这样也好,对于器材可以长情一些,有足够的时间折腾某一款播放器或耳机,品味它的声音特色,也是蛮惬意的事儿。最近经常听Astell&Kern SP2000以及刚出的PEE51小尾巴,还有iBasso DX300,耳机则多用Softears SRV和飞利浦X3。今天就先聊聊iBasso DX300和Softears SRV吧。两者都是几个月前上市的产品,我断断续续大概听了有2个来月。当然,与往常一样,之所以作为HIFI CP来聊,主要要是因为两者搭配起来很好听!

iBasso DX300

iBasso DX300正面采用了全面屏设计,一块6.5英寸的2340x1080 LTPS IPS显示屏覆盖了整个正面,很有视觉冲击力。而屏幕顶端也创意性的加入了指示灯元素。从正面看去,DX300的外观与现在的大部分手机无异,而播放器与手机不同,他需要更大的空间来实现优异的电路布局,因此,DX300在厚度上要比手机大得多。设计师巧妙将有边框做了倾斜设计使大多数用户可以轻松单手握持。

有边框的滚轮将电源键和音量调节功能融合在一起,手感和阻尼十分出色。依旧是完全开放式的安卓与MONGO PLAYER,但流畅度和整体体验要比之前的型号出色很多。

大家可以通过网络轻松了解到机器的参数和详细信息,这里主要谈谈DX300的几个优势。

FPGA-Master

iBasso整机的亮点有很多,但我个人认为其最大的亮点在于FPDA-Master。

其实大家对于FPGA并不陌生。FPGA(Field-Programmable Gate Array)翻译过来现场可编程门阵列的意思,它是在PAL、GAL、CPLD等可编程器件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的产物。它是作为专用集成电路(ASIC)领域中的一种半定制电路而出现的,既解决了定制电路的不足,又克服了原有可编程器件门电路数有限的缺点。”

FPGA就是一种半定制化的集成电路,其基本结构包括可编程输入输出单元,可配置逻辑块,数字时钟管理模块,嵌入式块RAM,布线资源,内嵌专用硬核,底层内嵌功能单元。

高级数字播放器中的FPGA通常起到CPU与DAC之间桥梁的作用,它对数字音频信号进行处理,最重要的是赋予其精准的时钟,尽可能降低信号抖动(jitter),从而让DAC可以发挥出最佳水平

那么MASTER是啥呢?

根据 音频接口I2S 协议, 在进行I2S 通讯时, 提供I2S 时钟一端 被称为master, 而另一端被称为slave. 在DX300设计之中, 为了保证时钟一致, FPGA 在与cpu , dac 通讯时, 都是作为master 的。这样保证cpu 的音频部份 与 dac 时钟 完全一致。同样的道理, DSD 格式也是这样保证时钟完全一致。

再通俗一点来讲,绝大多数播放器的FPGA只是起到一个接受命令和信号,并整理声音信号的作用。而iBasso DX300的FPGA MASTER有别于此,它的工作原理是,主动从SOC请求音频数据,并管理所有的时钟,实现全同步单一时钟源。

FPGA Master是主动请求数据,时钟上master,这样一来,FPGA处在整个音频系统的最顶端,拥有最高的权限。 CPU是受FPGA Master控制的, 通俗点说CPU是给FPGA打工的。这样设计的好处就是:最快的系统优先权,最精准的波形。

再从另一面说起。 安卓系统是一个多线程系统,CPU同时在进行很多的工作,音频只是一个小部分。

而且,音频部分优先级比较低。通过FPGA-Master技术, 音频部分拥有最高的优先权。而且FPGA是单一进程,主动从CPU获取数据,同时同步并生成音频时钟,将最精准的12S发给DAC,然后配合两颗Accusilicon飞秒晶振实现全同步单一的时钟源。

4 X CS43198 QFN 双并联设计

DX300采用4颗Cirrus Logic旗舰解码芯片 ----- CS43198 QFN版,双并联布局。iBasso DX300并不是第一款采用4 DAC布局的播放器,但其对于声音的优化的确值得肯定,这类多DAC并联的设计,可以有效降低蛋壳DAC芯片由于制造工艺和环境影响而带来的离散型失真。同时,对声音的细节和密度有非常直观的提升。

数字、模拟独立供电,充电方式较DX220 MAX更简捷

任何一个发烧友都知道,电源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左右着声音质量。尤其对于随身产品来说,体积与功耗的限制对电源系统的设计带来了更大挑战,然而如果供电问题做不好,后面堆上再多的黑科技原件也无法解决音质的短板。DX300采用了iBasso长时间研发并获得国家专利的音频播放器的供电电路。该专利电路采用了两块锂聚合物电池,分别对耳放卡和数字部分进行供电。

