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夏周
在小红书蹲AI动画番剧已成为二次元们的新风尚。
“终于把这112秒动画做好了……”
个人动画创作者柔树特效这几天异常忙碌。自4月10日开始,柔树特效就在他的小红书账号上开始更新连载一部名为《观察者悖论》的AI动画番剧,上线没多久即拥有了大批死忠粉,他们每周固定时间在柔树特效的小红书账号上催更。
《观察者悖论》不仅没有一点AI味,甚至达到了一流日本动画番剧的水平,让人看得津津有味。
利用生数科技旗下的视频大模型Vidu,柔树特效出色地还原了日本动画番剧的质感和氛围。评论区中,粉丝们都在称赞《观察者悖论》运镜流畅顺滑。一些粉丝表示,猫猫扭动身体的动作和飞蛾张开翅膀的样子,比很多手绘动画还要自然。
152亿票房的《哪吒之魔童闹海》,为中国动画行业打了一针强心剂。然而,理性的动画人们显然无法忽视行业内依然存在制作成本畸高、周期拖延和人才稀缺等一系列问题,据迪斯尼或者好莱坞的工业化流程生产仍有一段距离。
AI动画给了我们一个新的思路。实际上国内三大视频平台都已经把AI工具带入动画生产流程中,而现在,又有一家中国AI公司向全行业秀了秀其肌肉。
本周,生数科技正式发布了最新视频生成模型Vidu Q1,主打高质量。据视频生成模型权威测评基准VBench-1.0以及VBench-2.0刚刚发布的测评结果,Vidu Q1在VBench系列的两个榜单上超越了Runway、OpenAI的Sora、快手的Kling等国内外顶尖模型,拿下文生视频赛道榜单双第一,在视频质量、视频语义一致性等综合维度达到SOTA水平。
SuperCLUE也发布了最新的图生视频专项榜单,Vidu Q1以动漫风格63.52、写实风格67.78拿下双榜单第一,展现了新模型在专项应用层面强劲而稳定的图生视频能力。
Vidu Q1不仅做到效果最强,而且还做到了极高性价比。过去使用传统动画制作复杂的特效,5秒钟就要耗费数十万元的成本,现在,Vidu Q1制作相似质量的AI动画特效,1080P 5秒钟最低需要1.34元,而且还能批量生成,大幅节省了制作成本和时间。
中国动画产业或许可以借助Vidu 这类AI视频生成模型打造AI原生视频工作流,实现弯道超车,缩短与迪士尼等好莱坞顶尖动画公司的距离。
中国动画的产业链形态仍然处于一个1.0状态,成熟度无法与好莱坞的动画公司相提并论。
这是多位动画资深人士对当前中国动画产业的共识。
制作门槛一直是制约中国动画产业向前发展的重要因素。成本、工期、人力,这些现实问题往往令许多有潜力的动画项目和公司走向了遗憾的结局。
《哪吒之魔童闹海》成为全球动画票房冠军背后,是上百家动画公司参与制作,甚至一些重要的工作室还会派人到可可豆动画驻场,一待就是一年以上。
哪吒之魔童闹海(图源:豆瓣)
《哪吒》从第一部到第二部做了五年半的时间,追光动画的每一部《白蛇》系列动画也间隔了三年时间。华强方特的《熊出没》大电影系列能够稳定保持每年一部的制作周期,反而是行业的“异类”。
实际上,国内大部分动画供应链都是数量多、规模小,且抗风险能力较弱。一些公司给大项目做了两三个镜头就倒闭了。
如果可可豆动画想要他们的每一部作品都能获得同等的视效水准,都是一个极难完成的任务,需要他们构建完善的供应链体系,并确保整个供应链的下游公司都能平稳运营,更何况那些资金和制作经验都较为欠缺的公司。
究其原因,动画制作依旧是一个劳动密集型产业。一个成规模的动画制作团队,至少要200人。即便在二、三线城市,这些成规模的动画工作室每个月的总体支出都要在200万元上下。如果把工作室搬到北上广深等影视资源充足的一线城市,运营成本更是直接上涨3-5倍。
