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月 22 日,电影《哪吒之魔童闹海》(下称《哪吒 2》)宣布第三次延长上映至 5 月 31 日,这一决策源于其持续强劲的票房表现。截至4 月23日十点,该片全球票房已突破 157.21 亿元,稳居全球影史第五,距离第三名《阿凡达:水之道》仅差 11.04 亿元,距离第四名《泰坦尼克号》也仅有 7.02 亿元差距。
作为现象级动画电影,《哪吒 2》自 1 月 29 日上映以来已打破多项纪录,包括中国影史最高票房、亚洲首部票房破百亿影片、全球单一市场最高观影人次等。其票房长尾效应尤为显著,4 月 19 日单日票房重回千万并连续三日登顶,显示出跨年龄层观众的持续支持。
光线传媒业绩迎来爆发式增长《哪吒 2》的热映直接推动出品方光线传媒(300251.SZ)业绩飙升。4 月 21 日披露的财报显示,公司 2025 年一季度营收同比增长 177.87% 至 29.75 亿元,归母净利润暴增 374.79% 至 20.16 亿元,单季盈利规模超过 2024 年全年的 6 倍。这一增长主要得益于《哪吒 2》的票房分账收入,按片方分账比例 39.43% 计算,光线传媒从该片获得的票房收入约为 30 亿元。
值得注意的是,光线传媒此前七年(2018-2024 年)累计扣非净利润仅约 18 亿元,而《哪吒 2》上映 62 天的盈利便超过这一总和,凸显头部 IP 对影视公司的战略价值。
衍生品开发构筑第二增长曲线除票房外,《哪吒 2》的衍生品生态已进入爆发期。早在影片上映前,光线传媒便与万代南梦宫、泡泡玛特等企业合作开发潮玩、手办、卡牌等周边产品。截至 2 月 5 日,正版授权卡牌销售突破 1 亿元,覆盖超 1000 家影院;淘宝平台衍生品销售额达 3 亿元,创国产影视 IP 纪录。行业预测显示,《哪吒 2》衍生品收入或达 100 亿 - 150 亿元,IP 总商业价值可能突破 350 亿元。
光线传媒战略升级:从内容到 IP 运营
此次《哪吒 2》的成功,印证了光线传媒从 "内容提供商" 向 "IP 运营商" 转型的战略成效。公司已组建专业 IP 运营团队,计划新增动画厂牌,并拓展游戏、主题乐园等泛娱乐领域。目前,光线传媒储备了《三国的星空》《非人哉:限时玩家》等 16 部重点项目,同时启动 "中国神话宇宙" 建设,首批项目或达数十个。
市场风险与行业启示尽管《哪吒 2》表现惊艳,但资本市场对光线传媒后续增长潜力存在分歧。公司股价在 2 月 14 日突破千亿市值后波动剧烈,4 月 22 日收跌 9.23%,反映出市场对其依赖单一爆款的担忧。不过,浙商证券指出,《哪吒 2》的长尾效应和衍生品开发将为公司带来持续收益,而光线传媒在动画电影领域的工业化能力和 IP 储备,有望支撑其长期竞争力。
《哪吒 2》的全球票房冲刺仍在继续,其最终成绩不仅将改写中国动画电影的历史,也将为行业提供 "内容 + 衍生品 + IP 生态" 的成功范本。
真是笑话,真不要脸
不到第一绝对不能停
垃圾就是垃圾,就算延期一年,有本事就一直上映,永远不要下架,一直到死为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