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职人员本身就是吃国家饭的,他们是高学历人才,经过严格的选拔才能进入国家机关任职,国家对公职人员给予了良好的待遇和充分的信任。
但是公职人员如果思想走歪了,容易与国家利益背道而驰,甚至犯下重罪。
有时候日防夜防,就是家贼难防。
最近,新华网披露了一起抓获“军工研究院内鬼”的重大案件,犯罪情节恶劣,影响重大。
根据国家多年侦查,一些国外间谍势力要么依靠跨国企业,要么就是一些国家情报机关派到驻华使馆的秘密人员,这些人通常经过高回报的收益以及思想洗脑,策反我国一些重要机关的工作人员,从而获取我国一些机密资料。
而国外势力人员物色目标人员的方式,就是通过在一些重点机关单位附近的书店、地铁站、公交站和公园等地方出没,暗中观察,瞄准一些身着工装或挂着胸牌的目标人员,伪装成游客、学者,专挑性格孤僻或职场失意者搭讪。
军工集团出现“内鬼”
根据报道,卫某原某军工集团下属研究院工作人员,一次被间谍安排的“偶然”下,认识了财大气粗的外国友人。
这个外国友人时不时就请客吃饭,还送卫某一些礼物,非常献殷勤。
卫某心思细腻,心里多少感受到了点什么。
后来,这个国外间谍对卫某提出高额利息的策反洗脑,在巨大的利益面前,卫某心动了。
除了为钱,卫某还想借机报复一下单位领导,因为他在单位人缘不好,经常被领导批评,心里积怨已久。
突然有个“知心朋友”,卫某立马卸下防备,心里挣扎几下就答应了。
卫某在军工研究院身兼网络管理员与保密员,这个职务对他窃取资料简直太方便了,加上单位缺乏有效监管,可以说他能轻易绕过安全措施,把资料弄到手。
卫某不仅用移动硬盘批量拷贝了大量军秘资料,还偷偷配了领导办公室的钥匙,经常在周末或者平时加班为由,趁人不备潜入领导办公室窃取资料。
他还会用手机对准涉密电脑屏幕疯狂偷拍,在重要会议时还身藏录音笔进入会场,把现场录音拷贝给他国间谍。
但是纸终究包不住火,卫某被发现了。
被抓时,卫某还随身携带偷配的两把办公室钥匙和外国间谍为其配备的专用手机,手机相册里还保留着偷拍的文件照片。
根据调查统计,卫某先后将境外间谍情报机关出卖我文件资料1000余份,其中机密级6份,秘密级536份。
一个本该守护国家机密的网络管理员,竟然被外国间谍用一顿饭、几杯酒就策反出卖我国重点领域核心秘密,偷配钥匙、窃密文件样样来,出卖国家利益,真是恶劣至极。
最终,卫某因间谍罪被判处无期徒刑。
网友热议
事件曝光后,网友一边倒要求严惩:“卖国贼就该死刑!”“判无期太便宜他了!”。
但更多人反思:为何高学历人才这么容易被策反?
之前就有派留学生侯某某被美方策反,回国后仍持续泄密;军工研究员曾某某在意大利留学期间被发展为间谍;这些高学历人才都禁不住诱惑而变成内鬼,说明境外势力渗透手段已升级,非常懂得抓住高学历人才的心理漏洞,从而攻破他们心理防线。
这说明我国单位机关从入职培训到性格测试、日常保密培训、思想培训、制度抓严等方面都还有很大的不足没需要改善提升。
结语
卫某的背叛,撕开了国家安全防线的脆弱一面。守护机密不仅是制度问题,更是人心问题,再严的锁也防不住“内鬼”主动开锁。
希望这次事件能推动从“人防”到“心防”的升级,别让“信任”成了敌人捅向祖国的刀!毕竟,国家安全这事儿,真没后悔药可吃!
再不加强保密跟管理制度…搞再大的风洞 再先进的战机…也是徒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