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5日,根据路透社报道特朗普最近又在社交平台上发文抱怨,说中国拒绝接收美国波音公司生产的飞机,声称这对美国制造业是一次“极大的不尊重”,还指责中国“搞小动作”,甚至说这可能是“政治报复”。
但让特朗普更难以接受的是背后更加现实的问题:美国波音飞机真的在被中国“退货”,而且不是一架,是两架。
4月18日和21日,两架波音生产的737MAX客机先后离开中国,这直接展现了中方的强硬态度,要知道哪怕全球范围内,这种民用飞机交付后“退货率”都极低。
那么中方为什么这次会选择“退货”呢?我们对波音说“不”的底气何在呢?

事情的起因要追溯到中美之间的经贸关系。在过去,波音飞机在中国市场几乎畅通无阻,作为全球第二大航空市场的中国,曾经是波音最重要的买家之一。

每年大量的波音737、787等型号的客机,被源源不断地送往中国,用于满足国内航班不断增长的运力需求。
对波音来说,中国市场是收入的重要来源,也是一种国际信誉的象征。但这种局面在过去几年里发生了变化。
先是波音737 MAX接连出现重大安全事故,引发全球范围内的停飞和安全审查。

随后,美国方面以国家安全为由对中国企业频频施压,从高科技领域的芯片封锁,到新能源、绿色科技的限制措施层出不穷。
面对这些行为,中国并没有急于正面对抗,而是选择在更具策略性的领域展开反制,其中包括民用航空。
近期,中国明确拒绝接收已在订单中的波音客机,先后退回了两架已经完成制造、等待交付的波音737 MAX。

这一举动立刻在国际航空领域引发震动。毕竟,一般来说,民用飞机一旦进入交付程序,退货的可能性极低,除非是出现严重的政策转变或安全隐患。
中国此举显然不是偶然,更像是一次精心安排的信号释放。
从表面上看,波音的飞机被退回的原因是“商业考量”,但稍加了解就能看出,这背后是中国在用更灵活、更高明的方式回应美方不断加码的打压。

特朗普所说的“政治报复”其实并不准确,这更像是一种策略性的平衡行为。既不撕破脸,又能让对方感受到压力,正是中方近年来在国际经济博弈中常见的手法。
而对于波音公司来说,这种被退回的打击远比特朗普的推文严重得多。
一架波音737 MAX的售价大约在5500万美元左右,中国如今对其加征的关税已经高达145%,这意味着如果中国航空公司要接收这类飞机,必须为每架飞机支付超过1.3亿美元的价格,相当于原价的两倍多。

面对这样的成本上涨,没有哪家航空公司还愿意心甘情愿接盘,退货几乎成了唯一的理性选择。
更具现实意义的是,中国并不是没有选择。过去依赖波音的时代已经过去了,如今中国自主研发的大飞机C919已完成试飞并开始小规模投入商业运营。
C919投入运营,波音损失大量市场这款国产干线客机虽然起步晚,但凭借政策支持、市场需求和制造能力的逐步提升,正在快速填补国内市场的空白。

虽然C919在整体性能上与波音、空客的成熟机型还有差距,但在内需市场中,其价格优势和供应链可控的特性,已经足以对波音构成实质性威胁。
中国民航市场巨大,仅国内航线每年就需要数百架新飞机。
过去这些订单大部分流向波音和空客,如今中国航空公司可以优先采购国产C919,不仅节省采购成本,还能减少对国外技术和服务的依赖。这对中国来说是双赢,对波音而言却是直接削弱。

特朗普虽然不懂这些航空细节,但他能感受到来自经济数据和企业压力的变化。他对波音被退货一事异常愤怒,是因为这不仅是一个贸易摩擦中的小事件,更是美国制造业地位遭受挑战的象征。
波音是美国少数几个还在进行大规模重工业生产的企业之一,其背后代表的是美国工程技术、出口能力和就业岗位。
一旦波音在全球市场丧失竞争力,受影响的将不仅是航空业,还会连带整个制造业体系。

现在的特朗普政府显然希望通过继续施压,让波音的订单重新回到正轨,但现实却没有那么乐观。中方不仅没有让步的迹象,反而通过对波音的冷处理方式,释放出继续走自主化路线的信号。
而且,随着中国C919逐步提升产能,未来类似波音这样的退货事件可能会越来越多。就算短期内不完全替代波音,长期来看,这种趋势几乎不可逆。
中美贸易失衡,关税战挽回不了特朗普口中的“贸易平衡”,在这样的局势下越来越难维系。过去美国可以凭借技术垄断和话语权,逼迫其他国家接受其工业品,如今这种局面已经在改变。

中国在一些关键领域通过自主研发和政策引导,逐渐摆脱对美依赖。
从芯片到飞机,再到新能源和高铁,越来越多的行业正在发生“去美国化”的过程。而波音事件,只是这场经济变革中的一个注脚。
特朗普的抱怨未必是毫无根据,他确实代表了一部分美国制造业的焦虑情绪。

但问题在于,这种焦虑不是靠喊话能解决的。如果美国无法恢复制造业自身的核心竞争力,只靠制裁、关税和强硬姿态来维持优势,只会加速被其他国家赶超的进程。
波音被退货不是偶然,也不是一次性的商业纠纷,而是一个信号,一种趋势的体现。中国不再是被动的采购方,而是在逐步成为供应者。
特朗普可以在社交媒体上继续发泄不满,但他已经很难逆转这场正在发生的全球制造业格局重构。波音的飞机飞离中国,不只是两架飞机的离开,更是美国优势的逐渐远离。
参考资料:
上观新闻 2025-04-19 《特朗普要亲手“扼杀”美国波音?》
解放日报 2025-04-21 《特朗普政府引爆关税“核弹”,“回旋镖”或正中波音眉心》
新浪财经 2025-04-17 《中国按下“暂停键”,“波音重大挫折”》
东南早报 2025-04-22 《“两架波音飞机从中国返回美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