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宾商学创办人吴婷:华为车BU要如何盈利?答:复制问界!

嘉宾商学 2023-01-04 14:51:16

每到岁末年初的时候,各种年终盘点和榜单就出来了,最得意最失意的几大公司、行业TOP10之类的,今年也不例外。聚焦到汽车行业,2022我们要想选出最得意的造车公司,那可真心有点难:特斯拉从400多美元跌到100多美元,蔚小理跌幅更大;比亚迪相对稳定一些,销量也不错,但是又遇到巴菲特减持,这个事情有点儿闹心。

不过,我们要是把跨界造车的选手也囊括进来,我觉得,华为比较合适当选。2022年,是华为造车的落地年,它也借用问界狠狠地秀了一把肌肉。

2022年12月,余承东在内部会议上说,华为车BU要在2025年盈利,看上去很乐观。但是华为车BU成立才3年,研发投入巨大,新势力都没盈利,凭什么它能盈利呢?

在我看来,答案可能就在问界里。

但我说的不是卖多少辆问界M5、M7,而是,华为要把以问界为代表的智选车模式推广开来。

为什么这么说呢?

目前,华为跟车企合作造车,主要是两种模式:第一种是Huawei Inside模式,华为提供全栈智能汽车解决方案,相当于把智能的部分打包卖给你,还能挂上Huawei Inside标志;第二种是智选车模式,华为不止提供智能解决方案,还深度参与整车的设计当中,造出来的车,还能在华为的门店去销售。

在过去的两年里,Huawei Inside模式,落地更快一些。北汽的极狐阿尔法,长安的阿维塔,还有广汽埃安的新车型,都选择了这种模式。你看,北汽、长安、广汽,传统国有大车企来了一半。在这三家里,跟华为合作最早、声量最大的是极狐,光演唱会就办了好几场。但是从市场反馈来看,极狐却有一点让人失望。2022年前10个月,极狐累计销售1万多台,只完成了全年目标的29%。其中有Huawei Inside加持的阿尔法,从7月开始正式交付,但是月销也就千八百辆。

为什么被寄予厚望的极狐,市场表现会这么差?

这既有极狐自身的问题,其实也有跟华为合作关系的问题。我在前面的案例里曾经给大家分析过,北汽新能源的基因是To B的,它过去主打出租车和网约车市场;而极狐的使命,就是撕开口子,打开C端市场,再加上上来就打高端,所以这个城池不是那么好攻下的。

在诸多车企跟华为的不同合作关系上,我用一句话来形容,叫做“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在华为智选车合作模式下的问界,市场表现,就很炸裂。

从2022年3月份交付以来,到11月底,问界系列累计销量超过6.6万台。其中10月份超过12000台,1个月顶极狐10个月。

是什么导致了问界的炸裂呢?

很多人会说,是因为华为站台卖力吆喝,还有遍布全国的华为门店做销售渠道。这个没错,但我认为也不能忽视了问界产品层面的竞争力。

比如虽然问界和Huawei Inside都有业内顶级的人机交互系统、都支持多设备自动流转。但是问界的许多硬件,也是华为主导开发的,比如华为智能座舱,就是在问界首发的。还有问界M7的零重力座椅,这是余承东提出来的想法,因为它的定位是商务车,余承东判断用户有在车里休息一下的需求,所以开发一把零重力座椅很有必要。到现在余承东也一直对这个产品功能非常得意。

也就是说,从智能车机系统到智能硬件,从产品研发到落地销售,问界全面华为化,当然要比Huawei Inside更有优势。

好了,现在回到最初的问题,为什么说华为车BU要想盈利,必须推广智选车模式呢?

不光因为智选车销量高,也因为它的商业模式更成熟。

在Huawei Inside模式下,华为只能赚零部件的钱;而智选车模式下,华为既能赚零部件的钱,也能通过终端零售店卖车,分享渠道的利润。有媒体报道过,在智选模式下,华为和厂家的分成大概是1:9。比如26万的问界M5,华为能拿到2.6万元。这2.6万元里,技术授权费占2成,渠道费占8成。

当然,更长期主义的钱,是华为借智选模式曲线救国,借此进入到整车开发领域,以便于未来软硬件一体长线价值的实现。

最近几个月,关于华为智选车的合作消息也越来越多了。比如跟奇瑞合作的智选车,计划2023年4月上市。据说对标的是特斯拉Model3,是一辆20万级别的轿车。还有看到问界热卖开始眼红的极狐,它也要跟华为合作智选车了,而且可能会启用新的品牌,跟极狐打出一个差异化……

我想等这些智选车跟问界一样热卖的时候,华为车BU的盈利就有希望了。

最后问题来了:你认为问界热卖是偶然还是必然呢?华为的其他智选车,还会像问界这样成功吗?欢迎来留言说说你的看法。

作者 | 吴婷

参考资料:

[1]辛野.华为,「卷」入汽车业.人物.2022

[2]窦亚娟.独家丨华为车BU 2025年要盈利,与奇瑞合作研发20多万轿车,明年4月上市.晚点.2022

[3]李信.华为汽车,靠什么在2025年实现盈利?.连线出行.2022

0 阅读:158
评论列表

嘉宾商学

简介:商界引领者的黄埔军校,是中国唯一的全案例学习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