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世友病逝,田普回忆:见过杨尚昆后出现奇迹,他把身上管子拔了

静心的历史 2023-04-10 10:09:25
前言

许世友

在长达20多年的革命战争之中,许世友上将南征北战,打下多次赢仗,可谓是战功赫赫。军人出身的他有着顽强的毅力,不管是在战场上,还是在生活里,许世友都将展现出坚毅、勇猛的那一面。

许世友的前半生是在战场上度过的,到了后半生,许世友依旧没有停止工作,一直到他第二次住进中山陵8号后,才有了属于自己的时间。

1985年后,许世友的身体状况越来越差,甚至出现了昏睡不醒,大小便失禁的症状,聂凤智觉得不能再这样放任下去,便劝许世友去北京看病,但是不管聂凤智怎么劝,许世友都不愿意去北京接受治疗……

许世友病重,医院多次下通牒

许世友是在战场上历练过的军人,所以他对自己的身体状况很有把握,他认为自己有着过硬的身体素质,肯定不会得什么大病的,然而就在1985年春节前夕,许世友的身体出现了明显的症状。

1985年的一天,许世友突然感觉自己的腹部有些胀胀的感觉,时不时的还有有阵痛情况出现,对于这种痛感的出现,许世友没把它当回事,即便有时候真的很疼,他也一直在忍着。

许世友独照

许世友没有表现出自己不舒服,所以他的家人跟周边的工作人员也没发现,但是细心的医护人员还是看出来端倪。

1985年时,许世友已经有80岁的高龄,就是一个没有病的老年人,到了这个岁数也是要注意身体状况的,更何况,许世友现在的身体正处在不舒服的阶段里,医护人员为了许世友着想,坚持要给他安排体检。

医护人员提出这个要求后,被许世友否决了,他觉得没有必要去,但是医护人员一定要坚持他去,在医护人员的不断劝解下,许世友才答应做体检。

许世友的体检没有在南京进行,而是在上海进行的,之所以选择来上海,那也是因为许世友要去上海参加“中顾委华东组第三次集会”,参加完会议后,许世友来到上海华东医院,他将在这里做了一次全身检查。

许世友主要进行的是血液的检查,医生从他的血液样本中检测出他的甲胎球蛋白测定结果比较高,甚至超出正常值的40倍,可见许世友的病情比较严重。

许世友

超乎常人的数值引起了华东医院的高度重视,医院方也知道许世友很喜欢喝酒,他爱酒爱到什么地步呢?许世友曾经说过那么几句话,一句是“冷酒伤肺,热酒伤肝,没有伤心”,一句是“戒饭可以,戒酒不行”。

战争时期的许世友很喜欢拉着战士们一起饮酒,建国之后,许世友对酒的热爱又上升了一步,他开始迷恋上茅台酒,他喝的量很大,基本就是一顿饭一顿酒。

遇到节假日时,许世友的战友们会来看望他,一见面,朋友便对许世友问候道:“你这个节日过得好不好啊?”

“我中午一瓶茅台喝干净了,晚上一饼茅台又见底了,一天喝了两瓶茅台酒,这个节过好不好?”

许世友一脸满足地对着他的朋友回答道。

酒喝多了,身体便出现了问题,像许世友就因为常年喝酒,肝脏上存在很大问题,医生在制定医疗方案的时候,也必须要注意到他有肝硬化病史这一点。

和友人喝酒的许世友

最后经过医生们缜密的思考和讨论,决定一定要重视许世友的病情,并随时关注他的病情,为了安全和保险,许世友要经常来医院进行相关检查。

可见,医院这是向许世友的身体下了第一道通牒。

医院确诊许世友是原发性肝癌

许世友的身体状况不好,医护人员以及他的同事都在劝他去北京看病,可是许世友就是不愿意去,大家都拗不过他,那只好暂时留在南京看病了。

两个月之后,南京军区总医院再一次对许世友的身体进行了检查,这一次的重点检查项目分别是“肝脏CT平扫”以及“B超检查”。

通过这两项的检查,得出“除了有肝硬化的现象外,未见明确的占位性病变(癌症)”

