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接上文。
感觉自己又行了的北匈奴,于公元62年冬以数千骑兵骚扰汉王朝与南匈奴边境处的五原要塞,掠夺云中郡。
南匈奴单于栾提适派兵迎战,汉明帝刘庄也派遣西河长史马襄率兵增援。
在南匈奴与汉王朝的夹击下,北匈奴被打退了。
公元63年,南匈奴的单于栾提适病逝,前单于栾提莫的儿子栾提苏继承了单于位。
不过,栾提苏仅做了几个月的单于就病逝了,由前单于栾提适的弟弟栾提长继位为新单于,就是胡邪尸逐侯鞮单于。
北匈奴趁着南匈奴更换单于的时机,再次对南匈奴发起了掠夺,又被南匈奴和汉王朝的联军击败了。
公元63年,北匈奴终于意识到,就算加上了西域的实力,现在的北匈奴也不是汉王朝的对手了,于是重提与汉王朝友好事宜。
这次,北匈奴学乖了,不提和亲之事了,而是提出了互市,双边贸易,互通有无。

汉明帝刘庄认为,互市有利于汉匈友好,也有利于汉王朝的发展,于是同意了。
双边贸易促进了汉匈的友好,但是很快,汉匈之间又出问题了。
问题的来源在汉人商人这边,汉人的商人经过几次与匈奴人的贸易后,觉察到匈奴人脑筋不灵活,于是开始在贸易中偷奸耍滑,坑骗匈奴人。
匈奴人只是不擅长贸易,但不是傻子,很快就觉察出了问题。
既然你们坑我们,那我们也不能当冤大头。
于是,匈奴人卖给汉人的牛、马、羊,变成了疯牛、病马、三步死的羊。
双方到了这种地步,互市很快就黄摊子了。
互市黄了,对地大物博的汉王朝来说倒是无关痛痒,但是对于匈奴人来说,他们又缺少资源了。
没有资源怎么办,只能重操旧业——打草谷,抢资源。
此时的汉明帝刘庄,刚刚稳固好自己的皇位,正准备大力发展经济,边境骚乱很显然不利于发展。
于是,公元65年,汉明帝刘庄派遣越骑司马郑众出使北匈奴,商议和平及恢复互市事宜。

郑众,字仲师,为人低调无趣,唯一的爱好就是学习。
因为郑众的好学,少年就名气很大。
但是,郑众也是一个不畏强权的正直之人,也像宋均一样,拒绝了梁松的拉拢,因此一直被梁松打压,得不到提拔。
好在梁松倒台了,汉明帝刘庄立刻提拔郑众为越骑司马兼理给事中事。
郑众一行风尘仆仆的来到北匈奴,见到北匈奴单于栾提蒲奴后,拒绝叩拜。
北匈奴单于栾提蒲奴很生气,甩袖而去。
郑众的使团只能到驿馆等待召见。
栾提蒲奴下令,驿馆不得给汉朝使臣们提供饭食,也不能提供饮水,还不能提供取暖,以此逼迫郑众屈膝。
但是,郑众依旧宁死不屈,我堂堂汉人,只拜君亲师,你蛮夷首领不在我的跪拜范围之内。
几天过后,栾提蒲奴见汉使们已经快冻饿而死了,害怕他们死了,汉王朝兴师问罪,停止了对他们的逼迫,送上了饭食饮水与取暖。
但是,因为郑众的强硬态度,和谈就免谈了,将使团送回了洛阳,栾提蒲奴派人一路护送。
别觉得这护送是善意的,护送的北匈奴人是带着特殊任务的,那就是接应南匈奴的须卜骨都侯。
前面我们说到过,在刘庄还是太子之时,就给汉光武帝刘秀及众大臣分析了与北匈奴友好的利弊,其中一点就是如果汉王朝与北匈奴友善,会引起南匈奴的猜疑。如今已是汉明帝的刘庄,为了能够赢得发展的时间,把这件事给忽略了。
汉明帝刘庄忽略了,不代表这件事不会发生,如今南匈奴的须卜骨都侯就因为猜忌,选择了重新归附北匈奴。
自己算是被遣送归国的,居然还受到了一路护送的待遇,郑众觉得这里面一定有问题,所以派人暗中查探,抓获了须卜骨都侯的信使。
一回到洛阳,郑众就把密信交给了汉明帝刘庄,并且建议在与北匈奴的边境上设置大将,威慑南、北匈奴,防止他们联合起来搞事情。
汉明帝刘庄经过深思熟路,采纳了郑众的意见,在边境设置了度辽营,以中郎将吴棠代理度辽将军事务。
副校尉来苗,左校尉阎章,右校尉张国率领黎阳虎牙营屯住五原曼析(今内蒙古托克托);
骑都尉秦彭率军屯住美稷(今内蒙古准格尔旗)。

公元65年秋,北匈奴派遣2000骑兵到朔方接应南匈奴须卜骨都侯,结果须卜骨都侯在汉军的震慑下没敢露面,北匈奴的骑兵只看到了一大片汉军军账。
接应部队无功而返,北匈奴单于栾提蒲奴大怒,派遣北匈奴人接连骚扰河西地带。
汉明帝刘庄派遣郑众再次前往北匈奴和谈。
但是这一次,郑众居然当庭抗旨,坚决不去。
汉明帝刘庄问他为什么?
郑众说,吾皇少年时所言可还记得?北匈奴根本不是真心与我们友好,不过是为了离间我们与南匈奴的关系而已,恶果已经显现出来了。而且,北匈奴一边要求与我们友好,一边又各种向外宣扬我们不愿意与其友好,这分明就是做给西域各国看的,让西域各国认为我们是反复无常的国家,不与我们继续往来了。如果继续派使者,结果不会有变,只会让我们的形象越来越差。
但是汉明帝刘庄此时只想发展经济,想发展经济,就得稳住北匈奴,想稳住北匈奴,就得和谈。
钻了牛角尖的汉明帝刘庄不容分说,强令郑众必须出使北匈奴。
郑众被迫重新上路,但是一路上,他每天都在给汉明帝刘庄写信,陈述自己的意见。
面对一天一封的书信,汉明帝刘庄终于恼了,下令让郑众回来吧,不用去北匈奴了,去北大牢吧。
就这样,郑众的为国分忧换来了锒铛入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