为了维持公司的运转,动画工作室需要源源不断地开辟新项目,或者接外包。如此一来,动画工作室无法打磨属于自己的原创IP和精品项目,工作室的运营成本陡然攀升,公司运营层面的不确定性也随之而来。
产业链不稳定,伴生而来的问题就是动画的制作周期被拉长。现在一部CG动画电影,短则3年,长则5年。如果经历了剧本修改或者美术风格的大调整,动画制作的周期还会进一步拉长,返工是动画制作的死穴。
熊出没重启未来(图源:豆瓣)
与此同时,中国动画人才的绝对数量也严重不足。大批量到海外学习先进动画技术的高阶人才,往往会留在好莱坞的知名动画公司。毕竟,现在国内影视动画的项目太少,需要精良制作的动画就更少了。
依靠现有的制作模式,将近90%的动画公司要么依靠补贴维持运营,要么生产公版IP动画。他们很难有余力和资本生产自己的原创IP动画。久而久之,整个产业继续陷入恶性循环,新锐的创作者和新鲜的创意很难被观众看见。
如何让中国动画产业从1.0迈向工业系统化流程的2.0阶段,快速追平迪士尼,或许得借助AI视频模型的力量。
起初,人们对于AI技术运用到动画制作中还存在着诸多伦理和版权争议。随着视频大模型技术的不断进步,人们对于AI动画逐渐从抗拒走向接受。
在中国本土,AI动画的发展迎来了爆发期。中文在线则上线了《开局物价贬值》《我在诡秘世界玩嗨了》《重生天尊在都市》等多部播放量破千万的AI动漫短剧,并在2025年单独成立了AI动漫部。
日本的AI动画也获得了新进展。上个月,日本首部AI动画《双子姐妹》在MBS电视台播出。生成式AI被全面运用到这部动画的制作过程中。
最近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斯坦福大学、英伟达等机构联合制作一部60秒钟的AI《猫和老鼠》短片爆火网络。这些短片都是由视频大模型一次性生成,网民们感叹不可思议。毕竟,这些《猫和老鼠》短片和他们小时候看过的经典动画,在画风和气质上别无二致。
社交平台上,一股AI与动画相结合的风潮正在蔓延。GPT-4o图像生成功能发布后,第一个带火的正是吉卜力动画风。人们把自己的照片“投喂”给AI,能够迅速生成一张吉卜力动画画风的图片。在此基础上,AI动画创作者产出了吉卜力风格的《指环王》和《老友记》等动画短片。
事实上,吉卜力AI动画成为时尚单品之前,在社交媒体上已经出现过大规模使用Vidu视频生成模型制作AI动画的风潮。随着熟练度的提升,日本AI创作者已经可以产出不输专业动画公司的作品,这些作品在社交媒体上的播放量大多突破百万。动画创作者神威是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一位。
一次偶然的机会,AI动画创作者神威接触到了Vidu视频大模型。在神威看来,Vidu最大的卖点就是能够为原本较为单一的AI动画增添更多风格,带来AI动画的多元化。
前段时间,神威发布了一部名为《Chrono Heart》的动画预告片。这部动画预告片的建筑物全部由巨大的时钟构成,时空穿梭、蒸汽飞艇和巨大机器人等日本动画中常见的元素纷至沓来。这部短片让神威近期AI动画播放量创新高。
注:神威制作的AI动画《Chrono Heart》
AI视频模型的流行,冒出了越来越多独狼创作者或10人以下的小型工作室。诸多有意涉足动画产业的非专业人士,开始利用各种大模型,构建一套完整的工作流程,从而实现AI动画的稳定产出,支撑一人工作室的运营。
AI动画创作者“AI画中画”在接受采访时公开了他制作AI动画的全部流程。
创作AI动画的过程中,AI画中画首先使用语言大模型生成初步的视频剧本。对剧本进行人工打磨后,他就将剧本用语言大模型细化为分镜脚本。接着,AI画中画使用Midjourney或Stable Diffusion等工具生成图片素材。最后,AI画中画对部分图片进行PS重修,利用Vidu等AI视频生成工具最终生成视频。