许世友的病情现在还没有完全得到结论,所以检查还是要继续下去,1985年7月,许世友做了几次血液检测,从他的血液里发现甲胎球蛋白的含量始终处在异常状态之中。

经过多次的检查,医院方也得出了最后的结论:“几乎是确诊是原发性肝癌。”

医院再一次对许世友的身体下了第二道通牒。

许世友

关于许世友生病的事情,大多数人是不知道的,包括许世友自己,所以即便他做了这么多的检查,也不知道自己的身体状况究竟如何。

无知者无畏这句话也可以暂时用在许世友身上,不清楚病情的他,一直认为自己的身体状况十分良好,而且没什么病,这就导致出现许世友不愿意去医院的情况。

大家都劝他住院治疗,可是他就是不愿意去,而且坚持住在中山陵八号,是呀,中山陵八号是许世友亲自改造的“稻香村”,这里有他亲自种的蔬菜水果,还有亲自养的鸡鸭鱼,最重要的是,这里有他跟几个孙女们的美好回忆,这怎么叫许世友舍得离开呢?

中山陵八号

聂凤智多次劝许世友去北京医院治疗

许世友不去医院是不行的,他的病不允许再放任下去,向守志(军区的司令员)、于勇波(政治部主任)等人在许世友的病情报告上签了字,大家伙儿都希望许世友能尽快到北京治疗。

1985年8月初,许世友拖着病痛的身体在青岛开会,8月5号,会议主办方给委员们安排了一项娱乐活动——坐船游海。

青岛的海景很漂亮,绵延的海岸线一眼也望不到边,许世友很想去看看大海。

许世友本不是个喜欢出门逛街的人,但是这一次外出他缺非常的高兴,整个过程里许世友都很享受,而且还拉着周围的人不断合影,一会儿跟这个照几张,一会儿跟那个照几张,随行的人中有几个是知道许世友身体状况的,看见他反常的举动,很是心酸,尤其是聂凤智的夫人(何鸣)。

聂凤智

夫人看着举动反常的许世友不禁想起了前段时间病逝的一位老首长,这位首长也是平时不喜欢拍照,但是突然有一天喜欢上了拍照,然而没过了多久人就不在了,聂凤智的夫人不敢再想下去了……

就在拍照的这天晚上,聂凤智的秘书收到一通长途电话,这通电话是从南京打来的。电话里说明了许世友的病情,王秘书仔仔细细地把电话里的内容进行了记录,怕出现遗漏和错位,王秘书还跟对方重复了一遍。

报告上的内容相当重要,当下是必须要把报告上的内容告诉聂凤智,所以王秘书把正在睡觉的聂凤智给叫了起来,然后把自己记下的电话记录拿给聂凤智。

正在睡眠中的聂凤智突然被人叫起来,自然是不开心的,然而电话记录上的内容让他瞬间没有了脾气。

“肝硬化病变、胎甲球明显增高、高度怀疑肝癌……”

这些专业术语出现在聂凤智面前,他懵了,来来回回看了好几遍这个报道,尤其是肝癌那几个字,剪短的报告把许世友的病情交代的清清楚楚,聂凤智用颤抖地手在报告上写下了一个字“聂”。

聂凤智

看完报告后的聂凤智许久没有冷静下来,因为他知道,这份报告意味着什么,而且对于80年代来说,肝癌那就是“不治之症”。

不管有没有救,现在要考虑的是怎么给许世友治疗,聂凤智给王秘书交代了几件事情,其中最重要的一件是:等青岛这边的会议一结束,就把许世友送到北京301医院进行治疗。

直到现在,许世友对他的病情还不知情。

8月的一天,青岛江泉小礼堂正在放着《董小宛》(香港的故事片),聂凤智觉得许世友这会儿应该是在这里看故事片的,于是便来找他,结果来了之后发现许世友不在,这下可怎么办,想了想,还是去他住处吧,应该是在家。

