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日本媒体可是一点也没闲着,特朗普这边刚提出要“重振美国造船业”,誓言要让该行业“回归美国”,日本媒体就泼了特朗普一盆冷水。据观察者网3月11日报道,日本《经济新闻》发文称,在造船这件事上,美国现在的产能连中国的零头都赶不上,只有可怜的1/200。

回望上世纪40年代,美国造船业可是全球的扛把子,二战时特别是太平洋战争爆发后,全球80%的船都是美国造的,从业人数超过了惊人的140万,但随着战争结束后一路下滑,再加上产业空心化,如今就彻底不行了。数据显示,2024年美国商船产量只占全球0.1%,而中国包揽了55.7%的完工量和74.1%的新订单,过去十年,美国平均每年造不到5艘船,中国一年能造1700多艘;而且在成本上,同样造一艘3.3万吨的集装箱船,美国要花3.33亿美元,中国只要5500万美元,够美国造六艘的钱,在中国能造更多,这就是中国的产业链供应链优势。
为啥会出现这么大的差距呢?这纯属是美国自己作的。几十年来,美国的造船产业链越来越不完整、有经验的工人断层严重,还自己作死总搞贸易保护政策,比如《琼斯法案》就规定,美国国内航运必须用自家造的船,结果船厂只接国内单子,技术越来越落后;而中国凭借完整的产业链、LNG船、大型邮轮的突破和成本优势,从低端市场切入,最终在全球造船业分得了一大杯羹。

眼看这差距越来越大,一时半会也追不上了,特朗普政府也不想着好好脚踏实地,反而试图通过贸易壁垒削弱中国造船业。特朗普政府此前宣布的第一招就是准备收天价停船费,对中国制造或悬挂中国国旗的船舶,每次停靠美国港口收取最高150万美元费用,还计划将资金注入“海事安全信托基金”来补贴自家船厂;第二招就是成立造船办公室,协调军船和商船生产,给税收优惠和低息贷款;第三招就是强制用美国船运货,要求到2032年,美国进出口货物中15%由本土船舶运输。
这样一搞,特朗普觉得美滋滋,可航运公司肯定是不愿意了,要知道现在全球29%的集装箱船是中国造的,70%的新订单也在中国,真要是收这笔费用的话,每年得多花300至520亿美元,最后还不是美国老百姓买单?更搞笑的是,美国80%的外贸是依靠海运的,但自家船只能运2%的货,就算想强行换掉中国船,美国自己造不出来,日韩船厂也早就排满队了。
其实,日媒说是中国造船业规模是美国的200倍,而中国在造船业上领先,靠的不光是规模。2024年,中国造船三大指标也就是完工量、新订单、手头订单量全球占比全都超过了50%,连高端的LNG船和豪华邮轮订单也非常多,而且中国现在有56座10万吨级船坞,这些产能要是被逼着转去造军舰,分分钟能下饺子一样造航母。

特朗普的造船政策,本质是企图用政策硬杠市场规律,但美国造船业的问题出在美国自己身上,比如产业链退化、效率低下,和中国造船业崛起的关系不大。即便成功限制中国造船业,受益者也是日韩,而非美国。美国要是继续自欺欺人,最后只会搬石头砸自己的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