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时最好别碰上那种让人眼前一亮的人,不然以后心里头总是放不下。
对刘思齐而言,毛岸英有着特别的意义。他们那段初恋,充满激情且难以抹去。可就在两人感情最深的时候,毛岸英却离世了,只留下刘思齐独自伤心难过……
【毛主席唯一的干女儿】
刘思齐是革命英雄刘谦初与老革命家张文秋夫妇的独女,她还没来到这个世界前,就已经和毛主席一家有了不解之缘。
1927年的时候,刘谦初和张文秋一起来到毛主席家做客。杨开慧一听有客人来了,赶紧在保姆陈玉英的帮忙下走到客厅,还拿出花生、瓜子这些小吃来招待他们。得知刘谦初和张文秋要办婚礼,毛主席就开玩笑说:
别人要是知道你俩结婚了,肯定都会说希望你们早点抱上大胖小子,但我吧,我有点不一样,我盼着你们能多生几个漂亮姑娘。你看看我家,儿子一大堆,到时候咱们两家要是能结个儿女亲家,那该多好啊!
张文秋被毛主席的话说得脸颊微红,她不好意思地弯下腰,和正玩得不亦乐乎的毛岸英、毛岸青互动起来。她压根儿没想到,就那么随口一说,毛主席的话后来竟然真的应验了,两家真就成了亲家。
1929年8月份,刘谦初遭叛徒背叛,结果被敌人给抓进监狱了。在牢里,他给还没出世的孩子起了个名儿,叫“思齐”。就是说,不管将来走到哪里,都得想着山东,念着老家,别忘了山东这片土地对咱们的恩情。刘谦初嘛,本来就是山东人。
1931年春天,4月份的时候,山东的军阀头子韩复榘,想讨好蒋介石,就下令处死了监狱里的刘谦初等20多名共产党员。那时候,刘思齐还是个1岁的小娃娃,可她爸爸就这么没了,再也见不到了。
1937年那会儿,刘思齐又多了一个爸,叫陈振亚。陈振亚也是个共产党,以前深得彭德怀的信任。不过挺遗憾的,1930年打仗时,他左腿没了,之后就转到后方工作了。因为这样,他后来认识了张文秋,两人还走到了一起。
陈振亚领着张文秋和刘思齐去见彭德怀时,彭德怀心疼地把刘思齐搂在怀里,然后认真地对陈振亚讲:“刘思齐是位烈士留下的孩子,现在你和她妈妈成了一家人,你得好好照顾她,把她养大,让她变得跟她爸爸一样,是个能为国家出力的人。”
1938年春天的一个夜晚,中央安排了一场表演,毛主席和其他中央的大领导们都来了。看着看着,有个叫《弃儿》的剧目把毛主席给吸引住了。他一下子就想到了自己那三个儿子正在上海漂泊的事儿,心里头一激动,眼泪就流下来了。
表演完了以后,毛主席专门去见了演《弃儿》的那个小女孩。聊着聊着,他知道了这女孩是刘谦初烈士留下来的孩子,叫刘思齐。毛主席立马说:“思齐啊,我一瞅见你就想起我那三个小子了,要不这样,我当你的干爹,行不?”
刘思齐转头瞅瞅妈妈,见妈妈笑着轻轻点头,她赶紧拽住毛主席的手,开心地讲:“我特别喜欢您,您看着就让人觉着亲!那以后,我就叫您干爹啦!”
1939年8月份,中央军委安排陈振亚这些受伤军人去苏联养病休息。可没想到,苏芬战争突然打响了,苏联那边一下子没法接待他们。没办法,陈振亚只好带着老婆孩子先在迪化待着。结果,他们竟被当地的军阀盛世才给拦下了,走不了了。
1941年5月份的一天,陈振亚不小心又把左腿给弄伤了,鲜血一下子就流了出来。可他在医院接受治疗时,碰到了盛世才的手下,这些人居然给他打了一针有毒的药,结果他38岁就离世了。
刘思齐他们还没缓过神来,盛世才又把他们这些亲属给抓进牢里了。一直拖到了1946年4月,多亏了张治中的帮忙,他们才得以重回延安。刘思齐和她妈妈一路经历了不少磨难,终于在7月11号那天到了延安,开始过上了新生活。
【从干女儿到亲儿媳】
1948年5月底,也就是5月27号那天,毛主席他们一行人到了西柏坡。没过多久,毛岸英也从山东赶了过来,他在中央宣传部当上了编辑助理。巧的是,那会儿刘思齐也正好来西柏坡探望她妈妈。
两个年轻男女再次碰面,这次相遇让他们对彼此有了别样的感觉。上次见面后,时间匆匆流逝,没想到这么快就迎来了他们的第二次相会。这次,两人聊得特别投机,仿佛有说不完的话。他们的眼神里,开始闪烁着不同于以往的火花,心里也悄悄地对对方生出了异样的情愫。这次见面,让他们之间的关系悄然发生了变化,彼此间的情感也在悄悄萌芽。
这天夜里,刘思齐和毛岸英吃完饭就开始闲聊,话题从诗词聊到了人生的大道理。聊着聊着,刘思齐觉得毛岸英挺特别的,慢慢地就开始对他有好感了。在那之后,刘思齐在西柏坡待了快一个月,和毛岸英经常见面,一来二去的,两人之间就有了感情。
没过多久,毛主席察觉到了儿子和刘思齐之间的情愫,对于他们俩的事,他打心底里高兴,十分支持。到了1948年9月,毛主席特地请了张文秋来家里坐坐,俩人聊了几句家常后,毛主席就提议说,不如先让毛岸英和刘思齐把婚给定下来,等国家成立稳定后再办婚礼。张文秋一听,立马就点头同意了。
没过多久,毛岸英和刘思齐就订了婚。但毛岸英觉得自己年纪不小了,心里琢磨着早点把婚事给办了。于是,他去找父亲商量:“爸,我和思齐也处了这么长时间了,咱们是不是可以把婚给结了呀?”
