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军事观察杂志网站等报道,世界上第一个氢基非核爆炸装置,在中国的受控现场试验中首次引爆,弹头成功触发了一系列毁灭性的化学链式反应,产生的爆炸力明显要大于常规TNT。
这枚2公斤重的炸弹,在2秒多的时间内,产生了超过1000摄氏度的火球,比同等的TNT爆炸时间长15倍。其产生的高温“白热”火球,可以熔化大面积的金属。这有可能成为从火炮、导弹等各种中国武器的主要力量倍增器。
这种新型弹药主要由TNT和氢化镁两个部分组成,使用标准起爆的炸药引爆,将固体主要有效载荷分解成微小颗粒,释放储存的氢气,爆炸产生大面积的燃烧,从而摧毁坚固的防御工事、坦克装甲车辆和中小型舰只等。
氢基非核爆炸装置,或称非核氢弹,由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705研究所开发,使用一种称为氢化镁的镁基固态储氢材料,该材料储存的氢气比加压罐多得多。
这种化合物被常规炸药激活并经过快速热分解,释放出大量的氢气。氢气爆炸以最小的点火能量点燃,释放出迅速向外奔跑的火焰。它的爆炸范围极广,点燃后形成持续的火球,轻松实现对大面积目标的均匀摧毁。
氢基非核爆炸装置,完全依赖氢化镁的化学燃烧反应,爆炸残留仅为氧化镁粉末,无放射性污染,符合《禁止化学武器公约》标准。
这意味着在冲突中,使用氢基非核爆炸装置,无需背负 “核打击” 的道德压力。无疑为未来有可能的军事行动,提供了更多的武器装备的选择,对打赢现代化条件下的战争至关重要。
氢基非核爆炸装置,凭借其独特的性能和优势,的确有可能改变现代战争的规则。它与造价动辄成百上千万美元的战术核弹相比,氢化镁炸弹的原料成本,或许只需要数百上千元人民币,制造成本低廉但是爆炸威力却很大,也因此其装备优势明显。
所谓“氢基非核爆炸装置”,是由港媒南华早报率先报道的,引发了国外军事观察杂志、保加利亚军事等网站的关注和跟进报道,被称为“军事技术革命”、“可能会改变游戏规则”等。
这款新型的武器装备,为常规战争提供了接近核武器的破坏力,但是它是否已经研制定型,是否会进行批量生产,是否会投入实战部署,都尚需时日来验证。不过已经为关注中国武器装备动态的军迷,打开了一扇观察解放军装备的窗口。
用日本来试试威力[得瑟]