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学三大理论基础:阴阳学说、五行学说、八卦学说

安阳星星 2025-04-12 17:36:41

人们习惯把研究人生未来运势发展变化的各种玄学术数统称为易学,包括四柱八字、紫微斗数、奇门遁甲、六爻八卦、梅花易数、小六壬、测字、相学、风水等多种分支。把玄学术数统称为易学有两个原因:其一,古代的《易经》是早期玄学术数的重要代表作。其二,“易”的意思是“变易”“变化”,“易学”就是研究变化规律的学问,将术数称为易学,名副其实。

《易经》是五经之首,是古典哲学的重要代表,《易经》的“易”字就揭示了其思想精髓:万事万物都在永恒的变化之中,这是一本研究变化规律的经典书籍。事物处于永恒变化的状态中,这是现代哲学的重要内容,古人在几千年前就发现这一属性,并创立了一种比较成熟的探索事物变化规律的方法,由此可见古人智慧的高明之处。

易学的理论基础包括三个方面:其一,阴阳学说。这一学说贯穿各种术数,例如卦象分阴爻和阳爻,天干分阳干和阴干,地支也分阴阳。其二,五行学说。五行就是指金水木火土,五行具有严密的生克制化关系,是各种术数分支的基础理论依据。其三,八卦学说。八卦是《易经》的重要内容,也是分析事物未来变化规律的重要方法,古人在八卦基础上又衍生出六十四卦,但其基础仍然是八卦学说。

在各种术数分支中,四柱八字、紫微斗数对阴阳学说、五行学说应用较多,六爻、风水、梅花易等对于八卦学说应用较多。奇门遁甲则比较充分地融汇了八卦和阴阳五行学说,所以奇门遁甲更加复杂一些。

中国传统的术数研究方法,既包括基于阴阳、五行、八卦三大学说的推理演绎法,也包括基于实践验证的归纳法,既有严密的逻辑性,又经得起实践的检验,所以才具有了源远流长、代代传承的生命力。

4 阅读:106
评论列表
  • 2025-04-14 20:55

    讲的很客观,预测之种种正是曾仕强所谓之⺀易学",而不象有人将与《易经》丝亳无牵者也谓为《易经》。但凡存在都有其站稳的道理;都积聚了古人的智慧。伏羲淮阴王天下而画卦;文王拘羑里而作易;邵子康节先天之论开僻了《周易》问事、看命……之多能,河南一一《易经》发祥之圣地!就连蓍草唯在上菜!

  • 2025-04-14 16:22

    易的核心要义是创造,是以制器者尚其象,是备物致用立成器以为天下利。伏羲始作八卦,作结绳而为网罟就是易最早的创造。作结绳即用八卦作了结绳记事,开创了数千年的上古结绳而治。卜筮仅仅是结绳记事的衍生物,过于沉迷其中将失去易八卦创新进取的精髓

  • 2025-04-14 20:59

    正误:菜改蔡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