毛主席直接了当地说:“不行,思齐还没到十八岁,你俩不能办婚礼。”那时候,中央有明文规定,男的得二十岁,女的得十八岁,才能结为夫妻。毛岸英心里头不太乐意,甚至还跟毛主席怄起气来。这下可把毛主席惹恼了,他严厉地说:“你作为我毛泽东的儿子,得更懂规矩,带头遵守制度!”
看到老爸态度坚决,毛岸英也没辙,只能点头同意。等到新中国成立后,有一天是周末,具体是1949年10月15号,毛岸英和刘思齐就在北京把婚给结了。
这场婚礼办得简单但很有气派,毛主席亲自在他的中南海家里给大儿子办了婚礼。周恩来和邓颖超、朱德和康克清这些大领导都带着另一半来参加了,他们都是婚礼上的贵客。婚礼快结束时,毛主席还拿出一件很有意义的大衣当礼物,那是他在重庆谈判时穿过的。
毛主席把大衣给了毛岸英,接着说:“我没啥贵重的东西给你们,就把这件大衣当新婚贺礼了。岸英白天可以穿来保暖,晚上你俩还能盖在被子上,这样都暖和。”
刘思齐后来就成了毛主席的亲儿媳,不再是干女儿了,这样一来,两家关系就更亲近了。
【思齐不要哭了,你爸爸手都冰凉了】
可他俩结婚还没满一整年,朝鲜战争就突然打响了。毛主席拍板决定要“支援朝鲜,守护家园”,毛岸英一听,立马站出来说要上前线。一开始,志愿军的头儿彭德怀不太乐意,但毛主席和毛岸英都坚持,他也就只好点头同意了。
10月8号一早,毛岸英跟着彭德怀直飞沈阳。走之前,他跟老爸办公室里的一个同事说:“兄弟,帮我跟思齐说一声,我这次要出远门,可能得好一阵子回不来了……”
10月13号那天,毛主席又组织了个会议,彭德怀一听,立马从沈阳赶了回来。毛岸英呢,他作为工作人员也跟着一块回来了,本想顺道瞅瞅媳妇,结果却听说媳妇得了急性的阑尾炎,已经住进医院了。毛岸英就在医院里陪了刘思齐两个晚上,一直待到15号一早,才和彭德怀一块儿回了沈阳。
走的前一天晚上,毛岸英瞅了瞅躺在床上的老婆刘思齐,跟她说:“思齐,我明天得出去趟办差,那地方信号不行,路也不好走,估摸着得好一阵子没法跟你联系了,你别惦记。”刘思齐一听就急了,忙问:“啥任务啊?咋这么赶?”
毛岸英摆了摆手,对刘思齐说:“思齐,这种问题你不该问的,你也清楚,这种任务都是机密,就算咱俩是夫妻,我也得保密,不能告诉你。”刘思齐有点懊悔地说:“我给忘了……那你这次出差要去哪儿呢?这个总能告诉我吧?”
毛岸英依然摆手拒绝,他讲道:“思齐,这事儿你就别追问了,都是组织上的安排……”刘思齐见状,也只能放弃,不再继续打听。
然后,毛岸英跟她谈起了朝鲜:“那边朝鲜半岛正打着仗呢,你有听说这事儿吗?”刘思齐轻轻晃了晃头,答道:“这事儿动静这么大,我哪能不知道呀?难道你……”
毛岸英瞅见妻子那满脸忧虑的眼神,心里本想直接告诉她实话,可话到嗓子眼儿又咽了回去。他咧嘴一笑,说道:“我这次可不是去外地办公事,就是想瞅瞅你生病期间有没有好好用功。看来你还挺上心的嘛,病了也不忘看看时政新闻!”
1950年10月15号那天,毛岸英跟妻子说了声再见,走出去老远,又返回来给她鞠了个大躬。妻子刘思齐当时满心纳闷,压根儿没想到,这一别,竟然就成了永别。
11月25号那天,毛岸英在敌人的飞机轰炸里不幸丢了命,那时候他才28岁。彭德怀听到这个坏消息后,心里头难过极了,接着他自己动手写了封信,把这事儿告诉了中央和毛主席。
老年时失去孩子是最让人难受的事儿,但林毛主席心里更苦的是,他还得瞒着儿媳妇,怕这事儿搅乱了她的学习。每次刘思齐来探望毛主席,总会问:“爸,岸英最近有没有捎信回来?咋这么久都没动静了呢?”