Vidu视频生成模型的AI原生工作流
原本,动画的全流程制作至少需要七道工序、多团队并行,现在基于Vidu的工作流,只用四步、几个人的小团队就解决了所有问题,AI承担了其中90%的工作。
从过去一年AI动画的发展中我们不难看出,AI技术一方面可以降低动画制作的门槛,提高效率,削减高昂的成本,另一方面,大量有创意的动画人才在使用AI视频模型进行创作之后,可以直接被纳入动画工业的体系之中。因此,一个好用的视频生成大模型将成为中国动画实现弯道超车的制胜关键。
Vidu一直是业内AI动画领域的标杆,受到了来自海内外不同年龄、不同职业的动漫创作者的喜爱和支持。
注:@程跃在进化 制作的国产动画视频
2024年7月,生数科技第一次向全球推出Vidu视频生成模型,上线100天时,Vidu视频生成模型的用户总数就突破千万。不到一年时间,Vidu视频生成模型就进行了三次迭代。这周发布的高质量模型Vidu Q1,支持更加多元的动画风格和更加稳定高质量的生成效果,为AI动画创作者带来了更多可能性。
Vidu Q1发布后,我们已经在X上看到了海外网友TT创作的动画短片。据他所说,他的这部短片是利用Vidu Q1创作的吉卜力风格动画,致敬了法国著名吕克·贝松的《这个杀手不太冷》。TT说他非常高兴能够使用Vidu Q1这个最新的视频生成模型,并希望能够创作出更多精彩的动画。
TT的动画
技术的迭代带来了视频生成价格的降低。Vidu Q1可以直出1080P高清视频,一个5秒钟的1080P视频价格最低只需1.34元,每秒价格低至3毛钱,仅为其他同行的十分之一,大幅缩减了制作成本。
目前Vidu 视频生成模型已被广泛用于海内外动画工作室的视频制作。今年3月,加拿大动画工作室Aura Productions 宣布,他们将与Vidu合作推出一部共50集的AI生成科幻动画短片系列。Aura Productions使用的视频大模型就是Vidu Q1。
注:Aura 预告片视频
AI动画创作者闲人一坤也有类似的感受。今年1月,闲人一坤与周星驰合作了AI动画《无名特工队》。按照闲人一坤的说法,以前制作类似的动画项目,团队规模通常需要40—50人,现在整个项目组不到10个人就能高效运转,人力需求直接降低到了原来的四分之一以下。
运镜和转场是动画制作中难度较高的部分。2024年初,国产二维动画《大雨》中加入了一段长达5分钟的“一镜到底”镜头,成为所有观众念念不忘的国漫名场面。《大雨》的制作团队接受采访时表示,数个相对较短的镜头合成了这段长镜头。三维Layout的搭建修改了50余个版本,整体长镜头则经过三十多个合成版本的迭代才呈现出影片中最终呈现的样子。
对比传统动画制作“一镜到底”的流程,视频大模型在生成一镜到底镜头方面,则显得“毫不费力”且“效果惊艳”。
此次Vidu Q1升级了首尾帧功能,只需要两张图片即可实现电影级的百万运镜,首尾帧衔接更流畅。在Vidu视频生成模型的加持下,小白也能制作“一镜到底”的动画镜头。
注:创作者@骆狮虎 利用Vidu 生成的一镜到底视频
一些传统动画制作中比较难实现的特效,Vidu视频大模型也能轻松拿捏。
AI动画创作者西瓜AI在小红书上分享了他制作的《哪吒之魔童闹海》的AI动画片头。小娱发现,哪吒和龙王激战时海浪的拍打以及哪吒重塑真身的特效,都能使用Vidu视频生成模型进行水墨画风格的再演绎。
AI动画的热潮才刚刚开始,视频大模型迭代的脚步也远远没有停下。未来,2-3年内我们或许将看到下一个类似《哪吒2》的动画走向全球,而他们是利用AI辅助制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