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岁那年我入伍参军,舅舅塞给我200块钱,舅妈得知后追了我3里地

暖梦寄情 2025-03-26 15:49:53

“你就这么走了?”她站在村口,气势汹汹,手里紧握着扫帚,目光锐利得像要把我刺穿。“你给我站住!”我心头一紧,拔腿就跑,留下她气急败坏的叫喊声在身后回荡。这场追逐的源头,还得从我18岁那年说起。

1998年,我18岁,那一年,我接到了梦寐以求的入伍通知书。消息传遍了小山村,大家都说我家祖坟冒青烟了。可是,只有我们一家人知道,这份荣耀背后,是说不尽的辛酸。家里的土坯房,屋顶漏雨,墙壁斑驳,冬天寒风刺骨。为了填饱肚子,父母起早贪黑地劳作,可收成却总是微薄。

大学,对于我来说是一个遥不可及的梦。高昂的学费,是我们这个家庭无法承受的重担。我参军,与其说是追逐梦想,不如说是为了减轻家里的负担。通知书到来的那天,父亲沉默了许久,最终缓缓吐出一句:“去吧,出去闯闯也好。”母亲则红着眼眶,叮嘱我到了部队要听话,别惹事。

临行前一天傍晚,舅舅挑着一担柴火来到我家。他放下柴火,从破旧的布袋里掏出一个塑料袋,里面装着两百块钱。我知道,这是舅舅省吃俭用攒下的,对我们家来说,这是一笔巨款。我推辞,舅舅却板着脸说:“你要不拿,就是看不起我。”我只好收下,心里却想着以后一定要报答他。

母亲望着舅舅离去的背影,叹了口气,说舅舅是个好人,只是娶了个厉害媳妇。舅妈是村里有名的泼辣人,嫌我们家穷,从不来往。第二天清晨,我告别父母,踏上了前往部队的路。走到村口,却听到舅妈的喊声。

她追上来,劈头盖脸地问我:“你舅舅是不是给了你钱?两百块!他是不是给了你两百块?”我支支吾吾地说,我妈会还的。她冷笑一声:“还?他倒是大方!咱家穷得连盐都买不起,他还有脸给你们钱?”我低着头,不敢说话。

她骂了一通,突然叹了口气:“算了,既然给了你,就收着吧。出去好好当兵,别丢人。”我惊讶地抬起头,望着她转身离去的背影,发现她走路一瘸一拐的,像是扭伤了脚。那一刻,我的心里五味杂陈。

到了部队后,我刻苦训练,每次领到津贴,都会寄一部分回家,并写信报平安。信里,我从未提及那两百块钱。几个月后,我收到家里的来信,说舅舅病重。我心急如焚,连夜请假赶回了家。

回到家,我看到舅舅躺在床上,骨瘦如柴,脸色苍白。他看到我,勉强挤出一个笑容:“安生回来了?”我强忍着泪水问他怎么了。舅妈在一旁冷冷地说:“看病?拿啥看?钱呢?”我这才明白,舅舅的病是拖出来的,他把所有的钱都给了我。

我跪在床边,哽咽着说不出话来。舅舅却笑着说:“说啥对不起?你过得好,我这心里就踏实了。”我掏出身上仅有的几百块钱,想给舅舅看病,却被舅妈一把拍掉:“你以为几百块就能治病?这点钱还不够吊瓶的!”

那一晚,我彻夜难眠。第二天一早,我跑到镇上的医院,了解了舅舅的病情和治疗费用,然后赶回部队申请了紧急救助。不久,舅舅住进了医院,病情逐渐好转。我经常寄钱回家,母亲在回信中说,舅舅的身体好多了,舅妈嘴上不说,心里却很感激。

退伍后,我在镇上找了份工作。每次回家看望舅舅和舅妈,舅妈总是嘴上嫌弃我烦,手里却忙着给我做我最爱吃的面条。有一次,我忍不住问她:“舅妈,你以前不是不待见我吗?咋现在对我这么好了?”她白了我一眼:“少废话,谁让你是我家安生!”我的眼眶湿润了,感受到了一种从未有过的温暖。

舅舅的200元,舅妈的3里追逐,包含着他们对我深沉的爱。这份爱,如同一盏明灯,照亮了我人生的道路。这200元钱,不仅仅是金钱,更是一份沉甸甸的亲情。它教会我感恩,教会我责任,教会我如何去爱。这份亲情,我会用一生去珍藏。您觉得,这200块钱的意义是什么呢?

0 阅读:6

暖梦寄情

简介:感谢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