其实,iBasso早在DX220 MAX已经数字和模拟部分独立供电,只是DX220 MAX充电比较麻烦,除了TYPE-C充电接口,还需要用单独的充电器对模拟电路的电池进行充电。而DX300则是由一个Type-C接口对两块电池同时充电。但各自拥有独立的电源管理系统。通过一个专属电池对耳放卡进行供电,完全隔离来自数字部分的干扰。

独立供电主要是解决播放器带载较大时因数字电路和模拟电路相互影响所带来的声音失真问题。DX300所采用的专利双电池架构,能够保证数字电路和耳放模块的供电稳定性,其对声音素质起到的决定性的影响。

可更换模块设计 + AMP11 MK2

iBasso DX300采用了可更换模块设计,并随机搭载了AMP11 MK2模块。这是基于AMP8分立元件耳放线路打造的一款耳放卡,得益于独立供电设计,DX300最大电平输出大7.1Vrms,32Ω负载最大输出功率高达1240mW,±8V供电保证充足的能量,其搭配了3.5mm单端和2.5mm、4.4mm平衡输出,算是全面地照顾到了发烧友的搭配需求。

其实刚接触这台播放器时,我个人觉得,iBasso DX300在设计时没有考虑到DX200/DX220等老用户的换机需求。但是,我忽略了两个问题:

1. DX300首先在设计架构上就与DX200/DX220不同,这样以来,耳放卡不兼容也是理所当然的;

2. 拆开之后发现,DX300采用的耳放卡体积更大, 也就是说,DX300的耳放卡留足了空间为电路做文章。DX200和DX220所使用的AMP1~AMP9没法设计的复杂线路,就能应用在DX300的耳放卡上。

并且DX300的耳放卡采用独立电池供电,与数字电上独立出来,电源纯净程度上也大大提升。

其实关于耳放卡,我之前有比较过HIFIMAN, FiiO和iBasso的设计,后两者在更换上更简便,而iBasso DX200又能够在更换简便的基础上很好的照顾到了全面屏。DX300也是如此,耳放模块采用底部推入式设计,丝毫不会影响正面屏幕的尺寸。从DX200一路走来,我一直觉得iBasso的这个设计很出色。

2X2 MIMO,大概是目前国产播放器中速度最快的WIFI

2X2 MIMO无疑为播放器带来更强的WiFi 信号接收能力,其实2X2MIMO应该对声音信号的影响很大, 双天线对屏蔽的要求也更高。为了实现双天线iBasso的确实在布局和屏蔽上花了不少时间。 大家可以参考一下Headfonics上的评测,这里就不过多做描述了。DX300在竞品中wifi是最快最稳定的,下载速度要比某些机型快一倍。

SOFTEARS RSV(RS5)

SOFTEARS RSV是SOFTEARS Reference Sound 系列的第二款产品,V当然就是5单元的意思,从单元数量和四千多元的公模售价来看,其自然无法撼动RS10的旗舰地位。RSV的公模,腔体面板采用缎纹碳纤维与金箔组合的设计,设计师是想通过新锐材料与旧时代贵金属的碰撞,体现出时间所带来的融合。其在色彩上与qdc蒙娜丽莎和森韵乌金有些相似,与两者不同的是,碳纤维缎纹带给人很强的层次和立体感。

0.78 2pin插针,相比市面上许多贵价耳机,RXV在耳机插座部分做了沉降设计,增加连接稳固性的同时,也让耳机与线材连接后看起来不那么突兀。

RSV的设计师在分频处理和声音的调校上颇费了一番工夫。该耳机采用物理分频和功率分频相结合的方式,其低频采用LRC 3阶低通滤波,中频采用阻抗调校混合低通滤波,高频采用薄膜电容进行高通滤波,六个分频器件将信号合理分配至五个单元。然后,借助高精度3D打印工艺在RS5上实现物理滤波结构,以十分之一毫米精度精确控制每个声通道的直径和长度,在阻尼材料的配合下将声音精调至理想状态,最终使这条耳机呈现出全频段高度一致的相位。

声音

ibasso DX300DX300出色的核心指标有关,该播放器实测信噪比到125dB,THD+N -113dB,动态范围达-125dB。我搭配过不同的耳机来测试3个音频输出口,这台机器具备相当干净的声底,同时,它对于不同音乐类型的表现亦有较为均衡全面的照顾。它有自己中正与克制的语调,对于声音轮廓的刻画有其刚毅的一面,而又不会丢失声音的绵醇细腻,CS43198出色的解码能力和信息展现力让这台播放器展露出强悍的声音细节与丰盈细腻的层次,尽管它的售价不足万元,但在我个人看来,DX300却具备万元级播放器的声音水准。