聂凤智叫上老婆何鸣又来到了许世友的住处,还好,他此时是自家的,许世友见到夫妻俩来了很是高兴,他热情地招待了两人,整个过程中,许世友都很开心,而且也很有活力,完全看不出是生患重大疾病的人。

闲聊了几句后,聂凤智便开始把话题往正题上引,他来找许世友是来劝他去北京看病的。聂凤智没有直接告诉许世友报告上的结果,他跟许世友说的是:“肝部可能会有些问题,也许是肝硬化。”

许世友

许世友听完没有什么反应,他知道自己喜欢喝酒,也了解过一些喝酒会对肝造成伤害的知识。聂凤智见许世友没有继续说话,他便继续开口对许世友说:“等会议结束了,就直接从青岛去北京,不回南京了,去北京301医院做个仔细的检查和治疗。”

许世友一听,想也没想,直接说道:“不去!”

聂凤智毕竟跟许世友在一起工作了很多年,他当然是了解许世友的脾气是怎样的,但是现在许世友的身体真的不能再拖了,如果病情恶化,那就彻底没法治疗了。

聂凤智换了一种说法:

“肝上面的问题不能轻视啊,北京的检查手段要比南京高一些的,甚至比上海都要好。”

“不去!”

不管聂凤智怎么劝,许世友依旧是这俩字。

聂凤智劝不动许世友只能是干着急,一旁的何鸣见状也加入到劝人队伍里,然而不管大家怎么说怎么劝,许世友就是俩字:“不去!”

许世友

夫妻俩见许世友油盐不进只能暂时作罢,第二天聂凤智又想起了许世友就医的问题,不行,一定要让他去北京看病,聂凤智再一次叫上何鸣来到许世友的住处。

许世友和聂凤智夫妇都坐在客厅里,大家谁都没说话,许世友知道对方要跟他说什么,聂凤智夫妇也知道许世友的答案是什么……

突然许世友小声地说了一句话,聂凤智没有听清,他妻子在旁边提醒了一句:“许司令说要回南京了。”

……

客厅再一次恢复了宁静

“我准备休息了”许世友开口说道

很显然,许世友这是下了逐客令,他们两口子此时也不好继续在这里待着,所以只能暂时回去。回来的路上聂凤智的情绪一直很低落,而且有几个问题他也一直没搞明白。

北京的医疗条件这么好,他为什么不去?明明自己的病情很严重了,为什么不治病?

这些问题先放一放吧,现在最重要的是给许世友看病。

许世友的病一天比一天严重,他身上的症状也愈发明显,既然他不想去北京,那就让北京的医生过来好了。

北京301医院的刘轩庭(许世友老部下)带着两个专家从北京来到南京,他们专门来给许世友看病,许世友躺在床上,眼睛看着刘轩庭忙里忙外的,他突然想跟他说些什么,但又没开口,刘轩庭见许世友似乎是有话想跟他说,于是便来到许世友的床前。

许世友

“首长啊,你说你,你要是来北京治疗多好,来北京多方便呐。”

许世友回到:“我不去北京”

“为什么不去呢?北京真的很好,那边的条件好啊!”