毛主席硬撑着,心里头憋着大儿子牺牲的悲痛,开口道:“那边情况特殊,路又远,消息传来传去挺费劲的。你别太担心,岸英他挺好的……”这份心里的煎熬,整整熬了他两年多,一直到1953年,他才狠下心,把这事儿跟刘思齐说了。
刘思齐一听到那可怕的消息,感觉整个世界都崩塌了。她一下子软倒在地,放声大哭,哭得让人心碎。毛主席则呆呆地坐着,眼睛里没有一点光彩,双手也像冰一样冷。周恩来看到这一幕,赶紧劝道:“思齐,别哭了,你看你爸爸的手都冷成啥样了。”
刘思齐立马从地上爬了起来,边抹眼泪边去劝慰老爸。毛主席用力抓着儿媳的手,说道:“思齐啊,以后你就是我的长女了,我会把你当成自己的闺女一样看待。”
【为怀念毛岸英,给长子取名“杨小英”】
为了帮刘思齐从毛岸英过世的阴影里走出来,毛主席安排她去苏联继续深造。刘思齐就这样去了莫斯科大学,挑了个数理专业来学。但日子一天天过去,她感觉数理那些东西实在太难啃了,就琢磨着换个专业试试。
刘思齐心里琢磨着换个专业,但又怕换专业后会被人说三道四。考虑了挺长一段时间后,她拿定主意,给老爸写了封信,想让老爸给出出主意。毛主席特别懂刘思齐的心思,回信跟她说:
要是觉得数学、物理、化学这些理科挺难搞的话,你可以试试文学嘛,挑个自己喜欢的专业去读。别管那些闲言碎语,甭管别人咋说,你就专心走好自己的路,做好自己就行。
1957年,刘思齐回到了祖国,后来她去了北京大学继续深造。转眼间到了1958年,距离毛岸英牺牲都已经有8个年头了,就连最后一批志愿军战士也都胜利归国。这期间,毛主席没少劝刘思齐,跟她说别再这么耗下去了,得往前看,找个合适的人成个家。
毛主席也曾这样讲过:
我明白你对岸英的感情很深,可你还年轻,未来的路还长着呢。岸英要是知道了,估计也不会同意你这样下去,你这样我也于心不忍。要不,就让我再帮你找个合适的伴侣吧!
刘思齐声音带着哭腔说:“爸,我真的做不到,我虽然是岸英的媳妇,可他走了以后,我一次都没去朝鲜给他祭过坟,我……”毛主席一听就懂了刘思齐的心思,马上回应:“行,既然你这么说,那咱就安排你去朝鲜给岸英扫墓。不过,去之前咱们得说好规矩。”
这次去朝鲜,咱们得自个儿掏钱,不能动用国家的一分钱,所有的花费都得从毛主席的稿费里出。
第二,咱们得小心行事,别让朝鲜的党和政府头头脑脑们察觉到,所有行动都得偷偷摸摸地进行。
第三,到了朝鲜,得夹紧尾巴做人,千万别弄出啥大动静上了报纸。
刘思齐点头同意了毛主席提出的三个要求后,1959年春节刚过不久,她就坐上了前往朝鲜的火车。当她终于站到了心心念念的丈夫面前,虽然那只是块冰冷的墓碑,但她还是忍不住伸手轻轻触碰,眼泪立马就掉了下来,边哭边喊:“岸英,岸英,我终于能来看你了。你别怪我来得太迟,岸英……”
刘思齐哭得撕心裂肺,声音大得连旁边的工作人员都忍不住掉了眼泪。大家担心她这样哭下去身体会吃不消,这时,妹妹邵华赶紧上前把姐姐搀扶起来,劝道:“姐,咱别哭了,岸英哥要是知道你这样,他在天上也会心疼的。”听了这话,刘思齐的哭声才渐渐停了下来。
要走的时候,她抓了点土,包进手帕里带着,眼眶红红地说:“岸英,我以后还会来瞧你的。”
给毛岸英扫完墓后,刘思齐的心结总算是解开了,她也慢慢从毛岸英离世的痛苦中恢复过来。就在这时,毛主席又一次跟她聊起了找伴侣的事儿,这回刘思齐没反对。
后来,在毛主席的牵线下,刘思齐和杨茂之喜结连理,他们结婚后一共生了四个娃。挺有意思的是,刘思齐给大儿子起了个名儿,叫杨小英,就是为了纪念毛岸英。
2010年5月9号,已经80岁高龄的刘思齐,在女儿的陪伴下,还有毛新宇两口子一起,又一次去了朝鲜,给毛岸英扫墓。
2020年1月7号,刘思齐老人在北京走了,活了92岁。李敏和李讷因为年纪大,身体也不太好,没能亲自到场送别嫂子。但她们的孩子,还有毛新宇两口子都赶来了,一起送刘思齐最后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