RXV改善了RS10较为难推的诟病,更容易驱动,搭配不少小尾巴、手机、iPad等数码设备,也能体现出相当出色的声音水准。比如我用iPad mini5来驱动RSV 听THE CORRS那些不插电,该耳机能够细腻、贴切的表现出人声的层次,信息量呈现也异常丰富,中低频显得非常有底气,给人以热忱和聆听的兴致。简单的搭配足以能够判断出RSV的声音,在风格上,RSV和RX10的差别,有些像是Neumann KH120和真力G8030,前者有底气,低频的体现和音乐表现力更为出色,后者足够的干净规整,RSV作为一条声音具有参考意义的耳机,有自己明显的声音风格和底气。我们可以把它理解为味道。我们不能忽略一个问题,那就是RV5是为发烧友设计的HIFI产品,所以,在复合声音正确的方方面面“规矩”之上,稍微润色一下。

iBasso DX300和SOFTEARS RSV搭配到底如何呢?

Wes Montgomery的《Canadian Sunset》,这套搭配将爵士鼓节奏镲和踩镲的的音准和残响,以及电吉他厚重柔软的音色和明快的速度表现的很准!同时又能将这类音乐表现的圆润细腻。两者搭配出来的中低频底气很足,声音欢快而又活力,老录音里的底噪也有清晰的表现,但又不会给人过于洋溢的感觉。

Ben Webster和Oscar Peterson的《The Touch of Your Lips》,萨克斯吹奏时空气摩擦管壁的细节体现的特别迷人,尤其是弱奏时的声音,或轻柔或深沉,满满的细节与乐器的质感,让人欲罢不能。其实这套搭配并没有将萨克斯的低音部分表现的过于沧桑而厚重,我试过用不同的耳机来听这首曲子,RSV只能说低频在量感上适中,更侧重于力度、弹性等方面的素质表现。就拿背景里的大贝司拨弦来说,能将蓬松低沉的味道传达出来,但又不回去刻意做太多的渲染。而且RSV是我是我听过为数不多的能将动铁单元的发声做的有“圈”味儿的耳机,有些动铁耳机的低频量感给的多,但对于敲击鼓面时的弹性与张力的还原表现的还有些差距,能够听出刻意渲染的成分,而这些方面RSV在DX300的驱动下却表现的十分出色。这一点上也可以从Caro Emerald的《Dr. Wanna Do》中体现出来,这套搭配将节奏爵士的伴奏表现的力量充沛,回弹与速度感优异,有残响但丝毫不拖拉,又有足够的厚度来支撑。提到量感么,又比我个人非常喜欢的宝华C5查了一丢丢,但在素质上却完全不是一个数量级。

这套搭配,出来的人声纤细、自然、用来听爵士乐和Blues多了一点点醇厚的韵味,声音密度和厚度都可圈可点。刘耳朵《无尽的舞会》,DX300 + RSV把人声处理的非常干净,这也让刘耳朵的声音听起来十分清澈,嘶哑的嗓音、喘息与呐喊,间把悲伤与黯淡唱尽,有时候民谣反而是判断器材优劣的最简单的素材,一把吉他、一副嗓子,任由你如何表现。转而听听娇羞柔美的邓丽君,有别有一番味道。这套搭配能够体现出女声的唇齿纤细与柔情娇美,对于人声的亮度把控的也特别好,可谓“润柔明媚”。

高频的延伸与密度表现非常感人,算不上特别澈烈的通透,但对于小提琴等乐器纤细的细节体现非常到位。冲了明亮温润,也能感受到小提琴饱满的质感。用来听Wilhelm Kempff弹奏的舒曼A小调钢琴协奏曲第一乐章温柔的快板,刚开始钢琴的音色表现的温润明亮,对于泛音的处理及时而讨巧,随着节奏的流淌,整个音乐的空间感和临场感也有得当的体现。DX300其实对于室内乐、交响乐的声场和乐器定位做的满规整,而RSV声场谈不上大,也没有像某些耳机那样刻意通过残响去渲染,但这套搭配对于这首曲目的表现还是让我个人比较满意,严谨?含蓄?激昂?......传达出音乐的精气神,或许正是Reference Sound的使命所在,而这套搭配在这方面表现的丝毫不含糊!

0 阅读:4

舅舅聊HIFI

简介:不定期提供HIFI器材评测及购买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