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果会成为新的诺基亚吗?

简明科学指南 2025-04-27 15:24:58

回溯2003至2007年,移动通信行业的重心尚在欧洲。作为芬兰的骄傲,诺基亚彼时占据着超过50%的全球市场份额。尽管并非人人都能拥有N系高端机型,但半数手机用户手中握着的是诺基亚手机——它的T9实体键盘甚至成为盲打爱好者的社交符号。

直到iPhone问世,一切都被改写。当乔布斯在2007年演示用手指缩放图片时,诺基亚高管在内部会议上嘲笑“电容触控屏会被雨水干扰”。诺基亚时CEO康培凯(Olli-Pekka Kallasvuo)曾自信宣称:“我们相信键盘手机仍有市场”。作为应对措施,他们2008年模仿HTC凯撒(P4550)推出了配备侧滑全键盘N97,却在iPhone 3GS的流畅触控体验前败下阵来。

更具讽刺意味的是,诺基亚2010年推出的N8手机搭载1200万像素蔡司镜头,传感器尺寸达到了1/1.83寸,拍照素质远超同期iPhone 4,但Symbian的简陋和卡顿让用户宁愿选择像素更低的iOS设备 —— 正如《连线》杂志当年的评价:“当诺基亚在硬件实验室里堆像素的时候,苹果正在重新定义手机的灵魂。”

为何要重温这段历史?因为苹果正面临着相似的处境,只是如今手机行业的焦点已不再是UI用户界面。

人工智能主导的时代

到 2024 年初,所有大厂都宣称其产品能够兼容AI。当谷歌在2023年12月推出移动端Gemini时,演示了用Pixel 8 Pro实时翻译阿拉伯语路牌的场景;三星Galaxy AI则在S24 Ultra上实现了“会议纪要自动生成 PPT”的功能,让商务人士在首尔飞往新加坡的航班上即可完成工作。

苹果并非总是毫无反应,MacBook Air M3发布时,工程师在演示中用它实时生成了《傲慢与偏见》的AI续写章节,但台下记者发现,这段文字的流畅度不及同期搭载MosaicML模型的戴尔XPS笔记本生成的内容。值得注意的是,苹果官网对“AI计算机”的表述始终缺乏自信,反倒是竞品华硕在ZenBook笔记本广告中打出了“搭载180亿参数大模型”的标语。

这一现象耐人寻味。当OpenAI在2024年推出能识别图片内容的ChatGPT-5时,苹果用户还在为iPhone 16的“AI 修图只能调整肤色”感到困惑。一位开发者在Reddit论坛上分享:他用苹果Core ML框架训练的垃圾分类模型,准确率比谷歌Vertex AI低12个百分点,而训练时间足足多了3小时 —— 这或许解释了为何苹果迟迟不敢将AI作为核心卖点。

WWDC的信号

2023年WWDC开发者大会期间,苹果大谈AI,规划其融入iOS 18的路径,并表示秋季起逐步在手机设备上应用。然而当iPhone用户升级到iOS 18 Beta版后发现,所谓的“AI 智能摘要”只是将邮件里的日期加粗,而同期安卓系统的Bard 插件已经能自动生成旅行攻略。秋季iPhone 发布会上,库克展示的“AI 生成表情符号”功能,被网友调侃为“相当于诺基亚2005年推出的‘彩信 DIY 贴纸’升级版”。更尴尬的是,苹果引以为傲的“跨设备协同 AI”,在测试中被发现iPhone无法识别在Mac上用手写笔标注的会议重点,而微软Surface的Copilot +早已实现了这一功能。

用户期待的人工智能版Siri尚未面世。曾有一段泄露的内部演示视频显示,Siri原本计划整合用户的健康数据、日历事件和购物清单,提供个性化健身建议 —— 比如根据睡眠质量调整晨跑计划。但如今各大视频网站上流传的演示片段已被苹果悄悄删除,取而代之的是苹果官网对Siri的描述仍停留在“设置闹钟、发送信息”的简陋功能。

内部决策的影响

有消息称,2023年初,苹果人工智能主管詹南德雷亚(John Giannandrea)向CEO蒂姆・库克申请采购10万块最新的 NVIDIA H100芯片,以搭建自研大模型训练集群。这个预算说实话并不高,仅相当于特斯拉2023年全年AI芯片采购量的30%,但首席财务官卢卡・马埃斯特里(Luca Maestri)以 “资本回报率未达预期”为由,将预算砍至2万块旧款A100 芯片。与此同时,谷歌在同一时期为其DeepMind团队配备了20万块H100,Meta则斥资15亿美元建设新的数据中心。一位匿名工程师向《麻省理工科技评论》透露:“当我们用五年前的芯片训练模型时,隔壁组的工程师开玩笑说这像是‘用算盘跑深度学习’。”

这种决策差异直接体现在产品上:当三星 Galaxy S24 Ultra 能实时生成4K视频脚本时,iPhone 16 的AI功能还停留在 “照片自动分类”;当Android的AI助手能根据用户习惯自动清理存储空间时,iOS 18的“智能推荐”仍在推荐用户早已删除的应用。

苹果的掌控力并不比诺基亚更强

这便是苹果如今的处境:新Siri仍未推出,Apple Intelligence 更似营销标签而非实际功能。在东京银座的苹果店里,一位顾客对着 iPhone 16 的 “AI 艺术创作” 功能叹气 —— 它生成的猫咪插画线条僵硬,远不及街对面三星店里 Galaxy Z Fold5 的 AI 绘画细腻。

而在硅谷的AI峰会上,当英伟达 CEO 黄仁勋展示与手机厂商合作的端侧大模型时,苹果展位的焦点仍是M3芯片的能效比,仿佛置身于另一个时代。

当然,苹果仍是全球最强大的品牌之一,拥有忠实的客户群体和庞大的现金流。但这也正是问题的严重性所在——我们不要抱有固化的思维:“现在iPhone拥有超高市场占有率,依然具备强大的技术护城河”,因为2007年的诺基亚远比现在的苹果拥有市场掌控力:账上躺着150亿欧元现金,市值也是当时苹果的3倍,他们的供应链能在48小时内将新机铺满全球货架。但直到iPhone重新定义行业规则,诺基亚的工程师还在争论“触控屏是否需要配备手写笔”。

历史的教训历历在目,当苹果在会议室里权衡 AI 投资回报率时,竞争对手已经在生成式AI的战场上拉开了新的战线。

3 阅读:919

简明科学指南

简介:致力于介绍科技给生活带来的新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