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科技圈可热闹了,苹果公司前脚刚被欧盟罚了1025亿人民币,后脚就传出中国也要动手的消息,中国市场监管机构正考虑对苹果应用商店政策展开反垄断调查,专门针对被消费者诟病多年的“苹果税”。
这刚过完春节,苹果股票"啪"地就掉了近3%,市值蒸发700亿美元!
中国利剑出鞘
中国计划对苹果展开反垄断调查这事儿最早是彭博社捅出来的,说咱们市场监管总局正在研究要不要正式查苹果。重点就盯着那个让人肉疼的"苹果税",毕竟国内开发者每赚100块,苹果就直接抽走15到30块,这比例比全球其他地区都狠。更绝的是连支付方式都给你限死,摆明了就是要吃独食。
根据统计,苹果去年光靠抽成就赚了850亿美元,真要砍掉这块肥肉,苹果只能吞下这个教训。
对此,也有记者询问了中国外交部,但外交部发言人表示需要询问相关部门。
别看现在还在"考虑"阶段,市场已经出现影响了。周三美股还没开盘,苹果股价就跌了快3%,市值瞬间蒸发700多亿。
毫无疑问,中国计划对苹果展开反垄断调查这件事,会使得投资人成惊弓之鸟了。毕竟去年华为带着国产手机杀了波回马枪,苹果在大中华区销量直接掉了11%。这要是再被调查,搞不好真要伤筋动骨。
其实咱们监管部门早就盯上这些洋巨头了,去年底刚查完英伟达的收购案,现在又轮到了谷歌。看来这次是要给科技巨头们集体上规矩,谁也别想搞特殊。
中国市场广阔,我们张开大手欢迎外资,但绝不会允许这些外资嚣张的在中国搞小动作,赚不该赚的钱。
就在半年前,欧盟法院刚裁定苹果需补缴130亿欧元税款,创下欧盟反垄断处罚新纪录,丝毫没有给苹果留情面。
接连对外企展开调查
目前,全球主要经济体对科技巨头的监管呈现联动态势,数据显示,近五年全球针对苹果、谷歌等企业的反垄断调查超过200起,涉及应用商店规则、数据垄断、跨境税收等多个领域。
中国监管部门在2024年已对英伟达并购案启动审查,此次针对苹果的调查延续了强化科技领域反垄断的监管方向,而对谷歌公司的反垄断调查也证明着这一点。
作为全球市场份额超70%的移动操作系统,谷歌的安卓系统正面临"假开源"指控。调查显示,谷歌虽宣称系统开源,却通过移动服务框架(GMS)对设备制造商施加多重限制。
强制预装谷歌全家桶应用、限制第三方应用商店、设置数据回传条款等。这些隐形门槛导致中国手机厂商虽掌控硬件制造,却在软件生态层面受制于人。
这种"软硬分离"的产业格局已引发连锁反应,预装谷歌应用导致我们的设备启动内存占用增加15%,系统响应速度下降20%。更关键的是,用户行为数据经谷歌渠道流向海外,这既涉及商业利益分配,更关乎数据主权安全。
说白了就是借着系统优势搞捆绑销售,这事在欧美早就被罚麻了。去年8月美国法院刚判他们搜索业务违法,没想到这么快就轮到咱们出手。
苹果构建的封闭应用生态持续面临挑战,其强制使用官方支付渠道的政策,使开发者需额外承担15%-30%的"过路费"。据统计,中国区App Store年交易额超5000亿元,按现行费率计算,相关佣金支出达千亿规模。部分中小开发者表示,这笔开支已占其净利润的40%-60%。
苹果嘴上说抽成是为了用户体验,可开发者们早就不买账了。特别是小公司,辛辛苦苦开发个APP,三成收入直接喂了苹果,这谁扛得住?
这样的监管压力也正推动系统变革,欧盟依据《数字市场法案》强制苹果开放第三方应用商店,韩国要求允许替代支付系统。
中国若启动调查,可能成为撬动现行规则的又一关键力量。值得注意的是,苹果在华市场份额已从2022年的18.7%降至2024年的14.2%,监管风险叠加市场竞争,使其面临双重考验。
全球科技监管已进入深水区。从欧盟的千亿追税到中国的反垄断审查,各国正通过立法和执法重塑数字经济规则。这种变化折射出两个深层逻辑:其一,数据主权和数字税源成为国家竞争新焦点;其二,防止科技霸权阻碍创新已成国际共识。对于跨国科技企业而言,调整全球经营策略、构建合规发展模式已刻不容缓。这场监管与创新的博弈,或将重新定义数字时代的商业规则。
参考资料
中国考虑调查苹果税! 新浪财经2025-02-06
因苹果税垄断,苹果被欧盟罚款1025亿 新浪财经2024-09-11
苹果美股盘前一度跌3%,抽成争议成导火索? 第一财经2025-02-05
依法对跨国公司垄断行为监管有利于维护国际市场公平竞争,促进产业创新发展 人民日报2025-02-05
中国正对苹果公司开展反垄断调查?外交部回应 2025-02-07 16:08·财联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