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汽车贸易有限公司原总经理王璟被查,这事儿是冰山一角,还是牵一发而动全身?
最近,上海汽车圈儿不太平。
上海市监察委一纸通报,把上海汽车贸易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上汽贸”)原总经理王璟送上了舆论的风口浪尖——涉嫌严重违法,正在接受调查。
你品,你细品,这“严重违法”四个字,信息量可大了去了。
按理说,高管落马也不是啥新鲜事,但这次偏偏有点不一样。
这“原总经理”的头衔就有点意思。
市监委都说是“原”了,但天眼查上人家还挂着总经理的名头呢。
你说这是信息更新不及时?
还是另有隐情?
这背后的水,恐怕比想象的深。
再说说这位王璟,履历倒是挺丰富。
公开资料显示,他曾在二十一世纪空间技术应用股份有限公司IPO期间担任保荐代表人。
但就在今年年初,他因为未勤勉尽责,对发行人商誉减值、关联交易等核查不充分,被中国证监会采取暂不受理相关文件3个月的措施(2024年1月29日至2024年4月28日)。
说白了,就是工作不够认真,挨了罚。
证监会的处罚跟现在的“严重违法”不是一回事。
但这两件事放在一起,难免让人浮想联翩:这位王总,是不是一直以来都有点“不拘小节”?
除了上汽贸总经理,王璟还在南京东华车享家汽车科技服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东华车享家”)任职。
这家公司是干啥的呢?
主要是做汽车后市场服务的。
汽车后市场,那可是个油水十足的行当。
比如,汽车维修保养,配件更换,美容改装……随便一个环节,都能玩出花来。
你说,王璟会不会利用自己在上汽贸的地位,给东华车享家输送利益呢?
这只是猜测,具体情况还得等官方调查结果。
但不得不说,高管兼职,确实容易滋生腐败。
说完王璟,再把目光放到上汽集团。
作为中国汽车行业的领头羊,上汽集团的一举一动都备受关注。
2023年,上汽集团的日子其实不太好过。
全年销量502万辆,同比下降5.3%。
市场竞争激烈,新能源转型压力大,再加上芯片短缺,原材料涨价……各种不利因素叠加在一起,让上汽集团有点喘不过气。
就在上汽贸总经理被查,无疑是雪上加霜。
上汽贸是上汽集团的孙公司,主要负责汽车贸易业务。
按理说,这个部门应该是集团的“现金奶牛”。
但现在看来,这头“奶牛”可能有点问题。
更让人玩味的是,2023年7月,上汽集团旗下的上海车享科技产业有限公司(上汽贸的直接控股公司)也发生了人事变动,原总经理徐敏卸任,由邵静波接任。
这人事变动,跟王璟被查有没有关系呢?
要说上汽集团内部有问题,也不是啥新鲜事。
远的不说,就说近几年,汽车行业的反腐力度一直在加大。
2022年,中国第一汽车集团有限公司原党委常委、副总经理秦焕明也因为涉嫌严重违纪违法被查。
这些案例都说明,汽车行业,尤其是国有汽车企业,存在着一定的腐败风险。
为啥呢?
一方面,汽车行业资金密集,权力寻租空间大。
国有企业体制机制不够完善,容易滋生腐败。
再说了,2024年初,上海市纪委监委就明确表示,要加大对重点领域、关键环节的监督执纪力度,严惩腐败行为。
王璟被查,很可能就是上海市反腐工作的一个缩影。
话说回来,王璟被查,对上汽集团来说,无疑是一次警醒。
亡羊补牢,为时未晚。
加强内部管理,完善制度,堵住腐败漏洞,才能让上汽集团走得更稳、更远。
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
凡事都有两面性,但底线不能破,红线不能踩。
出来混,总是要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