“北京的路很窄”

“北京现在的道路很宽的,你看长安街,多宽啊”

许世友思索了一会儿,回了一句:“但是人多啊……我吵架又吵不过他们……”

许世友这里所说的他们,可以是任何人,具体他们是谁,刘轩庭没有仔细问下去,但是他大概能猜出来,这里的他们是谁。刘轩庭也知道,许世友这是信任他,所以才跟他这个老部下说出不去北京治疗的实情。

既然许世友不愿意去,那就算了,留在南京治疗也是可以的。

许世友(中)许世友告别“稻香村”

1985年9月底,许世友的病情突然恶化,他的肢体上开始出现出血淤斑的想象。等到晚上,许世友进入了昏迷状态,工作人员叫来救护车,许世友这一次彻底离开了他的“稻香村”,之后再也没有回来过……

病情严重的许世友住进了医院,医院对他又进行了一次全面的检查,通过检查,发现许世友的身体状况非常差,身体各个部位的器官已经开始衰竭了,这应该是癌细胞扩散导致的。

国庆前后,许世友的病房里来了很多人,比如有向守志、杨尚昆、韩培信等人。只是过了一个月,许世友已经说不出话来了,见到杨尚昆来了,他也只是发出呜呜的声响。

但是此时的许世友似乎是有很多话想跟杨尚昆说,他用尽全身的力量,对杨尚昆说了一句:“老杨,我完蛋了。”

杨尚昆

即便是病重时期,许世友对自己的身体都很有自信,他相信常年上战场的他是不会轻易被打倒的,但此时的许世友却说出了“我完蛋了”,显然,许世友这次是真的意识到病魔给他造成了多么大的伤害。

见过杨尚昆后,许世友的身体愈发严峻,似乎是要到达极限了,但是突然有一天,许世友的身体又出现了明显的变化,田普每次回忆起这件事情,都觉得不可思议。

那时候的许世友已经到了后期,他的身体已经不受控制了,大小便失禁的他是需要别人来伺候上厕所的,但是这一天,许世友突然说是想要自己上厕所,而且也不让别人帮忙,固执的他还一定要下床。

周边的人没有办法,只能是一起帮忙搬着许世友,结果许世友蹭大家不注意的时候,做出一个吓人的举动,他把右下腹深静脉管给拔了。

这跟管子是维系许世友生命的管子,见许世友拔掉管子,可把周边的所有人吓了一跳,等大家反应过来后,都为许世友这一举动感到吃惊,此时的许世友已经是病危状态,他究竟是如何这么精准地把管子拔掉的?这真的是个“奇迹”。

然而“奇迹”的发生并没有令许世友的病情好转,自从拔管后,许世友的身体器官从衰竭到了严重衰竭的地步,留给许世友的时间不多了。

许世友

1985年10月20日,医疗团队对许世友的身体下了最后一道通牒。

两天后,南京司令部办公室接到了一通电话,对方说:“许世友同志经全力抢救无效,在军区总医院逝世了。”

许世友离开的那一年,他正正好好是80岁。

许世友的“特殊”葬礼

对于许世友后事的安排,中央也应允许世友的遗愿,在1985年元旦的时候,许世友就曾经交代过他自己的后事。

病重的他无法亲自书写报告,于是便让自己的秘书代替自己给中央写了一份关于如何处理自己身后事的报告。

许世友在报告里面写道:“我知道我自己来日不多,我对组织别无他求,只是希望党中央能够在我死后实行棺葬,之所以要这样做,也是因为自己从小参加了革命,报效生母不足,活着的时候尽忠,死了后要尽孝,想要葬在老母的坟边。”

许世友将军

许世友提出的棺葬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土葬,许世友对土葬一直都很执着,在1979年的时候,许世友就曾经跟儿子提出给自己制定薄棺的请求,他给儿子送去50块钱,让儿子给自己打一口棺材,许世友的儿子最后还真的听了爸爸的话,给他做了一口棺材出来,只不过这口棺材许世友并没有用上,许世友去世的时候身体很肿,原先定制的棺材有点小,所以只能是重新给他制定棺材。

至于许世友这么执着棺葬的原因,也很简单,一方面是为了母亲,一方面也是因为他崇尚“人死如灯灭,入土方为安”这一理念。

许世友同志之墓结语

许世友的坟墓被安置在绿色的山野之中,在这里,他可以继续陪伴母亲了。

0 阅读: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